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化304不锈钢单晶在硫酸含氯介质中的孔蚀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xiaoliyan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钝化304不锈钢单晶体在pH1.0,0.25mol/lNa_2SO_4含氯介质中的孔蚀行为。对孔蚀过程中的阻抗频谱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孔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复合物(MOHC1)形成。复合物进一步吸附更多的氯离子,导致溶解反应发生。并提出一个孔蚀的的反应机理模型,它与304不锈钢多晶体在硫酸含氯介质中的孔蚀机理没有本质的差别。
其他文献
通过对埋地煤气管线实施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的大量测试数据,经系统整理分析,得出电位衰减系数α与修正系数γ和涂层电导之间的关系,以及通电点管地电位偏移量E_0的计算公式。
采用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钝化304不锈钢在pH8.4,H_3BO_3(0.2Mol/t-Na_2B_4O_7(0.05mol/1)及pH9.2,Na_2B4O_7(0.05moI/I)的含氯介质中的点蚀行为;提出了点蚀的反应机理及发展阶
为改善不锈钢连铸坯的质量,研究了连铸过程中钢水质量、浇注工艺制度和凝固过程的控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的控制水平对连铸坯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含微量钛的16Mn钢在奥氏体完全再结晶区进行恒温、恒道次变形量和恒道次间隙时间的多道次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变化的研究,发现多道次变形后奥氏体晶粒尺寸会达到一个极限尺寸,达
运用数量级分析和相似原理对第一类边界条件下不稳态导热问题进行了求解,并从5个方面分析了热层与边界层的类似性。提出了导热雷诺数、阻热系数及层态和紊态导热的概念,说明
对铸态直接获得高韧性球铁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在保证石墨球化良好的情况下,硅、锰含量是影响铁素体量和延伸率δ%的主要因素,δ%值随着硅的增加和锰的降低而相应地提高,在Si
在H<sub>2</sub>O和5%NaCl水溶液中以浸泡试验用腐蚀增重和腐蚀失重法测量,并结合机械性能进行分析,可以认为40SiMnCrMoV钢完全可以代替40SiMnMoV和40CrNi3Mo钢制做重型钎杆。
采用石灰系熔剂处理低硅、高锰,中磷铁水,以研究锰和磷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1573~1623K,铁水中[%Mn]>0.32时,锰比磷优先发生氧化;当[%Mn]<0.32时,磷比锰优先发生氧化。为了能
通过在模拟高炉温度和煤气成分变化的条下,对我国重点钢铁厂铁矿石还原及焦炭气化的藕合反应研究,阐明了焦炭气化与铁矿石还原与反应历程有关。分析预测高炉冶炼效果除考虑恒
用几何变换方法,解决了斜轧中毛坯咬入时,最先接触点及其特征角如何确定的计算公式。同时,为了便于工程应用,推导出一近似计算公式。从而使斜轧咬入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