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要素构建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课堂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eng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全而推进,作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信息技术课堂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上应用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和质量。在教师普遍关注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课堂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我们应从对课堂某一环节的关注上升到对整体的关注,统筹和优化课堂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明确教学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之后,教学目标从单纯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过渡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培养体系,对教学内容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教师生怕漏掉知识点,讲课时力求面而俱到的做法已不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了。结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取舍、重组教材内容,梳理知识要点,狠抓重点、难点问题的落实。综观现今正在使用的各省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其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画图、计算机作义、多媒体初步、Internet初步认识等。各个模块之间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大。教师应在用好教材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原有的教材体系,重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比如,已有校园网的学校可以把“下载信息”与“小报制作”进行组合讲解,使学生学习的指向性更明显,避免学生在学习“下载信息”时,因没有明确的目的而流于形式。
  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这一特质,围绕课程主线,密切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经验,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优化整合,建立开放、动态的教学内容体系。如可以把美术学科的知识整合到“画图”软件的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研究;在各个教学模块中设置“主题任务”,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横向、纵向联系的综合教学,使相关学科的知识与信息技能的习得融为一体,逐渐让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就像使用电话或钢笔那样自然。当然,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最前沿、最活跃的学科,教师在使用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时,还应注意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比如,教师经常搜集有关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信息和常用的优秀软件等,缩短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发展前沿的距离。
  
  改善教学环境 优化课堂氛围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如机房、电子阅览室以及校园网平台等;另一方而,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整合等隐性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以优化信息技术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是师生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1,建立专题学习图板。在机房的入口处设置一块学习图板,专题学习之前张贴有代表性的优秀学生作品或者与学习有关的内容,专题学习之后进行优秀作品展示。通过这种途径,在直观视觉上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尤其在学生进行主题探究的过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还要做好对学生的指导与调控,有计划地让每一位学生亲历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及方案实施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3,创造情境教学氛围。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做铺垫。为此,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首先,要从学生所处的学段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指向。比如,在小学低年级进行“鼠标的使用”教学时,可以通过“七巧板”游戏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为教学服务。比如,在进行“美化Word文档”的教学时,出示多个风格迥异的电子小报作品,让学生通过比较、欣赏,产生学习的渴望。再次,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比如,在“收发电子邮件”的教学中,通过小明与远在美国的姑姑通联方式的讨论创设情境,引入申请电子邮件的教学。最后,要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
  
  遴选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是教师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经过教师的实践探索,现在已有教练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改善了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教学针对性,正如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所说:“每种教学法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一一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问题则无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学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同时,又要考虑到单一教法的优势与不足等因素,倡导多种教学方式并用。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
  依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后,教师就可以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环节有所侧重,对教学思想中的某些观念有所加强,逐步改善教学结构,从而形成稳定兼具灵活性的教学策略,使适当的教学投入能产生较高的教学效益。比如,教师使用教练法讲解操作要领时,应注重对学生观察领悟能力的培养;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小组讨论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样,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特质训练,激活学生的各种潜能,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获得均衡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
  
  加强教学反馈 开展多元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控学生学习过程、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有效的课堂评价体系,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不是评判,而是激励,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学的促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为此,对学生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进步。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的方式。它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收集学习信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诊断。通过对学生学习反馈的正确分析,再现问题的原因,找出教与学过程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施教。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能更好地体现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真实性评价的目的。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我们可以采用“电子学习档案袋”的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开展有效的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成果多以作品的形式呈现。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审美观的差异,不同的评价主体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价观点。因此,在对作品评价时,首先,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有教师评价,也倡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参与评价中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他人。其次,要注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动态化。对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基础不同的学生付出的努力程度肯定有所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体现出这种差异,从而对学生的评价更真实、更客观,也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再次,要善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或表现时,教师一句无意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在后面的听课情绪或学习志趣,甚至对一生都有影响。因此,教师应尽量多使用肯定、信任和赞赏的语言去评价学生,让教师的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如“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如果色彩搭配再好一些,你的作品就更完美了”……这些充满爱心、充满尊重的评语会使学生更加自信,从而激发出强大的学习潜能。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是每位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只有在全面认识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深入探讨,才能开展出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通过对既有联锁控制划分方案的分析和研究,结合车站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联锁控制模式,实现了集中联锁的区域控制功能。
整体教学法和立体化教学法是分别流行于美国和中国的两种英语教学法,它们的语言理论和对语言的认识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会给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有益
大型综合性医院面对我国加入WTO的严峻挑战,必须转变观念,形成创新机制.总结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实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战略中的原则、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可以看出,华西医
医学水平的飞跃发展,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科研工作,而科研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管理,本文就科研经费的投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如下探讨.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也搞得较好.在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方面,他们又提出政策支持、因地制宜多元化、服务要经过选择、建立捐赠基
本文对砼30层以上的高标准高层建筑,在燃气工程设计的关键问题上,如供气压力、管线布局、附加压头、安全运行、温差补偿等多方面不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通过频繁的水力计算,
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已经展开了对教师的中级培训。本文从编写特点及理论、技术、方法方面对初级教材与中级教材(高教版)做了系统对比分析。笔者有幸作为培训教师参与了初级培训和高教版中级教材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发现中级与初级教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    一、两本教材的编写特点    两本教材都以开展活动组织教学内容,中级教材的编写秉承了初级教材编写的思路及特点。  1.
农民工退保现象时有发生,凸显其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而这种制度上的缺失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会造成极大危
问:使用Flash课件时,文字按钮操作不太灵敏,只有鼠标指针指向文字线条上时,文字按钮才有所响应,这是为什么呢?  答:文字按钮操作不灵敏的原因是,在制作文字按钮元件时没有对“点击”帧进行设计和编辑,由于“点击”帧为空造成的。  Flash按钮元件有特殊的编辑环境,通过在4个不同状态的帧上创建关键帧对象,可以指定不同的按钮状态,如图1所示。    如果在制作文字按钮时,只在前3帧编辑文字,而没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