中熟杂交中稻新组合贺优691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贺优691是湖南六三种业有限公司用自主选育的恢复系TR691与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选育的贺50A组配育成的高产、多抗三系杂交中稻中熟新组合,2016年6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中熟杂交中稻新组合贺优691的亲本来源、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供参考。
  关键词:中熟;杂交;中稻;组合;贺优691;选育;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37-01       中图分类号: S511.32       文献标志码: B
  1   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贺50A
   2000年春在海南三亚以161-5B为母本、金23B为父本进行杂交;2000年夏在湖南常德以中9B为母本、161-5B/金23B(F1)为父本进行复交;2002年秋在广西农科院以复交F4代为父本与金23A进行杂交,以后每年以2~3代的速度连续成对回交选择;2004年完成核置换而完全定型,育成了新的优质籼型三系不育系662A和保持系662B。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贺50A,审定编号:湘审稻2006052。
  1.2   恢复系TR691选育过程
   恢复系TR691系湖南六三种业有限公司以湛恢15为母本与华占杂交,每年在长沙与海南种植两代,F5代与三系不育系测交并结合稻瘟病圃抗性筛选,于2010年夏测试出性状优良、世代为F6代、田间编号为TR691的中稻恢复系。
  1.3   组合选配
  2010年冬季,在海南三亚用TR691与贺50A组配试制种。2011年正季在湖南长沙、浏阳、张家界等地进行TR691×贺50A组合中稻、一季晚稻品比试验,各试点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同年在桃江和浏阳分别进行稻瘟病自然鉴定和耐寒性鉴定,TR691×贺50A组合扬花期、灌浆充实期耐寒性强、稻瘟病抗性2.5级。2013年参加湖南省中稻中熟组预备试验,2014年进入中稻中熟组区试,2015年参加湖南省中稻中熟组续试和生产试验,2016年6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贺优691。
  2   产量表现
  2014年湖南省区试平均产量8.93 t/hm2,比对照T优272增产8.07%,增产极显著;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9.79 t/hm2,比对照T优272增产4.19%,增产显著。两年区试平均产量9.36 t/hm2,比对照增产6.13%,增产点次比例为86%,日产量69 kg/hm2,比对照高3.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80 t/hm2,比对照T优272增产14.9%。
  3   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中稻,全生育期135 d左右。株高107.8 cm,株型适中,生长整齐,叶姿直立,生长势强,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色浓绿,叶鞘紫红色,叶下禾,后期落色好。两年区试结果:基本苗为63.45万株/hm2,总苗数为349.95万株/hm2,群体分蘖率451.5%,有效穗数为234.9万穗/hm2,成穗率67.1%。平均穗长28.3 cm,着粒密,每穗总粒数193粒,实粒数155.9粒,结实率80.8%,千粒重27.8 g。籽粒饱满,稃尖紫红色,穗顶部无芒。
  3.2   抗性
  湖南省区试统一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叶瘟病平均2.8级,穗颈瘟平均4.7级,抗性综合指数2.7级,中抗稻瘟病,稻曲病抗性4级。耐高温、低温能力中等。
  3.3   米质
  2015年湖南省区试统一送样到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验结果:糙米率78.8%、精米率69.8%、整精米率63.8%、粒长6.8 mm、长宽比3.1、垩白粒率27%、垩白度8.1%,透明度1级,碱消值3.5级,胶稠度42 mm,直链淀粉含量20.4%。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湖南省作中熟中稻栽培,4月下旬播种,秧田播种量150 kg/hm2,大田用种量18.75 kg/hm2。为培育多蘖壮秧,播种前1 h,1 kg种子拌2 g多效唑,稀播匀播。
  4.2   适龄移栽,插足基本苗
  移栽叶龄控制在5~6叶,秧龄约30 d。适当密植,插植规格20 cm×27 cm,每蔸插2~3粒谷秧,插足基本苗30万株/hm2以上。
  4.3   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中等肥力土壤,一般每公顷施纯氮180 kg、五氧化二磷90 kg、氧化钾97.5 kg。采取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即耙田时施用25%水稻专用复混肥600 kg/hm2,栽后5~7 d 追施尿素112.5 kg/hm2,孕穗期施氯化钾112.5 kg/hm2,看苗补施尿素45~60 kg/hm2。
  移栽后深水活蔸,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当总苗数达到375万株/hm2左右时,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保持田面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壮籽,保持根系活力,忌落水过早,以防早衰,影响米质。
  4.4   病虫害防治
  坚持强氯精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病虫害。   5   高产制种技术
  一般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隔离条件好、海拔400 m左右的山丘区作为制种基地。
  5.1   合理安排播差期
  以春制为主。选择好隔离区,合理安排播差期,以叶差为主、时差为辅,父、母本播差期以叶差8叶、时差约33 d为宜,保证父、母本同期抽穗,以母本早1~2 d始穗较好。
  5.2   培育壮秧,确保合理栽插密度
  制种大田父本用种量7.5 kg/hm2,母本用种量37.5 kg/hm2。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父本采取两段育秧,3叶左右寄插,秧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移栽时带药下田。母本4.5叶左右移栽,父本与母本同时移栽。厢宽265 cm,大双行父本,父、母本行比2∶16。父本插植密度为20 cm×27 cm,每蔸插3~4苗,父、母本间隔20 cm。母本插植密度为13.3 cm×16.7 cm,每蔸插2~3粒谷苗,插足基本苗120万株/hm2。
  5.3   加强栽培管理
  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施肥水平中等。耙田时一次性施入25%水稻专用复合肥450 kg/hm2,插后5~7 d再施尿素120 kg/hm2、钾肥150 kg/hm2,本田父本偏施1~2次球肥。以浅水灌溉为主,寸水活蔸,苗活露田,薄水分蘖,够苗及时落水晒田,以控制冠层叶的叶长。孕穗期不缺水,扬花期保持10 cm以上水层,后期干湿壮籽。根据预报抓好病虫害防治,重点加强对稻瘟病、纹枯病和稻粒黑粉病的防治。
  5.4   巧用“九二0”,及时赶粉
  母本贺50A对“九二0”较敏感、父本TR691对“九二0”敏感程度中等。一般“九二0”总用量为225~300 g/hm2,其中父母本同时喷施225 g/hm2,父本单独喷施45~75 g/hm2。喷施“九二O”的母本见穗指标控制在10%左右,前轻后重,连续3 d喷完,3次用量的比例为3∶6∶8。母本齐穗后每天4:00 PM后用15 g/hm2 “九二0”喷施母本养花,连续2~3 d,以提高母本柱头活力。
  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从父母本进入少量开花时起,至父母本抽穗扬花结束约10 d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每天父本开花散粉时开始赶粉,一般使用双竹竿推拍授粉,每隔25~30 min授粉1次,每天授粉4次左右。
  5.5   除雜保纯,及时收割
  选好隔离区,做到自然隔离150 m以上,时间隔离15 d以上;在整个生育期中,应根据贺50A、TR691的株叶型、粒型及时去除杂株。喷施“九二0”前后,每天上午母本开花前除杂1次,重点是混杂的可育株。收割前,割除父本,对父本行间及时清理。当种子成熟达到85%时即可收割,防止暴晒,确保种子质量。
  (收稿日期:2019-04-09)
其他文献
总结天津新港高桩码头前承台面板裂缝的分布规律,为改进码头面板的设计提供依据。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rules of crack in the front bearing platform
摘 要:目前,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阐述了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园林绿化工程管理的必然性,并分析了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面临的几大问题,提出了相应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6-0014-01 中图分类号: TU986.3 文献标志码: A  1 园林绿化管理的现状  一直
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示踪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CAOS),该技术亦被称为计算机手术导航.计算机导航极大地提高了人工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近两年,计算机导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从其初期的应用报告提示该系统可以极大地改善术中、术后下肢的力学对线,辅助
目的前瞻性探讨首次131I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对DTC患者唾液腺功能的影响及口服维生素E对唾液腺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核医学科60例DTC术后患者进入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年龄26~69岁)和试验组(男8例,女22例,年龄31~75岁),均为术后首次服131I患者(剂量3.7 GBq);其中对照组无需特殊准备,而试验组需于服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慢阻肺的急性加重会导致肺功能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是慢阻肺管理的重点。吸入性三联药物治疗可用于治疗慢阻肺及预防其急性加重。三联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协同互补。本文对慢阻肺吸入性三联药物治疗机制和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加强临床慢阻肺的管理提供参考。
肝纤维化是一个慢性的渐进性过程,判断其改变程度对慢性肝病预后判断、选择抗肝纤维化治疗药物及其疗效考核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探讨了一种联合应用蒙特卡罗模拟(MCS)和神经网络(NN)计算结构破坏概率的方法,为了评估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对一个函数测试进行了介绍,实例证明应用MCS与NN结合的方法是非常有
目的 对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应的临床治疗方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根据诊断结果 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从为企业创利出发,简述工程的进度控制方法和技术质量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