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肋间后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解剖

来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左侧肋间后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左侧肋间后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和左缘支进行了观测.结果:左侧第8、9、10肋间后动脉到后降支(房室交点下方1 cm处)平均外径分别为2.5、2.6、2.8 mm,与冠状动脉后降支此点处外径(2.5 mm)较为接近;到左缘支起点处的平均外径为2.7、2.8、2.6 mm,与左缘支此点处外径(2.1 mm)较为接近;到后降支中点处平均外径为2.1、2.3、2.6 mm,与后降支中点的外径(1.9 mm)较为接近.第8、9、10肋间后动脉自起点的剥离有效长度可达12 cm,其有效长度和外径足以适用于心脏后壁的血管搭桥.结论:本文测量结果显示选择左侧肋间后动脉作为桥接血管,可能是解决心脏后壁冠状动脉旁路术的较理想血管.
其他文献
目的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一期修补成功率,探讨修补后各覆盖组织的优劣.方法 1970年~1994年对13例自发性食管破裂行一期修补,10例修补后以带蒂大网膜覆盖,其余3例用带蒂胸膜瓣覆
目的探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一期修复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2年1月~1998年8月,用自体骨膜游离移植一期修复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软骨缺损17例,其中全髌骨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氯沙坦(losartan)50~100 mg,每日1次,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24小时降压效果.方法:轻、中度EH患者33例,服用2周安慰剂,坐位舒张压
目的临床应用脑外科机械臂系统(国产CRAS-HB型)辅助完成脑立体定向手术.方法利用机械臂系统的计算机图像定位软件、穿刺径路设计模拟引导装置、智能机械臂平台和放射性核素注
对391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进行经静脉微量用药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活性药和镇静药.采用深静脉穿刺,并保留穿刺导管,按照微量用药计算公式:药量(mg)=体重(kg)·3,将此药物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18例,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患者心率变异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133例室上速患者根据电生理检查证实后将其分为左侧旁道组78例,右侧旁道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诱因.方法分析21例严重颅脑损伤恢复期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时间、诱因及治疗结果.结果该组患者发病后所测胃游离酸
选择 10 8例晚期癌痛患者 ,根据疼痛的部位选择相应的椎间隙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导管 ,分次注入 99 5 %以上的无水酒精 ,每次注射 2— 5ml;间隔 4— 5小时 ,可重复注射到止痛
目的 探讨海马硬化与颈叶癫癎(TLE)关系及在TLE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5例TLE并考虑海马硬化的病例实施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术中在皮质脑电图(EEG)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