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的背上是历史的使命和国家的责任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次走近马振岗大使,他的言谈中总是跳跃着智者的火花,特别是他在英国将近五年半大使任上的经历。尽管卸任有时,但举手投足中仍能让人感受到他身上外交官的风采。
  马振岗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近几年他领导的研究所成果频出,闲暇时还会为学界、外交界和传媒界搭建沟通平台,让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这个研究所独具的国际视角和开放精神。
  面对这样一位从事外交多年的大使,我们非常渴望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英国人的三大特点:文化修养高、务实、幽默
  
  《对外大传播》:提起英国,人们就会想到雾都伦敦,莎士比亚、披头士、贝克汉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想到世界首个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英国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请谈一下你眼中的英国,它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马振岗:要讲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很难。1965~1967年我曾在英国学习,那时我二十五六岁。时隔30年后,出任驻英大使,并没有发现伦敦有任何明显的变化。英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且十分重视保持这些风格和特点。
  第一,英国人文化修养比较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伦敦城至今也没有很高的楼,一些古老的建筑基本都保持原样,很多建筑的墙上都写着一六几几年、一七几几年建造的字样。有些老房子国家登记在册,装修时内外都不准动。我们曾有个单位租了一所房子办公,里面连一个钉子都不能钉,并且规定,房子用完后,要原样交还。从伦敦到盖特威克机场的高速公路,出城的地方绕了一个大弯,因为有一所房舍受保护,可谓“公路绕道让房子”。另外,英国老百姓家里一般都保存着一些书画、瓷器等,他们认为这是修养的代表和反映。英国的博物馆、图书馆也相当多,每个小城镇都把历史上的东西保存得好好的。这一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
  第二,就是英国人的务实,英国人不太讲究花里胡哨的口号和句子,讲的是实惠,或者说怎么有利就怎么做。英国有句谚语,He knows which side his bread is buttered (他知道面包的哪一面粘着黄油)。他们习惯上讲究,慢没关系,但一定要稳,就是slow but steady。日常接触中经常会感到英国人务实这个特点。
  第三,英国人幽默。这也是我们在英国做外交官不太适应的事,有时听他们讲话,不容易完全理解他们的幽默,有时搞不清楚他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英文有个词understatement,是字里行间的意思,无论同英国人交谈,还是阅读他们报刊上的文章,都要努力理解单词背后的意思。英国人发表演讲,开始往往不直接切入正题,而是要讲点笑话,经常是拿自己取笑,或者对主办单位开点“善意的玩笑”。在英国,如果不会幽默,他肯定不是一个受欢迎的讲演家。
  1998年3月,朱基总理访英,在市政厅举行的宴会上讲话,市政厅只能容纳500人,但是那天听众去了大约700人,挤得满满的。讲话很受欢迎,原因之一是英国人很欣赏朱基的幽默。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不久,中国本着同舟共济的原则,为周边危机国家提供了重要援助。如果直白我们中国提供了多少钱,听起来就像自我宣传,效果不见得好。朱总理风趣地说:“我们中国这么大,只向邻居提供40多亿美元的援助,还有点不好意思讲。但你们的前首相希思告诉我应该讲给大家知道,因此我现在就讲了——中国援助了40多亿美元。”话一落地,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很普通的话,但是英国人很乐于接受这种说话方式,效果非常好。
  英国人的幽默方式,也害得我这个本不幽默的人只好学着幽默。我曾应邀为一所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成立揭碑并讲话,我说:“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是找我来揭碑是选对了。中国有个词叫龙马精神,我姓马,又是属龙的,我身上就代表了一种龙马精神,这也象征着这个研究中心会带着龙马精神向前发展。”大家哗的一下就笑了。在我接下来的讲话中,大家听得都很专注。
  《对外大传播》:你提到英国的文化保护非常严格,英国人的文化修养也较高。你认为是什么传统造就了这种风格或意识?
  马振岗:我没有仔细研究过。英国有比较优秀的文化传统,可能和这个国家的地理特点和民族发展经历有关。英国产生的世界著名哲学家、艺术家、诗人、作家相当多,像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哲学家培根、《失乐园》和《复乐园》的作者弥尔顿、著有《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乔叟,诗人拜伦、济慈、彭斯,还有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为代表的湖畔诗人等。英国还出了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凯恩斯,以及撒切尔夫人的新保守主义自由经济理论,一直到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谓的“第三条道路”,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贡献很大。英国在英语国家中历史最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为英国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资源。例如,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英国就产生了很多像狄更斯这样伟大的作家。
  文化修养被视为“绅士风度”的一种象征。在与英国人交往时,如果不懂文化,不懂艺术,会被他们瞧不起的。每次我被邀请出席艺术演出场合,我都会查阅相关背景和艺术家的资料,临时补课,与他们交谈起来也显得挺“博学”,不能让他们感觉中国大使缺乏文化修养。这不仅有助于我的交友工作,还使我出了点名。有一次我到彭斯的家乡访问,当地记者问我,你喜欢彭斯吗?彭斯在中国受欢迎吗?我回答,彭斯是在中国较受欢迎的英国诗人之一,我本人就比较喜欢他,随即背诵了大学时学过的彭斯的诗A Red 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花》)。他们非常吃惊,即发表文章称“中国大使是彭斯专家”云云。后来,伦敦彭斯学会还专门邀请我作了一次演讲,我就这样成了“彭斯专家”。(笑)
  
  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香港回归是不可能的!
  
  


  《对外大传播》:你驻英期间,香港回归祖国,你曾说:“这是国家荣耀,也是自己外交官生涯中最光彩的一页。”回头看这段历史,请你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这期间发生的故事。
  马振岗:在我去英国之前,是保守党执政,中英之间在香港问题上还有很多分歧没有解决。我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做英国的工作,使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我三月份刚到伦敦,英国就进入大选,五月初工党获胜执政。选举结果有这样一个好处,就是此前18年工党一直是在野党,他们可以把中英在香港问题上的一些分歧和责任推给保守党,在调整香港问题的政策上方便一些。
  香港回归前,我要到各地演讲,接受采访,目的就是让英国人了解中国的立场,同时也要做英国老百姓的工作。英国人的心态是挺矛盾的。我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老太太坐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谈起香港问题,她问我是否去香港参加交接仪式,我说不回去,但要看电视转播。她叹了口气说,她不想看,准备到乡间去躲开这个时间。我问为什么,她说:“我们知道香港是中国的,也应该还给中国,但是,这就像是一所漂亮房子,我们借来在里面住久了,现在要还给你们,实在舍不得,感情上也受不了。”我想这代表了当时一部分英国人既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香港回归那天,英国外交部搞了一个招待会,副首相普雷斯科特讲话,很隆重,人也很多,但气氛比较严肃,绝无兴奋的表现。随后,我们使馆也举行了招待会,整个气氛就大不一样,是一片欢乐和兴奋,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激动。那些天,华人和留学生举行了多场庆祝活动,都是欢乐的海洋。我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没有国家的强大,香港回归是不可能的!
  《对外大传播》:中英关系十年来有了很大发展,经济文化交流逐步增多,2006年4月,北京与伦敦还结为友好城市。你如何看待当前的中英关系?
  马振岗:香港回归,解决了中英历史留下来的最大问题,为中英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布莱尔有句话说,香港应成为中英关系的桥梁而不是障碍。这也是中国的态度。从那以后,中英双边关系发展很好。首先表现在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上,我在英国期间,我国的高层领导人几乎都去英国访问过。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英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英国,影响非常大;胡锦涛主席、朱基总理、温家宝总理也都访问过英国。布莱尔曾三次访问中国,还有副首相曾访问中国十几次。英国主要的内阁大臣几乎都来过中国。现在的新首相布朗也来过中国。这说明中英关系非常好。
  


  另外,具体合作也很多,中英贸易在中欧贸易中总是在前三位,1996年中英贸易额是51亿美元,2002年是113亿美元,五年翻了一番。现在五年又过去了,两国贸易额超过了300多亿美元。英国对华投资一直是欧洲最多的。英国坚持自由贸易原则,在欧洲反倾销中,英国自称“一向是中国的同盟军”。虽然中英之间也有贸易摩擦,但没有妨碍两国贸易的总体发展。
  当然在西藏、人权、民主等问题上,中英存在分歧,在香港问题上英国也经常说三道四,但双方坚持了“对话不对抗”的原则,分歧基本没有影响关系的发展,没有太多的公开争吵。总的来看,工党政府在处理中英关系上,我认为还是比较稳妥和务实的。
  
  过去在外交官中有句话,“不说为金,少说为银,多说是铜”,但现在不同了
  
  《对外大传播》:中英两国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在很多问题上都存在分歧。你说过:“到了国外,人家不会再把你当个人,你代表的是背后整个的国家。”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做大使,你的感受如何?在塑造中国形象、维护祖国利益方面,最令你难忘的事情有哪些?
  马振岗:过去在外交官中有句话,“不说为金,少说为银,多说是铜”。但现在不同了,中国在走向世界,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很多问题,特别是对我国的歪曲和误解,沉默就等于默认。作为中国大使,维护国家形象,就要讲,就要说,这是我在英国最深的感触。刚开始,我讲话还有点紧张,到后来只要有邀请,我几乎都去。确实感觉到要替祖国说话,要解释我们的政策,要让别人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2001年10月,英国议会“欧洲—大西洋小组”请我去讲话,这个小组的成员都具有浓厚的西方意识。使馆同事告诉我,他上次参加俄罗斯大使的演讲,也是这个小组组织的,参加的人都很厉害,提问非常尖锐,闹得俄罗斯大使满头冒汗。我说,“有理走遍天下,怕啥?”不过,我思想上还是很重视,做了认真的准备。当时有几百名听众,整个大厅都满满的。我照稿念了一刻多钟,然后脱稿介绍中国的发展情况。接着就是连珠炮般的提问。
  其中有人问我,中国为什么“侵略”西藏?我说:“这位先生是不是对西藏问题太不了解?真正侵略过西藏的,历史上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英国,而且是武装入侵过两次。建议这位先生读一本名叫《英国对西藏的入侵记》的回忆录,作者就是1904年侵略军的头头杨哈斯本德中校。”这么一讲,底下鸦雀无声。我接着讲了西藏成为中国一部分的历史以及西藏和平解放的情况。最后,我说:“中国中央政府的军队进驻自己的领土西藏,怎么是‘侵略’呢!当时连达赖喇嘛都给毛泽东主席发电,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这都有史料可查。”
  我认为回答提问,特别是回答歪曲性提问是我们做工作的一个大好机会,因为这时听众很注意听你讲话。讲演完后,韩国驻英大使握着我的手说:“马大使,真棒,天才演讲家!”同行的赞扬难免有溢美的成分,不要太当成一回事。重要的是,在关及国家利益的原则问题上,决不能含糊和退缩,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该“骂”时也不用留情。
  当然,讲演要看场合和对象。一位市政议员的妻子,是小学校长,邀请我去学校作个讲演。面对一群9岁到13岁的小学生,自然不能像对议员那样讲话。当天正好是春节,我从介绍中国春节开始,从春节讲到中国的传统节日;从端午节吃粽子讲到诗人屈原,再讲到李白、杜甫;从唐诗讲到宋词、元曲,讲到中国的历史和少数民族??把中国的历史、民俗、文化和现时讲了一圈。一个半小时,那些小孩子听得饶有兴趣,一个都没动,连许多老师都跑来听。
  我经常对外国人讲,一个曾经创造了五千年文明的民族,难道会是一个野蛮的民族吗?一个曾经修建了伟大长城的国家怎么会是侵略的国家、扩张的国家呢?因为长城是防卫的工事,要是侵略扩张,就不是建长城。总之,我通过各种机会,用不卑不亢的态度,尽自己的能力,用他们能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宣传介绍真实的中国,批驳那些诬蔑和歪曲。
  作为大使,人家会把你当成“中国百科全书”,什么问题都要你来介绍和解答。从大学、中学到小学,从工商界、政界到民间团体,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什么听众都有,什么话题都谈,你会经常在各种场合突然被邀请讲话或是发表评论,你不能推辞说“我没有准备”。英文毕竟不是我的母语,但我认为在英国人面前讲英文不必胆怯,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就行,辞藻不一定多么优美。所以我在英国最大的收获就是胆子练大了,英文比以前流利了。
  
  “西方新闻观点与中国不同,他们重在揭露,中国重在表扬。”我不十分同意这个说法
  
  《对外大传播》:在回答英国友人对英国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看法时,你曾坦率而诙谐地说:“哪一天报纸上没有中国的消息,对我来说就是‘好消息’”。请介绍一下英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情况。
  马振岗:当时确实是这样的,英国报刊要么不报道中国,要么就是登中国负面的消息。现在情况好一些了,客观报道多了一些。
  我每次演讲后,听众提问的多是关于中国的负面问题。他们都是从英国报纸上看到的,或从英国新闻中听到的。说实话,大使的一次演讲与英国的传统教育和长篇累牍的媒体报道相比,还是太少了。向世界说明一个真实的中国,解释中国真实的国情,这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
  《对外大传播》:在英国的时候,你接触过英国的报纸和其他媒体,你对它们有什么印象?跟我们比有哪些明显的不同?
  马振岗:我与媒体的接触比较多,与英国的主要报纸、电视台等媒体的负责人关系都不错,经常互相拜访,和他们坦率交流彼此的看法。我曾与英国《经济学人》副主编菲利普斯进行过一次辩论。他说:“西方新闻观点与中国不同,我们重在揭露,中国重在表扬,出发点不同,所以报道就不一样。我们不只是批评中国,也批评英国政府和美国。”
  他举例说,比如建了100座楼房,其中99座是成功的,一座是失败的,西方记者会集中在这一座楼房上做文章,中国记者则会对那99座浓墨重彩。所以西方报刊上没有太多表扬的东西,基本上都是批评。我说,批评那一座是合道理的,但必须加上一条——建了100座楼房有99座成功,如果只提一座,不提其他99座,这就是片面的。他点点头说我讲的也有道理,但实际上西方对中国的报道仍是片面的居多,这种情况短期内还很难得到根本改变。
  在当今世界,闭塞不是办法,重在交流。交流有助于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好多事情,如果包着捂着,效果非常坏。如果能在掌握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在第一时间把它讲出去,绝对比遮掩和拖延好得多。
  


  
  外宣,应该把握国内外两个大局
  
  《对外大传播》:请你谈谈对外宣媒体的印象。你认为我国的外宣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马振岗:我们的外宣媒体做了很多努力,现在又提出打造软实力的口号,这都是很好的。说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认为,最大的一点是在这个“外”字上下工夫不够,如今的特点是内外宣逐渐融合,界线越来越模糊。考虑中国问题,应该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过去我们强调世界对中国的影响,但国际事务日益关联,任何事都脱离不开国际大环境,因此也必须考虑中国发展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再有,西方把持国际舆论时间久,影响广泛,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需要有个渐进的过程。我强调“润物细无声”的做法,要培养一批能打出去的新闻媒体和工作人员。我感觉这一块还是较弱。另外,我们的许多东西,如中国的发展情况、优秀的文化产品,还不能充分用外文很好地传播出去,一些驻外记者,忙于向国内发消息,这是必要的,但用比较流利的语言向当地人宣讲中国似乎还是少了一些。
  用马大使的话说,这是一次“掏心掏肺”、“毫无保留”的访谈,在大使的光环下,也让我们了解到很多鲜为人知的外交官身后的故事。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还不富裕,驻外人员待遇较低,有的大使甚至是负债置装出国;另外,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多外交官是单身在外,由于公务在身,国家使命在上,妻子产子、父母离世时,他们都不在身边。谈到这些,马振岗的眼中闪过泪光,但他坚定地说:“这些都已过去,现在情况已大有改善。但无论什么条件,外交人员都在努力工作,因为他们的背上是历史的使命和国家的责任。”
  (图片由马振岗提供)
  (信息反馈请发至xiaotanzhen@126.com,欢迎交流。)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启动全球发行   中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巨大文化工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全球发行工程2007年1月12日在北京启动。  文库几乎涵盖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主要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全2册)、《荀子》(全2册)、《儒林外史》(全3册)、《牡丹亭》(全
期刊
编者按:为呈现地方外宣亮点,加强地方外宣的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在2006年7月开办了《前沿访谈》栏目,读者反响热烈。本刊记者深入到地方外宣战线的“前沿阵地”,通过对省一级外宣办主任的访谈,挖掘出他们身上那些充满智慧的外宣理念和经验,精心采撷那些行走在路上的鲜活故事,以期为我们的外宣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br>    本栏目与中国网合办,采用平面媒体刊登与视频直播或录播的方式同步进行。栏
期刊
The Real China Emerges from Clichés and   编者按: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短
期刊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    《对外大传播》: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年,请你对这十年作一个整体的评价,好吗?  张俊义:自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以后,一直指导着香港回归的整个历史进程,其核心精神更在基本法中得到了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实行得怎样,从香港回归后的十年的发展来看,我认为,它在香港的实践是成功的。    香港回归这十年,并不
期刊
文/卢·格里斯特(美)  译/李淑娟 郑 涛    编者按:62年前的中国,布满了伤痕,弥漫着战争的硝烟。但凡是生活河流淌过的地方,必将激荡起晶莹的浪花。这虽是美国大兵写自六十多年前中国战区的家书,但正如他的夫人洛蒂坚信的那样,由于“每本书都暗含着一个缘由,一段故事,一样期望,一种鼓励。不管等多久,总有一天,这些东西会结集出版的”,因为这里有对生活对亲人无边的爱和无尽的感激。翻阅此书,一段段真实生
期刊
十年回归,镜像内外看香港    编者按:香港,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交融共存的地方。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赵启光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过,“有文化差异的地方最美丽”,而香港这个享受中西文化差异美丽的地方,也为向世界说明中国,中国倾听世界的声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这不仅使香港平添了别样的魅力,也让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开得更大。  据说九七年香港回归祖国那一刻,整个港湾的汽笛一起拉
期刊
伊拉克的乱局与美军方的重大失误有关  伊拉克开战以来,指责美国政府的人不计其数,但批评美军将领的人则寥寥无几。伊拉克今天出现的乱局,与军方所犯下的重大失误不无关系。入侵前,陆军参谋长提出需要投入几十万兵力,因遭到国防部长的否定而放弃。接着,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在明知美军需要4万伊拉克部队控制安全局势的情况下,又同意了布什政府战后解散伊拉克军队的错误决定。由于美高级将领的错误,美国陆军根本没有制定打击
期刊
2007年3月26日一早,当巴航PK852航班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时,刚刚在巴基斯坦历经十天访问之旅的中国青年代表团的100名来自中国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依依惜别,他们中有不少人顾不上长途旅行的劳累,将转乘其他航班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  还未完全从“两会”的氛围中走出来,《对外大传播》的记者就跟随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百人团”访问巴基斯坦。10天的时间里,从北往南走了卡拉奇、拉合尔、
期刊
《对外大传播》计划组织一批稿件,记录中国外文局各种出版物的业务经验,这是很好的设想,也就是继往开来吧。在谈到 《今日中国》的经验之前,先说三句话。第一句和第二句都是外宣老领导朱穆之同志的话。他说:“外宣工作是朝阳工作,前途无限,前景广阔。”他又说:“做宣传工作就要看对象,内宣和外宣不同就是对象不同嘛。当然,内宣和外宣有不少是相通的,这应该承认。 但是中国跟外国不一样嘛,中国人跟外国人不一样嘛,怎么
期刊
·会 议·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举行  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将继续关注亚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将增加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议题。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召开  7月初,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中国哲学与21世纪国际新秩序”。    世界经济论坛首届全球行业峰会在中国举办  8月23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