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日时间表达的空间隐喻系统——以方位时间词为例

来源 :中国外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boy_zs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中的时域表征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其语际定量比较却不够充分,对“现在”时域的关注尤显薄弱.本文基于学界的前期研究成果,定量探究汉英日三语方位时间词的时域表征异同,重点关注“现在”时域,并力图对其衍生理据进行综合阐释.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汉英日的方位时间指称词与方位时间拓展词基本同质,三者的方位时间指称词与方位时间拓展词均倾向于以“前/后”表征时间,并偏重“前表过去,后表未来”;(2)三者的方位时间指称词均可表征“现在”,但空间方位“上/下”较之“前/后”易表“现在”,其中汉、日均偏好“下表现在”,而英语偏爱“上表现在”;(3)三者的“前/后”时间表征存在“英语>日语>汉语”的制约性层级,层级越高,水平时间认知越强.汉英日的时域表征异同缘于对“前后图式”和“上下图式”认知模型的不同选择及其交互影响.
其他文献
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外语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密切关联,为不断形成完善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和教育基础作出了历史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外语教育应超越学科边界之争、东西方之争,以及人文、工具之争,致力于培养扎根中华大地,具有世界眼光,融通语言能力、学科专业能力以及全球话语能力的卓越国际化人才,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球话语体系.这既是外语教育的新使命,也是外语教育的新任务、新机遇.
本文从教学要求、学业水平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发展和教学管理六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课程实施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帮助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理解落实《课标》相关要求,深化高职专科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以美国信息和通信技术类公司的平面广告及华为公司的互联网手机广告为例,借助概念隐喻理论,探讨了广告语篇中多模态隐喻与叙事的相互作用,展示了社会变迁及延续是如何在不同时间、体裁和文化的广告语篇中被表征和重新语境化的,并特别关注了华为公司全球品牌推广活动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广告策略变化,揭示了世界品牌广告国际化主题的本土化策略.
本研究考察中美原创同名死亡教育儿童绘本《死亡是什么?》(罗点点,2016;Boritzer,2000)中“死亡”意义多模态建构的文化比较.语料分析采用多模态分析框架(Painter et al.,2013)中概念意义层面的实例化和主题分析.研究发现,中美绘本借助差异显著的图文投入以及耦合中的分歧和聚合对概念意义进行建构,所建构出的“死亡”阐释较为相似,都有生物性、社会文化性和情绪反应性.这些差异仅存在于子类.差异与文化语境有关.
本文对美国、德国、印度和巴西四国的外语教育政策进行个案分析,阐述不同国家外语教育政策的特点和差异,并结合我国当前外语教育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对策性思考.在后疫情时代、新文科建设等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和趋势下,我国应当借鉴印度的教育技术路线、美国的关键语言战略、德国的多元化外语教育思想和巴西的精英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外语教育政策调整,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在我国目前情境,安宁疗护家庭会议是一个新的“活动类型”和“话语类型”(Levinson,1979;Sarangi,2000).本研究基于互动语料,呈现我国情境中安宁疗护家庭会议的结构、互动中的主要问题和主持医生的沟通策略.语料来源为北京市安宁疗护试点某医院安宁病房模拟家庭会议.研究者依据“活动类型”和“话语类型”框架,对会议录音文字稿做了话语分析.结果显示,会议结构主要包括:(1)开场;(2)沟通病情;(3)商议照护目标及方案;(4)收场.主要问题包括:就临终照护,病人与家属意愿不一致、家属之间意见不一致
本文梳理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下简称《高职英语课标(2021年版)》)的研制背景和过程,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该课程标准的三个鲜明特色:(1)突出高职专科英语的育人性;(2)体现不同学段英语教育的衔接性;(3)彰显高职专科英语的职业性.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结合新闻语言的本体研究,对新闻语篇中的投射源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发现,新闻语篇中的投射源有自我和他者之分.自我类投射源由第一人称单数I或复数we实现,前者既可以是新闻报道者,也可以是其他参与者;后者既可以包含受众,也可以不包含受众.他者类投射源有可明确和不可明确之分.可明确的投射源既可以根据明确程度分为完全明确的、部分明确的和未明确的三类,也可以根据个体性和意识性分为有意识的个体、有意识的非个体和意识产物.需要指出的是,投射源在新闻语篇中有缺失的可能.本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闻语篇投射源
本文选取某重点师范大学421名不同专业大学本科生为样本,运用统计方法对师范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批判性思维气质和技能为因变量,以个人一般情况、个人情感特质、家庭环境以及教育意识为 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自我型性格及积极型性格、专制型家庭及独立型家庭、现代教育意识及传统文化意识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气质有显著影响.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批判性思维气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基于上述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要做
隐喻无处不在,相关研究众多,但尚未有系统而公平的脉络梳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论算起,迄今影响较大的隐喻理论包括聚焦于词义关系的“替代论”“类比论”“纠缠论”,以及聚焦于概念关系的“情感论”“互动论”“映射论”.它们分别可统称为词汇隐喻、概念隐喻.马克思主义语言学家韩礼德首创的语法隐喻理论与这些大有不同,关注的是语法关系与话语交际.聚焦于语法关系的是概念语法隐喻,聚焦于话语交际的则是人际语法隐喻,统称语法隐喻.从亚里士多德到韩礼德,隐喻研究从词汇和概念层面跨越到了语法和话语层面,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语言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