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例原发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肠道恶性淋巴瘤(PIL)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1月1日至2013年11月30日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确诊的PIL患者病例资料。

结果

符合诊断条件的PIL患者99例,男65例,女34例,男女比为1.9∶1,中位年龄50(12~90)岁。胃肠道非特异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腹痛67例(67.68%),最为常见,26例(26.26%)患者发病时伴随有急腹症。回肠原发和回盲部原发均为21例,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经消化内镜活检后诊断的PIL仅24例(24.24%),依靠手术诊断的患者为69例(69.70%)。Ⅰ~Ⅱ期71例(71.72%),Ⅳ期28例(28.28%)。所有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77例(77.78%),T细胞来源22例(22.22%)。其中最常见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共55例(55.56%);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1分60例。本组患者中位总生存(OS)期为100.0个月,5年OS率为53.50%。多因素分析显示,T细胞来源者预后差(P<0.05)。74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96例患者进行了全身化疗。手术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OS期分别为79.0个月和123.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

结论

PIL好发于男性,腹痛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回肠及回盲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相对来说PIL发病比较局限,但内镜检查确诊率低下;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DLBCL,T细胞来源是PIL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仍然是PIL常用的诊断及治疗手段,且手术并未增加PIL患者的生存风险。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色氨酸代谢状态。方法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期间25例新诊断ITP患者纳入研究,男11例、女14例,中位年龄57(27~87)岁,初诊时中位PLT为16(0~32)×109/L。治疗方案:地塞米松40 mg/d×4 d,口服。治疗前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
目的研究O连接的N-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糖基化及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GT)对Nalm-6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对依托泊苷(Vp16)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利用OGT抑制剂Alloxan构建低O-GlcNAc修饰的Nalm-6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Alloxan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Alloxan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不同浓度的Vp16处理Nalm-6细胞12 h,We
目的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PD-1/PD-L1)共刺激分子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7例CLL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外周血CD8+、CD4+T细胞和CD19+B细胞中PD-1的表达水平,以及树突细胞(DC)中PD-L1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PD-1/PD-L1表达与疾病分期、CD38表达、ZA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在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Ph+ALL伴p16基因缺失患者的临床特征、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改变及其预后。结果31.3% Ph+ALL患者合并p16基因缺失;p16基因缺失组与非缺失组相比,初诊时高白细胞计数(WBC≥30×109/L)更常见,高表达CD20,更易出现附加染色体异常,其中以累及7、8、1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脾脏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变化。方法2008年12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脾切除术治疗的43例ITP患者纳入研究,男20例,女23例,中位年龄36(18~76)岁。以30例因胰腺疾病或脾外伤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1例,女9例,中位年龄47(21~69)岁。运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目的观察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rFⅦa)对血液病及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出血患者的止血疗效。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16例合并中至重度出血的血液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非移植组及移植组患者各8例,两组患者应用rFⅦa的用法、用量无明显差异。同时,以同期15例allo-HSCT后发生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肠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未应用rFⅦa),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