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布、危害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uangyun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镉、铬、铅、铜和锌等重金属是土壤中的典型有害元素。过量摄入会抑制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其在土壤中的分布受到原生地质背景成因和矿山开采、大气沉降、农药化肥施用等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然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需要进一步识别,对于典型重金属的危害作用需要进行全面的梳理揭示。【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内容,整理典型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土壤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作用,综述人体暴露在高重金属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下的毒性作用及针对性修复方式。【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受到原生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下土地利用类型的共同影响,造成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的空间变异性。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不同,会对土壤微生物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同效应的影响,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累积。当重金属在人体中累积含量过高,会对人体的不同器官和系统产生破坏,威胁人体健康。【结论】应该综合考虑污染方式、污染水平和暴露途径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重金属治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D-CAG)方案治疗≥70岁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21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的59例≥70岁的老年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AML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31例,中位年龄74(70-86)岁。D-CAG方案诱导治疗2个疗程的完全缓解(CR)率为69.4%(34/49),中
期刊
<正>杭州市儿童福利院坚持数字赋能,把"城市大脑"的理念、技术和机制充分运用到儿童康复服务中,以作为"杭州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明天计划定点医疗康复服务机构"为契机,依托CRMS管理系统、现代技术治疗设备、"互联网+"的康复教学,以精密智控、精准康复、精细高效为目标,持续打好"智慧数字+儿童康复"深度应用组合拳,着力建构大数据背景下机构智慧化的康复服务新模式。
期刊
<正>浙江绍兴市社会福利院启动填补"数字鸿沟"工程,助力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传统服务智能化。将"一卡通"由原来一键按钮跌倒报警和院内定位功能拓展至刷卡即可享受进出门禁、活动签到、购物消费等各种延伸服务,一卡多用。上线用药管理小程序,由护理人员通过扫码完成每位老人所用药品数量的自动核对,确保用药零差错,同时以短信方式自动提醒老人或家属补充药品,
期刊
目的:探究不同触地习惯对跑步时足弓、第一跖趾关节六自由度(six degrees of freedom, 6DOF)运动以及足底筋膜长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速双平面荧光透视成像系统(100 Hz)和三维测力台(2 000 Hz)同步采集30名健康男性跑者[习惯前掌着地(forefoot strike,FFS)跑者和习惯后跟着地(rearfoot striker,RFS)跑者各15名]在跑步(跑速为
期刊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老年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的相关性。方法 MHD患者98例,根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CVC组与非CVC组,均收集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RBP水平,比较两组间各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RBP与CVC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发生CVC的影响因素。结果 98例MHD患者中
期刊
广西蔗糖产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实现逐年糖料蔗产量和蔗农收益的“双增收”,同时围绕蔗糖产业的服务体系逐渐完善,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未来广西糖业产业持续提质增效的关键要素之一。文章通过对广西蔗糖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发现其存在组织结构松散、信息化运用不足、服务能力及质量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思路,重点围绕广西蔗糖产业社会化服务体
期刊
报纸
<正>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俗称石扁头、石胡子、江鼠等,隶属于鲶形目,鲿科,鳠属。形态上和鲶很相似,为底栖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流较急、底质多石砾的江河干、支流中,集群生活。常在夜间觅食,为肉食性鱼类,以底栖动物为主食,如螺、蚌、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小虾、小鱼等,偶尔也摄食高等植物碎屑及藻类,经过驯化后,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
期刊
课题组通过多种形式在全省开展调研,较为全面、详实地了解江西省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的历史沿革与当前现状,深入查找现阶段我省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中存在的机构、人员、装备等九个方面的问题与制约,仔细分析当前深化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与阻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六项对策与建议。
期刊
<正>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刺产生的自主反射反射和迷走神经耳支向孤束核的投射在介导心血管抑制作用的效应,揭示耳针调节心血管功能的机制。方法:形态学研究,用3?I 30%的CB-HRP逆行示踪剂注射到耳的中央区(耳穴心区)以标记耳迷走传入的纤维末梢。电生理学研究在麻醉大鼠,耳部针刺迷走神经耳支分布的部位,记录血压、心率及孤束核中与心节律相关和心节律无关神经元的反应。结果:CB-HRP的免疫组织化学的研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