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国”:将美国拽回中东反恐战场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v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斯兰国”自诞生就以嗜血和凶狠屡屡震惊世界,推动了新一波极端主义崛起的浪潮。这一军事政治复合体,冲击了国家和边界的概念,恶化了“阿拉伯之春”以来的中东安全局势,挑动了地区教派斗争的敏感神经,在中央政权衰弱的伊拉克和叙利亚横扫政府和部族武装,抢占了9万平方公里土地并封号建国。
  躲闪、犹豫的中东政策没有了退路
  “伊斯兰国”的强势突起,不可避免地与美国产生了碰撞。经过一段时间错愕和盘算后,美国明确了其恐怖组织性质,但虽然喊打却未出手。的确,奥巴马上台之初,是有自己的全球安全战略设计的。9.11事件后,奥巴马前任小布什政府认为,“缺乏透明的、非民主体制是形成恐怖主义的温床”,由此发动了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反恐成为美国压倒一切的战略要务。但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让美国民意逐渐转变,民众厌战情绪日渐隆重。在这样的民意气氛中,奥巴马开始了总统竞选,他批评小布什政府过度依赖军事干预,与小布什的中东政策拉开距离。正是心怀结束两场战争、带领美国重返亚太意愿的奥巴马入主了白宫,他向美国人保证,让美国人付出数千条生命和巨大花费的十多年海外冲突行将结束,并煽情地表示,“战争的潮水将后退”。他力图减少海外军事涉足,集中精力治理国内问题,更多关注可能带来长远挑战的亚太地区。
  从深层次看,美国从长期主导中东事务转变为选择抽身战略,是有其原因的:其一是为应对亚太局势。奥巴马政府认为,亚太地区形势和力量的变化,对全球格局演变更具有实质意义,为此推动实行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二是因为近年来美国页岩气技术取得关键进步。2010年,美国使用页岩气技术开采出页岩油,原油进口占总使用量的比率随之降至49%,2035年预计降至35%。美国对中东原油的依赖度约为20%,其中一半来自盟友沙特。可见,中东对美国经济和安全利益影响已今非昔比,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地位下降在所难免。
  然而,世界并不根据美国意愿行事。尽管奥巴马极力避免对叙利亚、伊拉克的军事卷入,甚至为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而一度默许放任“伊斯兰国”对伊拉克、叙利亚边境的蚕食。现在看来,奥巴马的战略设计与残酷的现实不相适应。“伊斯兰国”与美国主导的秩序和倡导的理念严重对立,并用斩首美国公民来宣示立场,使美国政府躲闪、犹豫的中东政策没有了退路。在“伊斯兰国”暴行的触动下,奥巴马彻底转变态度,他不得不承认,美国低估了“伊斯兰国”的威胁,之前对伊拉克、叙利亚的战略就是没有战略,最终决定对“伊斯兰国”开展空中军事打击。曾几何时,9.11事件十周年的2011年底,奥巴马宣布结束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此声不远,今年9.11美军又回到伊拉克。美国动用巡航导弹、F-22战斗机、无人机等先进武器装备,迄今已发动近200次空袭,摧毁了“伊斯兰国”的部分指挥机构、武器弹药库、通讯系统。美国还宣布新部署475名美国军人,目前在伊拉克的美军地面人员大约为1600人。
  美国打击“伊斯兰国”的战略是:布局上,组建不同层次的国际联盟,调动伊拉克政府、地区盟友及欧洲伙伴,责任共担;行动上,首先定点消灭“伊斯兰国”领导层、空袭清除其武装力量和炸毁其控制的油田、堵住恐怖主义跨境流动资金流通以及极端思想在网络上的传播;地域上,先选择从伊拉克入手,再清理盘踞叙利亚的势力。美国想打一场介入但不全面卷入、牵头但不面面俱到的新型反恐战。
  目前对“伊斯兰国”的空袭,是美国在中东大地上施展军力的历史重演,以前对阿富汗塔利班、伊拉克萨达姆、利比亚卡扎菲政权都曾实施过。美军凭借其全球最先进的军队和武器,空袭这些政权和组织毫不费力。但问题往往出在下一步,每当深入推进、派出地面部队,就会陷入与当地武装的游击战,对美国来说是非常规战斗。空袭只会产生短暂效果,要想取得胜利,必须增加地面存在。军事专家建议,地面战争可由本地区军队执行,美国提供培训、情报等支持。然而,迄今美国并未显示使用地面部队的打算。考虑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用了13年时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也没能帮助阿富汗建立一支有效对付塔利班的军队,培训当地武装担当重任短期内恐不乐观。
  军事打击将趋于长期化
  军事反恐的网一旦张开,恐怕轻易就收不回去,美国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任务的艰巨性。首先,“伊斯兰国”是难啃的骨头。思想上,“伊斯兰国”继承瓦哈比衣钵,绝非一般乌合之众。政治上,“伊斯兰国”扮演抵抗什叶派的棋手,绝非普通军事力量。此时正值中东地区国家意识减弱、教派认知抬头,“伊斯兰国”以逊尼派代言人形象,赢得受压抑的逊尼派支持。军事上,“伊斯兰国”相对地区其他武装并不弱,有坦克、迫击炮,有从伊拉克缴获的重型武器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武装分子训练有素,组织严明,不怕战死。经济上,“伊斯兰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恐怖组织,手中掌握有在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北部夺取的11座油田,估计日均石油销售收入可达200万美元,还有其他收入渠道。宣传上该组织善用新媒体,不断获得新的招募人员,据悉其从西方吸纳了3000多圣战者加入。目前,“伊斯兰国”在美国强力打击下立即改变了战术:已停止炼油活动,秘密转移武器,不再大规模军事集结,化整为零。将原先的两个作战指挥部分裂为20个,以便灵活移动,避免被美国精确打击一锅端。据前线消息,原先在占领区域荷枪实弹、举旗招摇的恐怖武装突然“销声匿迹”。藏兵于民,采取更隐蔽、移动式通讯,把武器人员藏匿在百姓家中,把旗帜插在居民稠密的楼顶,将百姓作为人体盾牌等等。该组织发言人公开宣称,我们在打一场长期战争,这场战争不会在几个月或几年内结束,会持续几十年。
  其次,中东国家、教派、民族分争,掣肘了各方打击恐怖主义的合作意愿。伊拉克什叶派掌权后权利分配失衡,罔顾逊尼派利益,逊尼派在中央政府没有话语权,对现有政治幻灭,最终被推向“伊斯兰国”一边。最近,伊拉克换了新政府,如果伊拉克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不能做好权利分配,就不可能建立统一、强有力的政府,军事行动也不会有结果。伊朗作为地区什叶派大国,具有左右中东局势的能力,支持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和伊拉克什叶派政权;地区逊尼派大国沙特和土耳其则暗中武装当地逊尼派势力。而沙特与土耳其之间亦存在矛盾,作为地区穆兄会的代表,土耳其携手卡塔尔支持哈马斯。而沙特为遏制穆兄会,联手埃及掣肘哈马斯。沙特、巴林、卡塔尔和阿联酋之所以参加打击“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部分原因是对这一行动怀有收益预期,警惕并尽量阻止伊朗等什叶派最终获益。库尔德人在伊拉克是惟一能与“伊斯兰国”武装抗衡的力量,因而为美国所倚重,它也是该地区尚未建国的重要民族,历史上没有比此刻更接近库族管理自己土地梦想的了。由于库尔德人散居多国交界处,其趁乱扩大势力的目的明显,引发土耳其的高度警惕。土耳其作为美国盟友,面对“伊斯兰国”进攻库尔德城镇,陈兵土叙边境,却按兵不动,其算盘是,库尔德武装、巴沙尔政权和“伊斯兰国”,谁打败谁土耳其都不吃亏。因此,地区呈现出政治斗争与教派矛盾交织、国家安全利益与地区阵营利益缠绕的乱象。   第三,军事打击无法铲除恐怖主义,暴力反恐越反越恐。历史上美国对伊斯兰国家每一次军事介入,都树立了自己今后的恐怖主义对手。在阿富汗时为对抗苏联扶持出“基地”组织,在伊拉克推翻萨达姆政权后,伊拉克成为全球恐怖主义滋生和汇聚的土壤,当今的“伊斯兰国”即是脱胎于伊拉克“基地”组织。在利比亚推翻卡扎菲后,利比亚至今动荡并波及周边,成为北非恐怖主义输出地,连突尼斯、摩洛哥等原先并没有恐怖主义肆虐的国家,现在安全也成为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叙利亚试图打击巴沙尔政权,却发现涌现出“伊斯兰国”、“呼罗珊”等恐怖组织。事实证明,战争无法消灭恐怖主义、建立民主。即使打败对手,分歧依然难以弥合。美国一名军官在谈及空袭的后果时表示,我们原本想去保护当地人,却招来了仇恨。
  第四,国际恐怖组织开始整合力量。美国联盟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唤醒”了其他一些恐怖组织,从潜伏地下走上前台,从小规模聚集发展成大规模蔓延,甚至从零星袭扰转变为正规作战。叙利亚的“救国阵线”曾领命于“基地”组织,与“伊斯兰国”视同水火,“基地”头目扎瓦赫里也与“伊斯兰国”势不两立,争抢风头,但面对打击的压力,他们开始暗通款曲,一致对外。此外,马格里布“基地”分支也在制造恐怖事件,配合“伊斯兰国”对抗美国。阿尔及利亚的恐怖分子绑架和杀害了一名法国人。菲律宾的恐怖组织阿布沙耶夫武装则警告,如果德国继续支持美国,将杀害两名德国人质。尼日利亚的“博科圣地”则宣布在尼建立了“哈里发”。利比亚成为恐怖分子聚集地。
  第五,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土壤依然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3年报告显示,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率仅为2.2%,为五年来最低,平均通胀率11.5%,甚至地区石油富国经济增速也明显放缓。利比亚、突尼斯、埃及、也门、苏丹等国失业率均超过20%,部分国家青年人失业率高达50%,部分国家贫困率上升至50%。贫困成为极端思潮和恐怖主义滋生的温床。一些年轻人生活无着落,把加入恐怖组织当成谋生的职业。还有一些人受极端宗教思想的影响,把极端思想和行为看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因此,伊斯兰国家最终找到一条实现民族发展和文明复兴的道路,向世界显示伊斯兰主流文化的精髓与价值,才是对抗极端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出路。
  美国对军事行动的艰巨性是有思想准备的。10月14日,美国在华盛顿郊区召集22个国家研商如何打击“伊斯兰国”,向外界发出军事行动可能持续数年的信号。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表示,打击“伊斯兰国”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解决问题。
其他文献
尽管电影院里的青春电影排得满满当当,但是认真回忆起来,橙月觉得没有多少人十七岁的时候,真的在恋爱。至少,在她和闺蜜的十七岁里,可干的事情很多,唯独恋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她甚至戏谑过,如果天底下有一个“不谈恋爱代表团”,她们可以去做首席代表,为那些坐在青春片电影场里无动于衷的女同学们慷慨激昂地发个言。  发言主题就叫作“我们十七岁的时候,为什么不恋爱”。  橙月不恋爱是因为她乖,这件事全世界都知
欧洲一体化继续推进的蓝本不止“多速欧洲”一个  张敏:  今天,“多速欧洲”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同时也是颇有争议的话题。这首先是英国公投脱欧所导致的。英国开始进入脱欧谈判阶段,欧盟27国未来怎么走,这是欧盟所面临的非常大的挑战;其次,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欧盟发展大背景,也对理解目前的讨论非常重要:近十年来,欧洲一直处于衰落、危机当中,受到的冲击一个接一个。当前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着空前巨大的阻力
导演:阿牛  编剧:阿牛  主演:阿牛、李心洁、曹格、品冠、梁静茹  影片类型: 爱情  片长:105分钟  国家/地区: 马来西亚  《初恋红豆冰》是一部很清新可人的影片,讲述了一个马来西亚小镇上一群年轻人情窦初开时候的故事。这是阿牛执导的首部电影,阿牛在做音乐这个事业上是很值得人尊敬的,15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写作那些朴实却又能勾起人们情感的歌曲,而他当年在吉隆坡INTI学院时,选修的竟然是戏剧
我军某导弹旅官兵在高温条件下开展带战术背景的防核生化武器袭击演练。照片摄于2013年。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对其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根据军事常识,生物战争是指把微生物或其他生物媒介(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和毒素用于军事用途,对人员进行杀伤、致残,或对动植物进行破坏。2月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把生物安全纳入
10月8日,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汗国发源地——江布尔州举行了大型庆祝活动,庆祝哈萨克汗国建立550周年。对于这个与我们做了几百年邻居的民族国家,我们似乎了解不多。先来看一组数据:哈萨克斯坦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在世界排名第九位;钨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达100亿吨。2012年哈萨克斯坦GDP跻身世界50强,2013年GD
天刚蒙蒙亮,我和弟弟就上路了。  将近黄昏时,我们到了西山周庄煤矿,就赶紧排队。一吨煤十元,我们装了一吨半。  夜幕降临,走出煤矿后就是上坡,我和弟弟铆足了劲,拉了好久,才到九龙口车马店。困意漫无边际地袭来,我和弟弟就地停下,依偎着,拼比似的打起了呼噜。  像一张胶片,经过一夜的浸泡,东方微微发亮,九龙坡渐渐显影。仔细瞅,这哪叫坡啊?简直就是六七十度角的山,路像个滑梯,直溜溜连个弯儿也不拐。来的路
2019年10月,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和塞尔维亚三国签署《建立西巴尔干“迷你申根区”的宣言》,推进区域合作和改善地区经济。有评论指出,这个想法就是建立一个“巴尔干版”的欧盟申根区。该倡议是在西巴尔干地区内部形势日趋紧张、三国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受阻的情况下,由相关国家自主提出并推动的,对于各个方向上的区域合作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三度会晤和倡议进展  “迷你申根”倡议最早于2019年初提出,并在
11月8日,德国创意钢琴家尤雅·温特将通过一场名为“关于钢琴最好的事儿”的钢琴秀,改变人们对音乐会的刻板印象。这位内心仍是一个顽皮小孩的帅大叔,将把他的个人音乐会变成一个游乐园会。    尤雅·温特四岁开始学习钢琴,后于荷兰希尔弗瑟姆大学和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接受专业学习,学成之后回到家乡汉堡继续自己的音乐事业,多年蝉联德国最卖座的艺术家,还凭借其融合传统爵士乐的杰出贡献赢得了著名的路易斯·阿姆斯特
一只夜游的萤火虫飞得累了,便停在一盏路灯上歇息,微弱的萤火和璀璨的灯光,好似夜空的星点和明亮的满月一样。  路灯对这只小小的萤火虫非常鄙视。萤火虫对路灯说:“每年都会有很多人跋山涉水来寻觅我和朋友们的身影,悄悄地欣赏我们的舞姿。但您看那些匆忙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谁会刻意驻足欣赏您的尊容呢?”  听了它的话,路灯非常恼怒,道:“小不点儿,我见过四季的变换,见过城市的变迁,见过路过的人们的笑容和泪水。你
【摘 要】 不少小学生都存在着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因此,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教师也需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策略,并从培养自信、关注全体、引起醒悟、游戏活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让小学生能够以更为自信、更为阳光的状态去面对生活。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