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2-000-01
摘 要 高职学生的自主自发性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论文从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详细分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自主自发性行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积极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主性 自发性 表现 个性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自主自发性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察言观色”,并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培养以促进和加强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自主自发性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一)个性过强,自发性应用不当
高职的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运动量大或者室外环境较为恶劣时逃课或者请假的学生很多。这不仅不利于教学与管理还给其他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使得剩下的学生也无心听课。
(二)积极性不高,缺乏课堂主动性
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一旦遇到弱项或者单调点的课程教学就会出现不配合的现象甚至表现出厌烦情绪,对课堂教学形成不良影响,影响教学进度。
(三)自主自发性过头,造成伤害事故
高职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大多的学生的面子观念较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死撑的人也不少。因此,经常会做一些超出自我承受范围的体育活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综上所述,这都是学生个人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控制力与支配力较低造成,换句话说就是自我的自主自发性能力过低。因此,为加强学生的自主支配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做了如下的研究。
二、科学的自主自发性的含义
科学的、正确的自主自发性行为的通俗解释是“积极主动,勇于进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也有其合理之处。
“尽力而为”是指竭尽自我的能力去做某件事,不怕困难,勇于进取。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不畏惧恶劣的天气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在课堂练习中果断向前,积极准备,充分利用自我的优势进行科学的锻炼。
“量力而行”是指不过激地使用自我的自发性能力,听从教师的指挥不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同时,要谨记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根据锻炼、练习指导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另外,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的个人水平达到发挥,能力得到提高,把握好分寸,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
三、自主自发性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及培养方式
(一)注重思想教育
高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家境都不错,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怕吃苦、怕累是他们的弱点。在体育教学中他们旷课、逃课、借故请假等都是自主性、自发性的错用。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只有他们的思想得到了纠正才能从根本上端正他们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应有的科学的自主自发性,配合体育教学完成相应的教学人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实际案例为分析对象,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错误的自主自发性的应用的厉害关系。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主性与自发性,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自主自发性虽然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阻碍,但是科学合理的自主自发性行为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促进学生良性的个性的发展十分必要。
首先,改变教学方法。利用科学的分层(分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别训练以求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能力的最大发挥。
其次,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在这一过程主要是对学生的个性的发掘以及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善于发掘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特性,根据其自主自发性的行为进行分类指导,促进个性地良性发展。同时,分层推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一场战役的演习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将其分为战术小组,布雷小组,进攻小组,阻击小组等等。在进行这样的分组之后还必须醉倒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别指导促进学生个人特长的成长。
(三)健全评价与反馈体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自发性还表现在对其他人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树立良好的榜样,合理评价任何事和任何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做到分层对待,并邀请学习进行互相评价完善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同时,注重对学生意见的收集,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顾忌学生的个人感受,做到亲情感化。在相互尊重和爱戴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的自主自发性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而且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晨^.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是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的需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个性发展与自主实践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体育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刘尧芳.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J].科教文汇.2009.
[2] 徐和峰.自主性探究学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J].成才之路.2010.
[3] 黄伟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1.
摘 要 高职学生的自主自发性是影响体育教学的主要因素。论文从高职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详细分析高职体育教学中的自主自发性行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积极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主性 自发性 表现 个性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自主自发性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做到“察言观色”,并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必要的心理素质培养以促进和加强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自主自发性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一)个性过强,自发性应用不当
高职的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运动量大或者室外环境较为恶劣时逃课或者请假的学生很多。这不仅不利于教学与管理还给其他学生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使得剩下的学生也无心听课。
(二)积极性不高,缺乏课堂主动性
在高职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一旦遇到弱项或者单调点的课程教学就会出现不配合的现象甚至表现出厌烦情绪,对课堂教学形成不良影响,影响教学进度。
(三)自主自发性过头,造成伤害事故
高职学生是特殊的群体,大多的学生的面子观念较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死撑的人也不少。因此,经常会做一些超出自我承受范围的体育活动,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事故。
综上所述,这都是学生个人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控制力与支配力较低造成,换句话说就是自我的自主自发性能力过低。因此,为加强学生的自主支配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做了如下的研究。
二、科学的自主自发性的含义
科学的、正确的自主自发性行为的通俗解释是“积极主动,勇于进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这两句话看似矛盾但也有其合理之处。
“尽力而为”是指竭尽自我的能力去做某件事,不怕困难,勇于进取。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不畏惧恶劣的天气和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在课堂练习中果断向前,积极准备,充分利用自我的优势进行科学的锻炼。
“量力而行”是指不过激地使用自我的自发性能力,听从教师的指挥不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同时,要谨记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根据锻炼、练习指导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另外,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的个人水平达到发挥,能力得到提高,把握好分寸,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
三、自主自发性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及培养方式
(一)注重思想教育
高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家境都不错,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被娇生惯养,怕吃苦、怕累是他们的弱点。在体育教学中他们旷课、逃课、借故请假等都是自主性、自发性的错用。体育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心理。只有他们的思想得到了纠正才能从根本上端正他们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应有的科学的自主自发性,配合体育教学完成相应的教学人任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实际案例为分析对象,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错误的自主自发性的应用的厉害关系。并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主性与自发性,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二)革新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自主自发性虽然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阻碍,但是科学合理的自主自发性行为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促进学生良性的个性的发展十分必要。
首先,改变教学方法。利用科学的分层(分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别训练以求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实现能力的最大发挥。
其次,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在这一过程主要是对学生的个性的发掘以及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善于发掘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特性,根据其自主自发性的行为进行分类指导,促进个性地良性发展。同时,分层推进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在一场战役的演习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个性特点将其分为战术小组,布雷小组,进攻小组,阻击小组等等。在进行这样的分组之后还必须醉倒个别指导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分别指导促进学生个人特长的成长。
(三)健全评价与反馈体系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自发性还表现在对其他人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树立良好的榜样,合理评价任何事和任何人。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做到分层对待,并邀请学习进行互相评价完善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评价。同时,注重对学生意见的收集,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顾忌学生的个人感受,做到亲情感化。在相互尊重和爱戴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引导学生的自主自发性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不但有利于学生技术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而且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晨^.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达到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是增强全民健身意识的需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个性发展与自主实践能力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体育教学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刘尧芳.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J].科教文汇.2009.
[2] 徐和峰.自主性探究学练在体育教学中运用[J].成才之路.2010.
[3] 黄伟强.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