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交互白板执教《循环与运输》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是我校数学科组参加“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重点研究课题《基于交互白板的混合式学习研究》的子课题的研究后向科学课拓展的一课。《循环与运输》是河北版六年级下学期第七课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的。人的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进行的一种生理活动,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在体外看不到。要建立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概念,单靠挂图、模型来引导小学生想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想象力。2.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血液循环器官(心脏、血管)及其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自己的方法或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培养保护血液循环器官的卫生习惯,树立科学自然观。其中,血液循环的组成和作用、心脏的构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教这节课时,笔者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采用讲解、探索、讨论、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从不同维度掌握人的血液循环的知识,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一步增强教和学的交互性,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搜集和反馈,从而有效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关于“血液循环器官”的教学
  
  首先,笔者利用电脑显示人的血液循环器官,让学生知道人的血液循环器官包括心脏和血管。“心脏”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关于“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学生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笔者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己的胸部寻找心跳的位置,拖拉出白板图库中的雪梨、苹果、桃的图片认识心脏的形状,并利用电脑、录像等现代媒体,让学生观察心脏跳动的情况和听一听心脏跳动时发出的强有力的声音。这样,既创造了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能用准确的科学语言描述心脏的位置和形态。心脏的构造必须让学生知道如下的知识点:具有四个腔;心脏的两套“泵”;心脏的血液流动。很显然,要使学生短时间内掌握以上的知识,光靠一张挂图、一次讲述是不够的,必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促进理解,强化记忆。因此,我先让学生亲手摸一摸猪的心脏,看看心脏的肌肉和平时摸到的猪肉是否一样,再摸摸整个心脏壁上的肌肉是不是都一样厚,最后用手指顺着血管捅进去,观察里面是实的还是空的。然后用电脑媒体显示心脏静态解剖图。教师逐一讲解,屏幕上显示结构的名称,再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小房间”的关系,得出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左心房只跟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跟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之间是互不相通的。这样左心房和左心室就组成一套“泵”,右心房和右心室就组成一套“泵”。那么这两套“泵”是怎样工作的呢?我又让学生观看录像。为了便于学生思考和分析,我利用白板对视频的随时暂停、控制与标注功能,截取心脏活动不同时期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能够更加自主的应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弥补了很多课件交互性较差的缺陷,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血液在心脏流动的情况。
  血液从心脏出发将顺着什么血管流动,每一种血管有什么作用?我利用电脑显示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并利用白板放大镜的功能使学生能更清晰地看到血液的流动方向,使学生能很快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三种血管的名称和作用。
  
  二、关于“血液循环的途径和作用”的教学
  
  血液循环的途径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利用一段“血液循环途径”的录像片,使学生看到心脏的跳动,看到血液在心脏的作用下,通过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又通过静脉从全身各处流回心脏,心脏把流回的血液压到肺里,肺里的血又流回心脏。录像把本来看不见的变为可见的,枯燥、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直观形象地显示在学生面前。“暗箱”被揭开了,学生看到了事物内部发生的现象。当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血液循环的途径时,学生都能很快完成。在学生讨论总结出血液循环的作用后,运用白板的标注功能标出重点词,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这一知识点。
  最后,显示课件练习,利用“探照灯”“画笔”等功能进行练习的指导,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点。
  
  责任编辑 潘孟良
其他文献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低频无线频谱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微波毫米波不仅具有波长较短的特点,而且还具备带宽较宽的特点。因此,不断的运用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无线电接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高速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效率。本文就针对微波毫米波集成天线技术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协悯区种国际。协调的概念卫星地球站协调区概念的引入最先是用来评估新设地球站可能引起或受到其他已设同频地面业务电台干扰的最大范围。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017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是关于CT系统参数标定及成像模型。CT技术的核心是图像重建,在图像重建的过程中,建立基于radon变换的图像矩阵重建模型。图像重建的核心是重建算法,在迭代法和解析法中,解析法具有更严谨的数学知识基础,处理速度快。解析重建算法中,滤波反投影算法运算效率更高,图像重建的质量比较好,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