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临床选穴规律分析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多方数据深度挖掘分析临床上针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公开发表的与针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文献41篇,共计53个腧穴,频次为358次.腧穴集中在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任脉、足阳明胃经,选穴以肺俞穴、定喘穴、肾俞穴、足三里穴、脾俞穴、大椎穴、膻中穴、列缺穴为主,以背部、上肢部位、下肢部位分布较多,特定穴以背俞穴、合穴、募穴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条核心主穴组:肺俞穴,列缺穴-脾俞穴-膻中穴-大椎穴,定喘穴-足三里穴-肾俞穴.结论:针灸治疗慢性持续期哮喘需从整体观调节脏腑,重用背俞穴,遵循远道取穴、局部取穴原则,善用表里经、前后配穴方法.根据数据挖掘结果合理取穴配穴,为指导针灸临床与科研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学科专业小组对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质量和输液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4月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1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2020年5~7月行静脉输液治疗的103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多学科专业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治疗舒适度,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静脉炎、感染和药物渗出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并发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接受M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3个月后的低血压发生率、MHD充分性和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组护理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尿素清
目的:评价老年中风患者营养状况,研究老年中风患者不同证型与营养状况间的相关性,为改善老年中风患者营养不良状况提供参考.方法:研究病例均来自2020年8-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及脑病科患者(年龄≥60岁).将患者分为老年中风组58例,老年非中风组55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老年中风组58例患者分为风痰瘀阻型、气虚血瘀型、肝肾亏虚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utr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评分和营养状况相关指标评估中风患者的营养状况.结
目的 评价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其定义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共抽取620批次医疗器械,观察组共抽取630批次医疗器械.比较两种护理模式下的器械管理效果、工作效率和医务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管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器械回收合格率、器械分类合格率、器械灭菌合格率,以及器械存储和发放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器械损坏发生率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夜交藤治疗失眠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并结合公共数据库筛选得到夜交藤主要有效成分,对其进行靶标预测.收集失眠相关基因,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进行分析.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建立夜交藤的相互作用靶标.通过R语言和Bioconductor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