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kb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期望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业布置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要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一些农村地区,一些教师仍抱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宗旨”的旧观念,总是不厌其烦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既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目前,农村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单一无趣。
  许多农村小学数学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作业的内容单调:计算唱主角,考前不同体型的反复操练。完成的方式单一:从形式上看大多借助纸笔完成,以书面的形式来呈现:从时间上看,多为“今天的作业明天交”——限时完成;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多要求个人完成。这种毫无趣味可言的课外作业势必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上家庭的因素,更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倦、无趣的心理。
  2、要求整齐划一 。
  有的老师在作业布置时,不管你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学生毫无选择的完成,不会的要求硬着去完成,会的也要按部就班的完成。如此“一刀切”的作业没有层次性,无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这势必造成“差生吃不消,优生吃不饱”的状况,从而导致部分农村学生学生草草了事。这样显然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发展。
  3、效率低下乏味。
  教师设计作业时,往往只从书本出发,而不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作业往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学生总是在写呀、算呀,而不是在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所以,学生做作业总感觉到的是负担和乏味,体验不到做作业的乐趣。正因为作业布置的无趣、同一、乏味,直接导致了它的低效甚至是无效。这样的作业除了加重学生的负担之外,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二、应对策略。
  1、作业布置要有自主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布置,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
  2、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及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布置时,千万不能搞“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三个层次的作业,即模仿性作业,提高性作业,发展性作业。
  3、作业布置要有探索性。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布置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布置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数学问题的探索者。
  4、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
  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实践性作业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布置实践性作业,可以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数学知识的实践者。
  5、作业布置要有开放性。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布置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布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数学应用的创新者。
  三、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设计基础性的题目。
  这一类的作业,要面向全体学生,达到人人都能做,人人都会做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一课时,我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中,下了一定的功夫,把书本上一个个静态、毫不相关的题目,通过课件制作,让它们动起来,串起来,让学生在欢乐的动感节奏中练习口算。将基础性的题目串起来,动起来,这时美妙的音乐声、激烈的竞争声、快乐的鼓励声……整节课的高潮在练习作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应该设计生活化的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到课堂中去,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提高与创新。比如我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设计了一题计算“我校大门厅大理石柱子的表面积”。这一题的设计,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圆柱的表面积与圆柱侧面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是结合实际,使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的实用性和数学源于生活的道理。
  3、应该设计有坡度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思维及想象的阶梯。
  学生认识事物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同时,学生的素质和基础不一致,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我们在设计练习作业时,应有坡度,有阶梯性,使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锻炼学生富有挑战性的能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点亮他们思维的火光,给学生一片思考、欢乐的空间。
  总之,数学作业布置应该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设计有层次、有重点的作业,以达到巩固课内知识,拓展知识领域的目的。
  作者简介:方小刚(1976.08——)男,汉族,本科,咸阳市淳化县铁王镇铁王学区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引水工程中输水线路长,工期紧,设计任务重等工程实际问题,探讨了ZDM软件在引水供水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对缩短引水工程设计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有较大帮助,可以为类似工程设
新课标指出:习作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习作教学应该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表达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习作过程中
海南省金融会计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副行长喻柏汉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海南省金融会计学会成立大会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筹备,今天在
山洪灾害系统的自然社会属性和指标多维度、模糊性是影响科学评估山洪灾害风险性的主要原因,该文应用灾害系统理论构建南方山区丘陵区山洪灾害风险性评价体系,结合可变模糊集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教学中的陈旧观念。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丢下师长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观念的转变,决定行动的落实。教育是科学,科学的追求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求新。只有老师对这个事业的不懈追求,才有与你共同成长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兴趣 方法 质量  一、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强,水土流失有持续恶化趋势,青莲水流域内土壤肥力下降,河道泥沙淤积,影响河流行洪安全。本文选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分析等功
一、金融一体化引发的思考八十年代初,金融革新的浪潮先后不同程度地席卷世界许多国家。在新一轮金融并购狂潮中,银行与保险公司相互渗透,联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基于刘桥一矿高承压灰岩水防治工程实例,运用合理控放技术,大大降低了灰岩水突出威胁,有效降低了排水费用,实现了安全回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广泛推广。
东风大坝垂线系统从1997年5月运行至今已运行20余年,设备运行情况良好,监测数据完整性、连续性都较好,客观地反映了大坝变形规律和运行性态.但由于原设备厂家不存在,市场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