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里的老上海

来源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库门建筑群统称为“张园”,原是一百多年前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在向导王刚锋的带领下穿梭于张园巷弄,既能欣赏建筑细节,更能听到有趣的老上海故事。
  位于市中心的上海四季酒店是魔都现代生活的代表之一,近在咫尺的石库门蕴藏的则是近百年来上海的历史和专属于上海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为了向老上海生活方式致敬,四季酒店找到资深摄影师王刚锋,跟着他体会这条约四小时的石库门摄影之旅,不仅能够看到、听到关于石库门建筑、文化的历史和故事,更能推开一扇扇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房门,去感受如今依然生活在石库门的人们的生活。
  为了带我们看到石库门清早传统早点摊头的忙碌景象,王刚锋建议我们早晨八九点出发,这样也能在最好的光线里拍一张活色生香的照片。不过,为了备好体力,我们在出发前先享用了四季酒店的“四大金刚”传统上海早点——油条、烧饼、粢饭糕和豆浆。9:00,王刚锋准时等候在酒店大堂,从四季酒店走到“张园”只需要两三分钟。此时,热气腾腾的早点摊还没有散场。在如今的上海市中心,这种在大铁桶内壁上烘烤出来的烧饼已不多见。即便不尝,这也是拍照留念的绝佳机会。
  绕过早点摊的热气,石库门里一栋栋的建筑呈现眼前。王刚锋向我解释,“张园“是1882年由原籍江苏无锡的富商张叔和所建,取名“张氏味莼园”,简称“张园”。石库门建造之前,这里曾经是晚清民初的政治中心——孙中山曾在此做过多次演讲,霍元甲在这里摆过擂台。张园还是中西合璧的游乐场的雏形,园内设有茶座、照相、马车、马戏团、过山车、西洋景等,供游人休闲娱乐。20世纪上半叶,“张园”逐渐衰弱,作为英租界的腹地,英国人兴建的石库门建筑由此诞生。顾名思义,大门向南的“石库门”周围以大石头铸成的围墙包围着,其实就是压缩版的四合院。因为是英国人设计,处处能看到英式连体别墅的特点,瘦长窗子外面的石头装饰、外挑的阳台等,优雅大气的外观能看出从前这房子的主人一定生活富足。解放后,房子为国家所有,原来只住一家人的建筑里一下子塞进去几户甚至十几户人,气氛也随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王刚锋一边领着我走,一边不停地和“张园”的居民们打着招呼,他和这里的很多人算是老相识了,所以能以“老街坊”的身份推开某户紧闭的大门,带领我一探乾坤。他教给我一个数清一栋石库门建筑里住户人数的方法:只要数一数水表就行。就我们走进的这些房子来看,最少也有六七户人家,最多的住着24家房客。每户人家拥有一间屋子,通常都是共用厨房和卫生间。但生活在此的人乐在其中,你家晚饭吃什么,我家买到了什么便宜货,全都是藏不住的秘密。从前那些优雅的壁炉、墙面装饰深藏在简陋的橱柜之后,倒是漂亮的地砖让人还能追踪到一点儿大户人家的痕迹。
  王刚锋带领我参观的最后一栋石库门建筑近年大热。它从前的主人是电影《太平轮》里那艘轮船所属公司的老板周庆云。走进这栋保存完好的建筑,已经在此生活了五六十年的老奶奶第一时间拿出了关于太平轮背景介绍的文章来给我看。虽然,转弯而上的宽敞楼梯上方已经搭满了竹竿,楼顶上吊下来一根根挤满灰尘的电线,生活在这里的人依然为石库门辉煌的历史而深深骄傲。
  四小时一晃而过,我们带着老上海的故事和相机里数百张照片回到上海四季酒店,四季轩餐厅上海主厨王俊主理的海派料理不可错过,推荐蜜汁银鳕鱼、油爆虾和糖醋排骨。再到沁Spa按摩放松一下,沉淀整个上午的收获。
其他文献
2014年5月9日,一条“萨摩耶犬死。航空托运”的微博发布,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半年的关于宠物托运的激烈讨论。对此,《悦游》展开了为期五个月的调查,力图了解事情的真相。  这只六岁大的萨摩耶公犬名叫KeVin,在5月9日由海口飞往青岛的HU7841航班经停武汉时,被发现死于货舱中。Kevin的主人苑霖在青岛与我们见面时谈到,他单方面提供的尸检结果表明Kevin是在飞行中窒息而死的。他还认为海南航空(
期刊
现在的清迈已经没有了淡季,无论何时前往.都避不开大批的游客。在此种情况下,一家好酒店就显得格外重要。选对了酒店就会获得不一样的清迈印象,能不能有清闲不被打扰的独处时光?是否可以躲开人满为患的景点去体会清迈之美?这些难题可以统统扔给酒店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享受。  “马里奥,帮我叫辆出租车吧!”“马里奥,你知道哪里能买到手工织的土布吗?”  “马里奥,快去门口,有客人找你,要跟你告别!”  作为清
期刊
长沙米粉,相比桂林米粉之于中国,或者越南米粉之于世界,名字并不算太响亮。可是对于长沙人来说,这里的粉才是天下最好的粉。  起初我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不管身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心心念念的总是家乡的那碗粉。记得高中毕业刚高考完的那个夏天,和一群朋友一起出走边城凤凰。湘西算不上远,却是我第一次脱离家人的旅行。放肆地玩耍了几天之后,披星戴月地赶着夜火车回到长沙,进门放下包袱就去楼下的老字号“杨裕兴”点了碗肉
期刊
迪拜就像阿拉伯世界的女人,虽然身体被黑色长袍紧紧包裹住不露丝毫,但精神世界已随穿戴在身的Gucci墨镜、Prada背包、Tiffany钻戒、Vertu手机一起被攻陷。保守与开放、清规戒律与物欲横流—一一切攻守进退在这个迷宫中都不足为奇。  即便首次拜访这里的人也很容易觉察到迪拜急于展示其国际化的心思:迪拜居民更希望被人们看作国际公民,而不是传统的阿拉伯世界成员。尽管男人的白色长袍和女人的黑色面纱随
期刊
有人说,一碗鳗鱼饭最见一家日料店的功力。其实,如何吃一碗鳗鱼饭,也能看出你是否是一个“懂行”的食客。  冬季鳗鱼肥美,吃鳗鱼饭正当时。原本是日本贵族独享的鳗鱼,如今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一碗暖心鳗鱼饭就此成为日本的国民料理。在北京寻觅鳗鱼饭并不难,但一饭三吃的名古屋鳗鱼饭不多得。在日料店慢走(朝阳区团结湖北四条甲8号;010-64361608),你可以享用这碗冬日暖心鳗鱼饭,鳗鱼切得细碎,肉质柔嫩丰
期刊
曾经,我们为了新鲜的空气、宁静的海水、脚下的沙滩,不远万里飞往南美、加勒比海、希腊。如今,一艘新船的到来,让离我们不远、却鲜为人知的安达曼群岛触手可及。  在伟大探险家的带领下,“奋进号”三桅帆船、“金鹿二号”、拉圣玛丽亚和“特立尼达号”等船舶曾一次次远航到神秘的土地,在地图上绘制出新的疆界。对欧洲来说,14世纪初确实是个发现的年代,在肩航出征寻找印度财富的路上,他们偶然发现未知的广袤土地,那便是
期刊
拥有最具影响力的法国舌头的顶级厨师们,正用崭新的烹饪理念掀起一轮美食新浪潮。与此同时,他们也向我们透露了自己在巴黎的美味好去处。  在法国南部的香水小镇格拉斯,有一群被称为“鼻子(Nose)”的人,他们就是闻香师。据说,这个不到三百人的群体能在不借助任何仪器的情况下,识别出四千多种香水的味道和其中五十多种成分。在法国,类似的职业其实还有顶级厨师,他们的舌头不仅能够判断一道菜的好坏,还能够决定一家餐
期刊
身为南非开普敦最古老的酒庄之一,穆拉提是一座温情满满的农场,也是一处独特的精神居所。这里的三代人  将对风土和食物的感恩浸润在美味的餐酒搭配之中。  很多人并不知道,穆拉提(Muratie)的往事起源于旧日伤悲。1685年,时任开普总督的荷兰人西蒙,范德斯特尔(Simon Van der Stel)把这片土地赠予一位名叫罗伦斯.坎佛尔(Lourens Campher)的德国士兵。坎佛尔接受了这片心
期刊
Q:我知道您有很多的投资项目,您觉得旅游也算是一种投资吗?  A:旅游肯定是投资啊,因为旅游是—种累积,累积你的人生和经验,也看看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是怎么生活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看到他们用不同的方法看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会让我的人生经验丰富很多。  Q:您的商务旅行应该非常多,您觉得一个好的商务酒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A:上网速度要很快,洗烫衣服要很快。有时候一下飞机西装已经皱了,但马上
期刊
手工地毯  是的,这就是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大厅。直径13.9米的会议圆桌给人劈面的气势。21把座椅各有不同,包括椅垫,皆是量身定做。1,000平方米整块成型的地毯由100名工人手工编织。而让人惊艳的细节远不止于此,所有门廊上的木雕、绘画皆有出处。如果说整个会议厅像一个精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物馆,那么会议厅的服务人员就是这间“博物馆”的讲员,从设计师的创意到每个细节源自的典故,他们都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