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相关超声及病理特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对乳腺导管内癌是否伴有微浸润的诊断价值,确定伴有微浸润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导管内癌(DCIS)患者64例、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CISM) 80例,在9项临床、5项病理、10项超声特征方面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临床资料均不是DCISM危险因素(P>0.05),分子生物学HER2阳性、病理组织高级别、声像图边缘不光整、低回声、富血供是DCISM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诊断导管内癌是否伴有微浸润灵敏度82.5%、特异度92.2%、ROC曲线下面积0.941.结论 多因素分析对乳腺导管内癌是否伴有微浸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分子生物学HER2阳性、病理组织高级别、声像图边缘不光整、低回声、富血供是DCISM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紫癜性肾炎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也尚不明确,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关系,为研究紫癜性肾炎发病机制提供方向,并为治疗紫癜性肾炎找到更精准的靶向治疗.方法 通过检索并参考大量文献,将其汇总得出结论 .结果 与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浓度可以评估紫癜性肾炎的损伤程度,通过靶向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有可能改善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发展.
目的 探讨颈动脉斑块微血流成像(SMI)分级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8例研究对象,分为PIS组(64例)和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PIS)组(14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SMI分级及发病24 h内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单独及联合对PIS的预测价值.结果 两组间SMI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NPIS组,
目的 探讨联合原发病灶的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SLNM)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577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训练组及内部验证组,纳入183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分析原发灶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特征,筛选预测早期乳腺癌SLNM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独立预测变量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 病灶大小、位置、边缘及HER-2为SLNM的独立预测变量.基于上述四个变量绘制列线图及ROC曲线,AUC为0.856,根据约登指数确定截断值为0.76(对应总
患者男,6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就诊.增强CT:食管中段局部增厚,异常强化,多考虑肿瘤性病变;甲状腺左侧叶占位.胃镜检查:食管恶性肿瘤,病理活检:(食管)鳞状细胞癌.实验室检查:TSH:0.244 μIU/mL,TPO-Ab:186.70 U/mL;二维超声:甲状腺左侧叶中下部可见一大小约3.0 cm×2.4 cm×2,0 cm低回声,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甲状腺邻近食管结构清晰,回声均匀,见图1a.
期刊
目的 探讨决策树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首次行甲状腺手术的247例PTC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组和非转移组建立决策树模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其预测CLNM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多灶性、肿瘤最大径、纵横比、微钙化、是否接触被膜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决策树模型发现纵横比≥1、多灶、男性患者发生CLNM的危险性大,该预测模型训练组准确度为78.5%,检验组准确度为78.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木乃伊结节的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特点,以避免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方法 选取31例甲状腺木乃伊结节患者(木乃伊结节组)与3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组),应用灰阶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获取结节的大小、边界、形态、回声、钙化、黑白双层晕环征、血流信号等超声特点.结果 木乃伊结节组与乳头状癌组在蛋壳样钙化、黑白双层晕环征及血流信号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史的询问、以往超声图像的对比及木乃伊结节的蛋壳样钙化、黑白双层晕环征、结节内部
骨质疏松的常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而药物治疗长期使用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辅酶Q10是目前市场上应用广泛的膳食补充剂之一,有研究显示辅酶Q10通过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抑制破骨细胞吸收、抑制氧化应激和细胞衰老来防止骨丢失,并且其安全性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本文就骨质疏松的常规治疗、辅酶Q10影响骨代谢的机制、应用及其安全性进行综述,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新的方向.
患者女,55岁,发现右乳包块3d.查体:双乳对称,双乳头位于同一水平线,无内陷及湿疹样变,皮肤无橘皮征.右乳外上象限触及-4.0 cm×3.0 cm的肿物,质硬,界欠清,无压痛,活动度中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乳腺超声:右乳外上象限见4.06 cm×1.20 cm×3.86 cm的不均质低回声,轮廓欠清,边缘成角,内见条样血流信号,见图1a.超声提示:右乳腺实质占位性病变不除外(BI-RADS 4B类).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示:考虑淋巴造血系统来源,倾向粒细胞肉瘤,见图1b.
期刊
患者女,52岁,左上腹部隐痛5余年,胸闷半年来我院就诊.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较差,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超声检查所见: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包膜光滑,左外叶实质内查见大小约1.9cm×2.6 cm不均质回声结节,以等回声为主,内可见片状稍强回声,边界清晰,形态欠规则,CDFI:结节内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余实质回声均匀,未见确切占位团块回声.超声提示:肝脏实性结节(癌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术中所见:左肝外叶与膈肌、腹壁中度粘连,左肝外叶S3段脏面可见大小约4 cm×5 cm淡黄、淡红色混
期刊
目的 探索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46例PTC伴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资料,分析发生跳跃性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发生率约19.5%,最多发生于Ⅳ区(77.1%),其次为Ⅲ区、Ⅱ区(64.6%、60.4%),Ⅴ区最少(27.1%).单因素分析提示纵横比、位置与发生跳跃性转移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提示纵横比≥1 (P=0.001)、位于上部结节(P=0.007)是PTC发生跳跃性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纵横比≥1及位于上部的结节更易存在淋巴结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