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产与气候变暖的相互关系以及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阐明了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对农业产值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得出化肥施用量是影响农业GDP单位能耗的主导因素,并由此提出推广免耕技术和改善施肥技术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而忽视了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低碳农业经济应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一、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农业生产和温室效应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剧温室效应。首先,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其次,土壤呼吸使大量的有机碳以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温室效应影响农业生产。首先,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不利于沿海滩涂的农业开发。其次,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物产量可能会暂时上升,但是随着浓度的大量增加,温度继续升高,产量将随之下降。
(二)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
1、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低碳农业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调整农业结构等手段,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证作物高产,又不会对气候变化增添压力。
2、发挥农村金融功能
低碳农业具有其他农业形态所不具备的资金融通功能,即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既做到了节能减排保护大气,又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二、低碳农业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对农业生产和温室气体相互影响的分析,我们知道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壤碳汇都是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总产值与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以及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分析,找到影响农业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亦即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选取对农业产值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3个指标(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C0+C1X1+C2X2+C3X3+E。其中Y表示农业总产值,X1、X2、X3分别表示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和有效浇灌面积。
利用EVIEWS对上述模型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
Y=172001.47+70.47*X1+1.9*X2-78.25*X3
查表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方程总体显著,但X2、X3没能通过t检验,另外从经济意义上检验,有效灌溉面积X3的系数为负,与常理不符,可判断存在多重共线性,根据DW值可判断该模型存在自相关。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变量X3,方程显著性提高,各解释变量均通过t检验,再利用奥克特迭代法修正自相关行,修正后结果如下表。
表1相关分析的结果
其中DW值为1.9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表表明不存在自相关。根据怀特检验结果,P值均大于0.05,表明不存在异方差。最终模型如下:
Y =-1138875.8+145.8*X1+3.57*X2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化肥施用量每增加一万吨,农业总产值会增加145.8万元,农用机械动力每增加一万千瓦,农业总产值增加3.5万元。可见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由于农业产值的背后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间接消耗和的大量排放,化肥的施用使农业产值单位GDP能耗增加,即增加了碳排量。
三、发展低碳农业的建议
(一)推广免耕技术。
首先,摒弃传统的犁耕的耕作方式而采用免耕,可以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其次,采取免耕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这也就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相应减少的排放。再次,是氮肥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温室效力相当于约300倍的一种温室气体,减少化肥的使用,也就减少了的排放。
(二)改善施肥技术。
根据最终的模型可知, 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程度最大。首先,可以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加上改善农田土壤的通气条件,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间暴露时间,以减少向大气的排放量。其次,通过测土配方和作物需求施肥,可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避免农田土壤中氮肥过剩。□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昀. 低碳农业经济略论.中国农业信息,2008(8).
[2]马友华. 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2009(6).
[3]李德新. 探索江苏低碳农业新模式.聚焦三农,2010(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农业 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主要是指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目前,人们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视野主要集中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而忽视了农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低碳农业经济应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同样可以有所作为。
一、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农业生产和温室效应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农业生产加剧温室效应。首先,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其次,土壤呼吸使大量的有机碳以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另一方面,温室效应影响农业生产。首先,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不利于沿海滩涂的农业开发。其次,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物产量可能会暂时上升,但是随着浓度的大量增加,温度继续升高,产量将随之下降。
(二)低碳农业的经济效益。
1、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出口物资。低碳农业通过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调整农业结构等手段,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保证作物高产,又不会对气候变化增添压力。
2、发挥农村金融功能
低碳农业具有其他农业形态所不具备的资金融通功能,即发展低碳农业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可以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既做到了节能减排保护大气,又能获得不菲的收益。
二、低碳农业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对农业生产和温室气体相互影响的分析,我们知道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壤碳汇都是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因素。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总产值与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以及有效灌溉面积的回归分析,找到影响农业单位GDP能耗的主要因素,亦即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选取对农业产值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3个指标(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C0+C1X1+C2X2+C3X3+E。其中Y表示农业总产值,X1、X2、X3分别表示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和有效浇灌面积。
利用EVIEWS对上述模型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
Y=172001.47+70.47*X1+1.9*X2-78.25*X3
查表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方程总体显著,但X2、X3没能通过t检验,另外从经济意义上检验,有效灌溉面积X3的系数为负,与常理不符,可判断存在多重共线性,根据DW值可判断该模型存在自相关。为消除多重共线性,利用逐步回归法,剔除变量X3,方程显著性提高,各解释变量均通过t检验,再利用奥克特迭代法修正自相关行,修正后结果如下表。
表1相关分析的结果
其中DW值为1.9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查表表明不存在自相关。根据怀特检验结果,P值均大于0.05,表明不存在异方差。最终模型如下:
Y =-1138875.8+145.8*X1+3.57*X2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化肥施用量每增加一万吨,农业总产值会增加145.8万元,农用机械动力每增加一万千瓦,农业总产值增加3.5万元。可见化肥施用量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由于农业产值的背后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间接消耗和的大量排放,化肥的施用使农业产值单位GDP能耗增加,即增加了碳排量。
三、发展低碳农业的建议
(一)推广免耕技术。
首先,摒弃传统的犁耕的耕作方式而采用免耕,可以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其次,采取免耕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这也就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相应减少的排放。再次,是氮肥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温室效力相当于约300倍的一种温室气体,减少化肥的使用,也就减少了的排放。
(二)改善施肥技术。
根据最终的模型可知, 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程度最大。首先,可以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加上改善农田土壤的通气条件,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间暴露时间,以减少向大气的排放量。其次,通过测土配方和作物需求施肥,可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避免农田土壤中氮肥过剩。□
(作者:南京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昀. 低碳农业经济略论.中国农业信息,2008(8).
[2]马友华. 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2009(6).
[3]李德新. 探索江苏低碳农业新模式.聚焦三农,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