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项目将风险作为主要控制对象的具体体现。风险管理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使用寿命以及工程的总体投资和后续的维护成本。通过施工风险的化解和转移,可以避免工程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失,同时处置措施得当可能会获取意外利益。本文分探讨了建筑工程项目管控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
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内部结构复杂、设计因素繁多的复杂开放系统,实施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其不确定性又受其规模、复杂性、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时受到时间、资源、环境等外界因素制约。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施工过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不同类型的项目就有不同类型的风险, 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 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 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可以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从性质上分析, 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 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 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 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 发生的概率较小, 是非常规性风险, 包括经济风险、社会政治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等。
①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的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有些经济风险是社会性的,对各个行业都有影响,比如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汇率波动等。②社会政治风险是指工程建设与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一致,以及由于移民安置等引起的对社会安定的影响;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③投资风险是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一种风险,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它是指由于工期、原材料价格、征地移民、投资分摊比例和相关工程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引起的投资总额膨胀的风险。④管理风险通常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例如:由于缺乏经验和尝试,没有签订对承包商有约束力的合同等。
工程项目风险具有的特点: ①客观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自然界的各种突变, 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不确定性。指工程项目的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③可变性。工程项目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风险性质的变化、后果的变化,出现新的风险或风险因素已消除。④相对性。工程项目风险主体的相对性和风险大小的相对性。⑤阶段性。工程项目风险阶段性包括在风险阶段、风险发生阶段和造成后果阶段具有明显的时段性特点。
二、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各方对建立工程风险意识淡薄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在建筑企业和金融业中缺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商业银行对政策性贷款投资的工程项目没有必须进行投保的要求, 投资主体虽然从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提高工程风险意识依然不强, 未能从工程风险管理入手, 降低和转移风险条件。
2.项目设计前期,由于开发商提供的设计资料过于简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阶段出现技术标准的选择, 计算模型的选择, 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的偏差而形成风险。也可能由于设计时间紧迫, 设计单位与开发商就设计任务未进行细致反复沟通, 设计人员业务不熟练, 致使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不够, 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不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同时也将影响工程成本, 造成经济损失。
3.国内承包企业对签定高质量的合同,利用合同进行经营的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的能力不足,进行工程索赔的意识不强﹑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条件欠缺等,是导致经济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中,大到企业的发展, 小到项目管理标准的实施,最终都必须依靠人去完成。没有人才, 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短缺。对人才的使用, 尤其是年轻人,既要敢于压担子, 大胆使用, 也要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评价客观公正, 使人才得到成长。
2.采用系统综合评估法
系统综合评估法是参照经济计算的定量指标, 结合各种“非经济因素”描述的定性指标。集中专家和评估者的经验及智慧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的评估方法。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周期长、风险处理对策复杂、影响后果深远等特征。它与单一地以经济指标作为评估依据相比.,从方法角度分析是一个突破。它是以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及区间分析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与经验互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一些经营者或单位为了保护和减轻自己所受风险的损害,而有意识地将风险转移给他人。风险转移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型转移及保险转移3种形式。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转移的是损失的法律责任,通过合同或协议消除或减少转让人对受让人的损失责任和对第三者的损失责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是转让人通过专门的机构, 根据有关法律寻求外来资金补偿损失。保险转移通过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 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四、加强建筑工程风险措施
1.加强预测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在投标决策过程中, 每个承包商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进行风险调查和预测, 主要包括分析和研究相关文件、调查和了解当地水文、气侯、地形、当地的原材料、当地的民俗乡规、有关政策文件资料等, 然后将有关风险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找出影响较大、出现概率较高、产生损失较大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 制定风险产生时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等。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使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数风险都可以预防和化解,这就要求每个承包商对不同的项目应选派不同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对工程复杂、风险较大的项目, 应选派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 并充分论证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加强各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支持, 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 以尽量减少由于承包者自身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3. 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 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 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 应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 减少损失。
4. 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 但有些风险在发生之前是可以分散、转移甚至消除的, 关键是要方法正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精明的承包商在工程实施之前, 就已经在利用技巧转移风险, 如联合承包、将某些单项工程分包、工程保险等。
5.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
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参与工作的人员来自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工作,在客观上都造成了承包方要应对许多不可确定的风险因素。同时项目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人的管理。所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避免许多不应有的麻烦。从而也有利于工程进度。此外, 风险管理团队的组成对于风险控制也起着重要作用。理想的风险管理团队由风险管理负责人和不同层次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团队中应包括外部专家。不同项目参与人员个人的态度和经验可以造成对项目目标的不同理解。不可避免地这会影响他们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
五、结束语
总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企业自身的实施情况,及时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做好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完善和系统的风险管理, 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减少社会成本、厉行节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范怀亮,男,大专,工程师技术职称,主攻项目管理与技术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对策与措施
引言: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内部结构复杂、设计因素繁多的复杂开放系统,实施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其不确定性又受其规模、复杂性、创新程度和技术含量等诸多因素影响,同时受到时间、资源、环境等外界因素制约。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施工过程,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各种风险,如不加以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严重后果。因此,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不同类型的项目就有不同类型的风险, 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 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 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可以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从性质上分析, 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 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 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 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 发生的概率较小, 是非常规性风险, 包括经济风险、社会政治风险、投资风险、管理风险等。
①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的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有些经济风险是社会性的,对各个行业都有影响,比如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汇率波动等。②社会政治风险是指工程建设与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一致,以及由于移民安置等引起的对社会安定的影响;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③投资风险是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能遇到的一种风险,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它是指由于工期、原材料价格、征地移民、投资分摊比例和相关工程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而引起的投资总额膨胀的风险。④管理风险通常是由于管理失误造成的,例如:由于缺乏经验和尝试,没有签订对承包商有约束力的合同等。
工程项目风险具有的特点: ①客观性。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自然界的各种突变, 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不确定性。指工程项目的风险活动或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不确定性。③可变性。工程项目的可变性主要表现在风险性质的变化、后果的变化,出现新的风险或风险因素已消除。④相对性。工程项目风险主体的相对性和风险大小的相对性。⑤阶段性。工程项目风险阶段性包括在风险阶段、风险发生阶段和造成后果阶段具有明显的时段性特点。
二、建筑工程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设各方对建立工程风险意识淡薄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在建筑企业和金融业中缺乏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商业银行对政策性贷款投资的工程项目没有必须进行投保的要求, 投资主体虽然从所有制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提高工程风险意识依然不强, 未能从工程风险管理入手, 降低和转移风险条件。
2.项目设计前期,由于开发商提供的设计资料过于简单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步设计阶段出现技术标准的选择, 计算模型的选择, 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的偏差而形成风险。也可能由于设计时间紧迫, 设计单位与开发商就设计任务未进行细致反复沟通, 设计人员业务不熟练, 致使施工图的设计深度不够, 造成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 不但会影响到工程进度同时也将影响工程成本, 造成经济损失。
3.国内承包企业对签定高质量的合同,利用合同进行经营的风险预防和风险转移的能力不足,进行工程索赔的意识不强﹑知识不足、能力不够﹑条件欠缺等,是导致经济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对策
1.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中,大到企业的发展, 小到项目管理标准的实施,最终都必须依靠人去完成。没有人才, 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短缺。对人才的使用, 尤其是年轻人,既要敢于压担子, 大胆使用, 也要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评价客观公正, 使人才得到成长。
2.采用系统综合评估法
系统综合评估法是参照经济计算的定量指标, 结合各种“非经济因素”描述的定性指标。集中专家和评估者的经验及智慧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的评估方法。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周期长、风险处理对策复杂、影响后果深远等特征。它与单一地以经济指标作为评估依据相比.,从方法角度分析是一个突破。它是以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及区间分析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与经验互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一些经营者或单位为了保护和减轻自己所受风险的损害,而有意识地将风险转移给他人。风险转移有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财务型非保险型转移及保险转移3种形式。控制型非保险转移,转移的是损失的法律责任,通过合同或协议消除或减少转让人对受让人的损失责任和对第三者的损失责任。财务型非保险转移是转让人通过专门的机构, 根据有关法律寻求外来资金补偿损失。保险转移通过获得保险公司的补偿, 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
四、加强建筑工程风险措施
1.加强预测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在投标决策过程中, 每个承包商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应进行风险调查和预测, 主要包括分析和研究相关文件、调查和了解当地水文、气侯、地形、当地的原材料、当地的民俗乡规、有关政策文件资料等, 然后将有关风险因素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找出影响较大、出现概率较高、产生损失较大的风险因素,对每一类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 制定风险产生时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等。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使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多数风险都可以预防和化解,这就要求每个承包商对不同的项目应选派不同的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对工程复杂、风险较大的项目, 应选派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 并充分论证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加强各职能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和支持, 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 以尽量减少由于承包者自身的原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3. 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 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 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 应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以保护自身利益, 减少损失。
4. 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 但有些风险在发生之前是可以分散、转移甚至消除的, 关键是要方法正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精明的承包商在工程实施之前, 就已经在利用技巧转移风险, 如联合承包、将某些单项工程分包、工程保险等。
5.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
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参与工作的人员来自方方面面, 每个人都在为各自的利益工作,在客观上都造成了承包方要应对许多不可确定的风险因素。同时项目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人的管理。所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避免许多不应有的麻烦。从而也有利于工程进度。此外, 风险管理团队的组成对于风险控制也起着重要作用。理想的风险管理团队由风险管理负责人和不同层次项目管理人员组成, 团队中应包括外部专家。不同项目参与人员个人的态度和经验可以造成对项目目标的不同理解。不可避免地这会影响他们如何识别、评估和管理潜在的风险。
五、结束语
总之,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及企业自身的实施情况,及时分析建设项目管理中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控制措施,。做好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和风险控制等一系列完善和系统的风险管理, 对于促进企业发展、减少社会成本、厉行节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范怀亮,男,大专,工程师技术职称,主攻项目管理与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