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通过活化T细胞核因子c1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bo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通过调节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促进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

方法

选择90只SD大鼠,利用液压打击制作大鼠中度TB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TBI组和他克莫司治疗组。假手术组只接受开颅手术并连续7 d腹腔注射等体积0.9%等渗盐水;TBI组连续7 d腹腔注射等体积0.9%等渗盐水;他克莫司组连续7 d腹腔注射等体积他克莫司(1 mg/kg)。利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和水通道蛋白(AQP4)mRNA表达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BI后1,7,14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蛋白和mRNA表达,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钙调神经磷酸酶(CaN)和NFATc1信号通路活化情况。

结果

mNSS结果显示,他克莫司治疗组在TBI后1,7,14 d得分显著低于TBI组(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RT-PCR结果显示,TBI后1 d他克莫司治疗组AQP4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ELISA和RT-PCR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在各时相点IL-2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降低,尤以1 d降低最为显著(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TBI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TBI后CaN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TBI后7 d胞浆中NFATc1显著入核;与TBI组比较,他克莫司治疗组TBI胞浆中NFATc-1的蛋白入核受到抑制(P<0.05)。

结论

他克莫司通过调节NFATc1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中度TBI后脑水肿程度,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Contrast 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CIAKI) is an important complication in the use of iodinated contrast media (CM).Our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n
Background Incomplete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ICRBBB)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but lacks sufficient diagnostic test characteris
2018年5月18-19日,由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中国区(AOCC)湖北省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承办的“2018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中国区湖北省委员会扩大成立会
期刊
妊高征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孕期并发症,重度妊高征经常影响母儿,最严重时,甚至发生母婴死亡。要降低重度妊高征的发生率及母儿病死率,为保证麻醉安全施行,笔者比较了0.5%罗哌卡因与0.75%
目的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对神经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液压打击仪建立大鼠TBI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HIF-1α沉默表达组及TBI+对照病毒颗粒组,每组150只。TBI组利用液压打击造成大鼠脑组织脑挫裂伤模型;假手术组只开颅不进行打击;HIF-α沉默表达组打击前24 h注射携带HIF-α沉默基因的病毒颗粒;对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承办,纳通学院与骨今中外协办的“2018《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创新技术病例大赛——华中赛区”于2018年5
期刊
目的报告双重建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采用双重建钢板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6~67岁,平均43岁。按照AO/ASIF分型
目的探讨活性因子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区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只暴露硬脑膜,不接受液压冲击)、活性因子组(假手术大鼠给予活性因子治疗)、TBI组[采用液压冲击仪(2.5 atm)建立大鼠单侧重型TBI模型]和TBI+活性因子组(TBI后即刻对侧脑室穿刺并注射活性因子治疗),每组10只大鼠。TBI后7 d,40 g/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3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3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均行
Background Previous studies have proved the ren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anisodamine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ani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