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超声心动图的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量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24 h内及6个月后梗死区心肌和二尖瓣瓣环(MVA)于心脏长轴方向上的运动力学特征,并评估其预测室壁瘤发生的价值.方法 以93例首次发病的左心室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24 h内及6个月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TVI分析左心室各节段长轴方向3个完整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测量MVA、梗死区收缩期峰值速度(Vs)、等容舒张期峰值速度(Vir).根据是否并发左心室室壁瘤(LVA)分为LVA组(12例)和非LVA组(81例),对比两组患者左心室各节段心肌上述参数的差异,评估其预测室壁瘤发生的价值.结果 发病24h内,两组梗死区及MVA的Vs、Vir及梗死区Vir与MVA Vir乘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梗死区Vs与MVA Vs乘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6个月后,除非LVA组MVA Vs外,两组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非LVA组梗死区及MVA的Vs、梗死区Vir、梗死区Vs与MVA Vs乘积、梗死区Vir与MVA Vir乘积均显著高于同期LV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用非参数法建立梗死区Vs与MVA Vs乘积评估LV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其曲线下面积为0.762,以最靠近左上角的截断点为最佳临床预测界点,对预测LVA发生的敏感度为76.9%,特异度为94.1%,该点截断值为9cm2/s2.结论 QTVI对AMI后室壁瘤发生有较好的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