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地区奥陶系和震旦系含锰层中稳定同位素组成的沉积学新解释

来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w8975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中地区有中奥陶世和早震旦世两个重要的锰碳酸盐层。安化县附近的湘锰组含锰泥灰岩和锰白云岩的碳和氧同位素值分别为—2.69~—4.00‰PDB和—6.87~—14.04‰PDB。湘锰组MnCO<sub>3</sub>有δ<sup>12</sup>C值—7.44~—13‰PDB和δ<sup>18</sup>O值—2.65~—13.03‰。磨刀溪组黑色页岩(中奥陶世)中的Mn-泥灰岩显示负的δ<sup>13</sup>
其他文献
一、华蓥山志留系与“石炭系”华蓥山以东、以北和重庆以下,三峡以上的长江南北两岸的川东地区,70年代后期至今,由原石油工业部,即现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
依(兰)-伊(通)断裂带和密(山)-抚(顺)断裂带(又称敦-密断裂带)斜穿辽吉黑三省(图1),穿过了中朝淮地台和吉黑地槽系,被认为是郯庐断裂北延部分的两个分支。前者长约1000km,后
第一节 概述从前述沉积特征不难看出,川南黔北的大佛砂岩,打儿由组和柳嘉组存在许多风成沉积标志,具有沙丘、丘间和丘外沉积的各种典型特征,说明了风成系统的存在。
本文中的菊花石指华南栖霞组中由柱状晶体放射状排列而成的菊花状晶簇。它最早发现于湖南浏阳永和镇栖霞组上部(方邺森等人,1988),之后又见于广西来宾县城郊栖霞组上部(沙庆
礁型气藏(井)是四川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然而,这些礁型气井都是在钻探过程中偶然发现的,这就向地质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利用地震资料发现地下生物礁,并指导钻探?本
四川龙门山区的泥盆系以其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厚度巨大、化石丰富、地层连续、层序清楚等特点驰名中外,尤其是北川桂溪—甘溪—沙窝子剖面的研究程度不断提高,已成为世界泥
槽区岩相古地理是大陆边缘地质中一项有待探索的综合研究领域,也是“八五”期间岩相古地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由于槽区的自身特征决定了我们不能直接将台区岩相古地理工作的
太原东山-寿阳勘探区位于沁水盆地西北隅。煤系沉积环境演化规律是:本溪组主要是受潮汐作用影响的泻湖和海湾沉积环境,太原组和山西组下部是三角洲沉积环境,向上过渡为上三角
浅海碳酸盐沉积作用是以相对较厚的加积和进积沉积产于盆地周边或以在盆地内的孤立台地形式产出,它主要发生于温暖热带地区的清澈海洋水体中。世界范围内相对海平面变化,即总
1.在我国,古沙漠的研究及其薄弱,至今没有一分系统的资料。本课题采用多种手段,进行专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较丰富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