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社会的分析范式:一种理论尝试

来源 :理论与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党社会是相对于公民社会而言的、以政党组织为主要利益表达渠道的那部分社会。国家制度因素、政党结构和政党意识形态、政党政府因素等会对政党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政党社会由意愿聚合、利益实现和结果反馈等三个领域构成。政党社会的实证模式可以粗略整理出三类:西欧的紧密共生模式、北美的有限合作模式、东亚的政党主导模式和双重虚弱模式。
其他文献
文章对第二届公共政策年会会议交流和讨论的内容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主题报告;(2)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批判;(3)公共政策与中国政策改革;(4)复杂性、危机与公共政策;(5)参与者视角
本文论述了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和内涵实质,以及包容性增长对西部大开发的特殊价值和其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对策措施。
城市现代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和目标体系,需要实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同步推进。成都提出的在“十二五”期间的城市现代化“新三最”发展目标的实现
在齐泽克看来,意识形态不是对社会存在的“虚假”反映,而是一种与“意识”关系不大。倒与“无意识”、“欲望”有关的“社会存在”。因为意识形态建构着社会现实,参与了“社会存
柏拉图是首位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审视文艺作品价值的思想家。他指出,艺术因仅仅是对真实世界的模仿,在帮助人们认识真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艺作品包含不健康内容,会对社会
全球化是由人主导并由人推动的,同时全球化对人生存和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全球化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造成了人的认同危机。引发了人的存在性焦虑和信任危机。
由于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和功能在阶级社会里常常被看成是不辨自明的,而对其本身却缺乏一种形而上的本体追问。具有终极性意义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回到马克思”,并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加强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直接研究成为学界共识。哲学诠释学对读者地位、文本意义及解读的历史性的新见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宣布重庆与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时至三年多,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的统筹城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本文以重庆的实践探索为
意识形态向文化的复归,是意识形态在文明进程中的自我否定。在当代中国,对意识形态的文化复归作出积极的回应,应建设富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这就要扎根于大众生活的沃土,反恩传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