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看戏是和自己的相遇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_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当代戏剧常常会收到“看不懂”的观众反馈,林奕华导演关于戏剧与观众自我意识开启的理论,给我们新的启示,如何在剧场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很多人看戏,其实为的就是要遇见那个熟悉的自己。很多人,当他说他看不懂一部戏的时候,其实不是不懂那部戏那么简单,而是那部戏让他对自己产生了一些问号。就是在他面前,产生了“我是谁?”这个问题。

回音还是共鸣?


  大部分人如果看了一出戏,他很有共鸣的时候,一定就是因为里面有非常多他熟悉的情绪,那些喜怒哀乐都是跟他预期要经验的完全能够对号入座,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个熟悉的感觉和情感当中,他又再一次被安慰。因为所有他的观念、他的情感、他的信仰,全部都被认可了一遍。所以当我们进剧院是为了要被认同的时候,遇到了突然之间不被认同的,像不知道的一个桥段、一句台词,或是一个人物角色的时候,我们那个陌生感,就会让自己觉得有种孤独感、无力感,这其实并不是一般人花钱买票想要买的经验感受。
  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剧院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把自己交给一个经验,而并不是我们要去控制这个经验。因为当我们,那么在意那个经验跟我们的预期是不是能够完全重叠的话,它不是一个新的经验,所以你看一出戏,你看10出戏,你还是你。把这个引申出来的话就是:如果你跟一个永远都在认同你的朋友聊天,那会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
  大家有这样的经验吗?跟一个朋友聊天,是因为你希望在他跟你对话的内容当中得到认同。很多人会说:当然啦,不然我为什么要交朋友,吵架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那个认同,它不是真正的认同,其实只是一种回音。回音跟共鸣的差别在哪里?共鸣是有“相长”的。
  很多时候,我们平时如果要聊天的话,主要的目的只是打发时间,并不是说要了解彼此。平常你看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尽量不要碰到这个话题,也尽量不要碰到那个话题,剩下来可以谈的到底有什么?有多少人会觉得,我们跟人家聊天的原因就是为了可以在自己的声音当中,去感受得到一个被珍惜的自己,被了解的自己,被欣赏的自己,或许被质疑的自己?也就是说,有多少时间我们是可以通过跟人家的交流去得到真正的,别人对我们自己的看法或者感受?
  共鸣,或者“相长”是什么意思?假设你询问对方一个他也不懂的问题。而检验的标准是,对方是否会调动思维回答你所提出的问题。这样的对话与消耗时间的聊天最大的区别在于,这是一个相长的过程,其中一方在对问题的观点看法中显现出其对待生活、对待时间的积极态度,并在这经验分享之中使得双方产生共鸣。

看戏还是看自己?


  同样的道理,在剧场,看戏还是看自己,是你的选择。你可能看到很多自己,但也有可能你只能看见戏。戏是外在的,自己是内在的。我们了解自己的途径是别人告知你的,还是你自己去找寻的,就有差别了。我很喜欢“同学”这个关系,这一直是我不但在生活当中找寻的,也是我在我的戏剧观众里面去找寻的对象,所以我常说我不把我的观众叫作观众,也不把他们叫作粉丝,我喜欢让他们叫我同学,我也喜欢叫他们同学。所以今天在这里,我觉得我们是同学。同学是同时把方向放在前面,希望他们有共同找到些什么。因为我觉得我们是在一个未知当中去找到我们的现在。
  同一段戏,你把它当成戏来看,与当成一个朋友来聊天,或者当成一面镜子来执照的差别在哪里?就某一段戏来说,它可以是一面镜子吗?它会让你看见自己吗?还是它只是一个故事,然后看到两个人在对话。如果你只是把它看成戏的话,你听台词,如果你觉得它对你来讲有一些启发的话,那你就特别记住你喜欢的台词,然后把这句台词当成可以带走的东西。
  但是还有第三种,对我来讲,第三种就是,看着看着,你就出神了、出戏了。这种出戏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你从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当中开始想到自己的事情。你不是看到他们两个在聊天,而是突然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孤独,这份孤独就是你看到一个女孩子,那么急不可待地要对一个陌生人打开自己,把所有东西都要告诉他。这是非常强大的孤独。如果当你在这个强大的孤独里面,被触动了你自己的某一些感觉的话,会开始想:我曾经有这样打开过吗,我能这样打开吗,或许我现在不能打开的原因,或许我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我能这样打开,有什么是我不能跟一个陌生人讲的呢?或许我也想遇到这样一个陌生人可以全部和盘托出,因为跟陌生人讲自己最没有压力。诸如此类可以一直继续,舞台上可以继续演,你却不知道它在讲什么。然后突然之间你就会发现,你跟舞台上的人连接成一体,突然之间就会觉得你就是他,他就是你。所以重点不在他讲什么,而是他明白你的感受,你也体会他的感受。或者进剧院,他突然觉得他开始想事情。要让观众一边看戏,一边想,其实有点像我们说画画的时候画素描,因为如果在画画的时候,你只是看着前面,其实你不是在画你看见的东西,你是在画你看过的东西,这是一个同时发生的事情。有时候看戏也是这样,如果看了,然后去想,边看边想,你能够拿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作为一个导演,用各种的手法,就是尽量要让观众在看的时候也会去想,而不是接收了所有东西之后再拿回去选择想还是不想。

不逃避意识,会更自由


  如果你对一出戏有很多期待、预期,这变成你去看戏的时候,没有打开自己,你只是希望这是一出你想看到的戏。那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你没有找到一个门道进去,这出戏对你来讲就是看不懂,或不好看。可是一出戏除了客观的好看不好看,难看还是容易看之外,还有一个相对的关系,就是你站在哪一个位置和立场看。所以真的没有东西能够进入你的情感吗?有时候只是你以为当中没有事情在发生,因为它不是你预期的那样。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都预期自己会怎样,以至于我们并不了解自己是怎样。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有一道门,每个人都要过去,就算你多不舍,其实到最后还是要过去,就是看每个人怎么过去。这道门我觉得也是观众要不要进入到从戏剧去感受了解自己的一道门,因为它叫作意识之门。我们很多时候在教育、各种的规条、各种的要求下导致我们常常有很多的期待和预设,我们很多时候在逃避的就是自己的意识,所以当我们永远在用理性来衡量价值的时候,难免会变得非常功利和实际,可是我们在情感上面的需要,不会因为我们得到或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它就会不见了,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被了解的渴望,了解自己的渴望存在我们的意识里面,就在你做梦的时候它才会跑出来。当然,戏剧就是一种梦境,那梦其实也很戏剧。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明白,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我们可以控制,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发生,我们会自由很多。
  (本文获授权发表,节选自林奕华于2015年3月25日在广州大剧院所作的讲座。整理:陈贤芝)
其他文献
民间儿歌以童语唱出童心,声韵活泼,言语朴实,有愉悦儿童身心和增长知识的作用。万州民间儿歌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文化状况,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凸显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关于应在为压缩机下游的压缩空气系统选择元件和确定元件尺寸之前加以考虑的基本准则的指导。 Guidance on basic criteria to be considered before selecting components
我们在对一些电磁换向阀的出厂试压检验中发现滑阀常有卡死现象,如22D-10B电磁阀的试压在电磁铁吸合五分钟后断电,滑阀不能复位。经研究了几种滑阀的平衡槽的开设,发现一些
强化中小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学生实践素养、操作技能、创新思维和科学态度的基础环节,是促进教育理念
叙述了基于立体造型的机械加工工艺制定系统所实现的决策过程和关键技术,包括加工方法和加工工序的制定、基准的设定等,以及基于以上原理编制的一个实用系统,即板材工艺与材料利
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过程中,由于予先钻凿的炮孔(简称予留孔)的变形破坏,严重影响爆破质量,从而造成老顶、隔墙、立槽、“眉线”破坏等现象频繁产生,恶化了放矿条件,提高了
内曲线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具有使用压力高,输出扭矩大,结构紧凑,体积小,低速稳定性好,有宽的速度调节范围,起动扭矩效率高,耐冲击,适用于直接驱动工作装置等特点,因而得到了
案例1:怕输的孩子小默,刚满四周岁,是个胖乎乎、惹人爱,又勇敢大胆的男孩儿。但是,他遇到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别的小朋友比他厉害的时候,他立马昂头大哭。有一次,小默跟他的
托卡马克磁封闭式核聚变装置需要有大的磁场,这样就要增加电力,因此,就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超导磁体代替以往的铜线圈磁体,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着实进行。日立制作所
智商是一个人智力的衡量值,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上智商高的人总能表现出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完成效果。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是否缜密也是智商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下面就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