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行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治疗作用及临床监护要点.方法 对22例MODS患者经中心静脉插管留置单针双腔导管,使用BRAUN Diapact CRRT机行CVVH方式治疗.于治疗前后30 min抽取静脉血,检测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及血清K+的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紊8(IL-8),同时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并对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结果 所有患者的CVVH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CVVH后血清BUN、Scr、K+均逐渐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血浆TNF-α、IL-1、IL-8水平均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CVVH能改善血液生化指标,能清除血浆中多种细胞因子,且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适用于MODS的治疗。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l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WHO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1].预计至2020年它将上升为第三大主要死因 [2]。
期刊
目的 了解过敏性疾病患者对皮肤点刺试验与皮肤压痕试验的耐受情况与阳性反应.方法 选择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及其他过敏性疾病患者共80例,同时进行特异性变应原皮肤点刺与皮肤压痕试验.了解患者对2种方法的不适应感及恐惧程度,并比较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结果的差异.进行统计描述及χ2检验.结果 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应原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大部分患者更愿意接受皮肤压痕试验.结论 2种方法对特异性变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病死率明显减低,而致残率却相对增高.如何减轻脑卒中所致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最大限度的回归社会是护理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期刊
置胃管是消化道手术患者常规的一项术前准备,要求患者在术前清醒状态下依赖吞咽运动置入.这种方法因胃管通过咽部时刺激黏膜神经,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而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手术患者可能会因剧烈恶心呕吐动作致使食管胃腔压力增高而诱发出血,因此术前在患者清醒状态下置管,风险很大,存在安全隐患.而全麻下置管可消除此类患者痛苦,降低置管风险.我科2007年2月-2008年6月对90例因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择
期刊
胃脘痛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所伤、饮食劳倦、脾胃虚弱等引起的以胃脘部突发性疼痛为主证的病证,是内科常见病.西医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均属于胃脘痛范畴.胃脘痛可分为寒凝气滞、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胃虚寒、脾胃虚弱等证型.在临床护理中我们根据不同证型的特点,运用中医护理法则扶正祛邪、正护反护、同病异护、异病同护、三因制宜,套用中医内治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方法,结合中医护理技
期刊
手术时患者需要一定的体位,主要是为了显示手术野利于医生操作,好的手术体位可以使医生更快、更好地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痛苦.我院引用简易跪式体位[1]配合下行腰椎手术100余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期刊
全身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非常明显[1],这种对呼吸的影响,常常延续到术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我们发现全麻手术后,不同部位的手术对呼吸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为此,本研究共收集50例全身麻醉下胃窦部手术患者和30例胃食管下段贲门部手术患者,对术后相关的呼吸指标进行对照分析,以便能根据分析结果对全麻术后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系统监测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道
期刊
永久性结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用外科手术方式在腹壁上人为开口,近端结肠固定于腹壁外,再还纳恢复,以用于排泄粪便,又称人工肛门 [1].据统计我国现有肠造口患者约100万,年新增加肠造口患者约10万,后还有增加的趋势 [2]。
期刊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和椎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它是一种症状或X线体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一般来说,脊柱侧弯发生在胸腰段居多,当其Cobb角超过60°时可能会出现肺功能障碍,90°以上的侧弯由于其胸部畸形严重,多数有限制性通气障
期刊
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输液过程中,胶布的使用非常广泛.然而胶布应贴在哪里才清洁、方便呢?在目前的实际护理工作中,许多护士将胶布贴在隔离衣袖口或木板上,但这样做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而且难以将胶布取下使用,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为克服这些弊端,我科通过观察研究,研制了腕式胶布板,在临床中应用后,效果非常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