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思维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lmn2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普遍的存在着学生容易听懂物理理论知识,一做题就不会做的情况,进而影响了高中物理的整体教学质量。为了有效的解决该问题,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转变物理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并熟练掌握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对物理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进行探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物理模型思维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效果以及应用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物理模型思维法;高中物理教学;应用效果
  在整个高中物理教材中,任何一块知识内容均是将物理模型作为给高中生传授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简单来说,构建一个物理模型,是帮助高中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物理模型思维法作为一种能够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水平。由此可以知道,其不仅是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而且还是对高中生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
  一、物理模型思维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有利于简化问题
  物理模型思维法主要将物理学知识内容作为主要目的,通过运用形式法或者思维形式法来对客体本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物理抽象思维进行描述。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物理模型思维法,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进行掌握,对复杂问题简单化。
  2.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能够将复杂、抽象的物理学逻辑思维转变为生动、形象、有趣的形象思维,有效的增强物理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描述电场以及原子核式结构等概念,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掌握水平。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在物理学科中,对一个物理知识进行处理、对知识模型进行建立时,都需要对物理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物理模型思维法的设计、分析研究思路,然后在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发后,能够持续不断的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思维,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物理模型思维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物理模型思维法,主要运用到以下三种教学策略:
  1.类比法
  所谓类比法,指的是对于通过对一种事物自身具备的某种特点或者属性,经过对比分析后,能够推测出与该种事物相似的事物属性。在运用该种方法时,需要运用试验结论进行检验,如果类比对象之间存在的共同点越多,那么结论的正确性越高。在物理教学中,由于大多数物理现象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物理属性,这部分物理属性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相同性,运用类比法来构建物理模型思维法,能够推断出在这部分物理现象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物理属性。例如在物理知识中,光的波动理论推出是在惠更斯发现光和声之间存在的共同物理属性的前提下,即反射性和折射性,推断出光自身具备波动性的特点;物质波概念的提出,是在德布罗发现光和微观粒子共同具备粒子性特点的基础上,推断出微观粒子具备光具有的波动性特点;原子行星式结构模型的构建,是在卢瑟福发现太阳系和原子结构具有相似性的基础上构建的。
  2.抽象法
  所谓抽象法,指的是其在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后,逐步化解,最终达到将复杂问题转变为简单问题效果的一种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抽象法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抽取研究对象中的某一个、某一组实物作为研究客体;然后确定研究范围,从抽取的某一个、某一组客体中,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共同属性;最后,在所有的物理客体共同属性中,抽取其中的一种共同属性进行分析。例如,对于某种物体来说,如果该物体受到外力作用,那么物体形状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将物体受到的外力撤出,那么该物体的形状将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在这两种现象中,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即弹性,那么就能够构建出弹簧体模型。
  3.等效替代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指的是为了实现物体的某种特性、效果以及关系相同的目的,将所要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际性和复杂性转变为等效性和简单性的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和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
  (1)替代作用。
  例如在物理中对物体的受力进行分析,主要运用合成力和分解力的方法。从实质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就具有等效替代的作用,运用物体的分力来代替合力,或者运用合力来代替分力,进而能够有效的构建科学的物理模型。
  (2)替代结构。
  等效替代结构,指的是在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后,通过运用与该物理问题机理相同、结构不同的物理模型来进行等效替代。例如对于LC振荡路与弹簧振子来说,这两种物体的内部结构不同,但是这两种物体具有的动态特性具有相同点,比如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所以,对于该两种物体能够进行等效结构替代,并构建有效的等效替代模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运用物理模型思维法,对于简化复杂的物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性、目的性的运用物理模型思维法,构建科学的物理模型,最终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物理成绩、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博.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策略研究[J].才智,2010,07(09):122-123
  [2]杨瑞琴.物理模型思维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高中数理化.,2012,10(15):73-74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中学330800)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制备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 hPDGF-A) 和人β防御素2(human beta defensins, hBD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大鼠骨
摘要: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多种教学模式也纷纷开始应用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到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从情感渗透、创造性思维渗透及文化渗透等三个方面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渗透要点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渗透要点;情感渗透;创造性思维渗透;文化渗透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 建立红藻氨酸(kainite acid, KA)快速点燃癫痫模型,观察行为学、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om, EEG)、海马病理改变及其神经发生.方法 立体定向连续注射KA于侧脑室致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