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急性心肌梗塞误诊468例分析

来源 :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daruanjiand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收集国内1985年1月至1996年6月急性心肌梗塞(AMI)误诊部分报道468例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误诊原因,并结合文献对某些传统观念进行讨论提出对策,以期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符合率,防止非常事件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7篇记录性别者共168例。男性114例,女性54例,男:女=2.1:1,年龄>60岁96例,占57%,说明误诊以老年及男性多见。 1.2 首发症状:12篇记录首发症状355 This article collected from January 1985 to June 1996 468 cases of misdiagnosis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causes of misdiagnosis, combined with the literature to discuss some of the traditional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rate of misdiagnosis,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of coincidence rat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extraordinary events. 1 Clinical data 1.1 General information: a total of seven records of 168 were sex. 114 males and 54 females, male: female = 2.1: 1, age> 60 years, 96 cases, accounting for 57%, indicating that misdiagnosis in older and men more common. 1.2 first symptom: 12 records the first symptom 355
其他文献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74岁。腹痛1周,晨起突然解大量柏油样大便伴晕厥而急诊入院。既往有胃病史、糖尿病史。急诊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巨大溃疡2.7 cm×2.6Cm×1.3cm),伴有活动
大家可能都知道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周婷婷的故事吧!这位又聋又哑的南京小姑娘,不但创造了能听能讲的奇迹。而且还成了中国第一位残疾少年大学生,并被邀请作了中央电视台《实话
古墨虽小,却包含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较为完备的古墨收藏业已经过三四百余年的学术积累与实践活动,但是却在最近三十多年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断层。以笔者从事古墨鉴定十几年的经历而言,各地文物部门、收藏家以及古玩商、拍卖行涉猎古墨研究的人员犹如风毛鳞爪。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十几年前拍卖市场古墨价格的一度飞涨,古墨作伪也随之大量出现,并流散到民间甚至海外。  古墨新仿成本较低,其根本目的在于赚钱。事实上,真正
清代著名泉学家翁树培(1764-1809)字宜泉、顺天大兴人,著有《古泉汇考》八卷。该书是清代钱币学重要著作,为古今学者所推崇。因书稿未及刊刻故流传绝少,民国前翻阅过翁书者屈
目的探讨磷烧伤中毒的出血机理。方法采用45%磷酸烫伤及20mg/cm2磷粉烧伤模型,两种模型致伤后创面残留总磷量及动物7天死亡率相同。结果磷酸与黄磷致伤后血浆游离钙显著低于正常及烧烫伤对照组(P﹤0.01),两组血小板游离钙显著降低,与正常组及烫伤烧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同时,磷酸组与黄磷组血小板聚集率与正常组及烧伤烫伤组比较也显著降低(P﹤0.01),黄磷及磷酸的钙剂治疗
目的探讨烧伤休克期切痂对某些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TBSA35%Ⅲ度实验用小型香猪作烧伤模型,动态观察休克期切痂对血浆氨基酸、血糖、脂质过氧化物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休克期切痂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血浆苯丙氨酸、血浆内皮素、NO、血糖和脂质过氧化物等的代谢紊乱,但对血浆二胺氧化酶、ATP、血浆脂肪酸等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切痂对改善烧伤高代谢是有益的。
镇江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朝,几经毁建、迁建,而具今日之规模。因相关史料缺失,学界对此寺尚少研究,尤其对该寺现存的明万历“古润礼拜寺记”碑的研究更是鲜有涉足。该碑刻内容
笔者在上课或者听公开课时常会遇到“启而不发”、死气沉沉的尴尬局面,无论教师怎么循循善诱,台下鸦雀无声,时间瞬间凝固。分析原因,有许多。怎么处理呢?通过摸索,我总结了以
在斯里兰卡,护栏石起源于固定寺庙台阶两侧栏杆的楔子,它的造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六个发展阶段。长方形石板毫无疑问是护栏石的最早形式,然后,它的顶部变得稍微弯曲,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