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学术公民身份——基于全球参与和社会转型视角的探索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全球范围内四所大学的案例研究,本文探讨并深入阐述了“学术公民身份”的概念,着重讨论了作为学术公民的学生和教职员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和中欧大学等四所高校的学术公民的职业与生活时,作者指出全球化的一些重要特征,并且在所有被研究的区域中全球资本主义都在改变学术生活的本质。作为学术公民的学生与教职员采取创造性的方式来面对强大的全球力量,这也可能正是当今大学为实现其社会转型所寻求的。
其他文献
2000年联合国确定了到2015年所有儿童都有机会完成免费的、高质量的强制性基础教育的目标。尽管目前各国在入学率与完成率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发展中国家的学习质量仍不尽人意。
学校教育在收入分配正义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为了回应这一问题,本研究借鉴最近兴起并逐渐在分配正义领域占据统领地位的运气均等主义理论,尝试在正义的视野下来构建学校教育影响
本文利用2009年北京大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及2008年麦可思公司的“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将行业分割纳入对中国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距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利用
本文以北京大学人文学科建制的发展为例,由“中学”到“国学”两个时期的学科化历程,梳理了清末民初学者于大学体制内保存中国传统学术的努力,以期阐明中国特色的人文学科体系作
教育作为一种专业实践,应当基于证据或至少知于证据的理念继续使政治家、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之神往。这个思想方法的影响力表现出不断增强的迹象。但同时针对基于证
一、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未来十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温家宝总
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名誉编委瞿葆奎先生于2012年7月30日在上海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0岁。
张国有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一般)大学章程大多是根据国家法律、政府法规,按照一定的程序,以条文形式对大学设立及运行的重大事项及行为准则作出基本规定,进而形成的规
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联合编写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4~2008)》一书已于200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
从1999年29国欧洲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010年《布达佩斯一维也纳宣言》的发表,在博洛尼亚进程强大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在欧洲层面及博洛尼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