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和产妇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危险因素与美国婴儿死亡相关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j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美国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 ,NEC)相关的婴儿死亡并明确和NEC婴儿死亡相关的高危因素。

方法

利用美国2010-2013年阶段出生/婴儿死亡数据库研究NEC婴儿死亡的相关因素。计算婴儿病死率(infant mortality rates,IMRs),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死亡记录卡上NEC的第十版代码定义婴儿病例。随机选择出生体重相当的为对照。根据出生体重分层条件性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研究NEC婴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年平均NEC IMR为12.5/100 000活产婴,与正常出生体重婴儿性比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weight,VLBW)者更高,与白人婴儿相比黑人婴儿比率更高。多变量分析VLBW婴儿中男孩、5分钟Apgar评分小于7分,母亲年龄≤19岁的白人婴儿等因素与NEC相关婴儿死亡相关。

结论

儿科医生应该警惕与NEC相关婴儿死亡的因素以减少有极大危险发生NEC的婴儿数量,并且注意种族差异。

其他文献
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起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差,未经治疗者病死率高。其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SH2D1A基因突变和EBV潜在膜蛋白1有关。诊断首先需符合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并存在EB病毒感染证据,同时排除原发性噬血。治疗上首选联合化疗,若化疗效果不佳,可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单克隆抗体治疗。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众多研究表明,炎症及免疫机制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作用。白细胞介素-13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Th2型细胞分泌产生。最近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3可能是一种新的引起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的调节因子。该文就白细胞介素-13与肺动脉平滑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病进行综述。
目的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血象特点、致病菌及治疗转归。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289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胎膜早破和窒息是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感染高危因素。院内感染中以晚发型败血症为主(P<0.05)。早发型败血症患儿心肌损害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而晚发型中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生率较高(P<0.05)。早
目的越来越多到瑞典的移民被筛查出结核(tuberculosis,TB),需要寻找一项合理的筛查的方法。评估斯德哥尔摩地区在外国出生的人口中儿童移民阳性的结核菌素实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γ-干扰素释放实验(interferon-gamma release assay,IGRA)和TB感染概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2008-2014年由斯德哥尔摩市初级保健中心推荐至卡罗林
期刊
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脑炎,近年来逐渐被神经医学领域所认识。该病具有相对一致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具有特异性的抗NMDAR抗体,免疫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抗NMDAR脑炎与病毒性脑炎关系密切,在认识该病之前,其常常被误诊为病毒性脑炎。近来大量研究发现病毒感染是抗NMDAR脑炎的重要诱发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探讨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尿中茶酚胺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vanillyl mandelic acid,VMA)在神经母细胞瘤患儿中的诊断意义。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化
肺功能检测对于早期发现呼吸系统疾病、评估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药物及其他疗法治疗效果,鉴别呼吸困难原因、病变部位,评估手术耐受力等中均必不可少。随着儿童肺功能检测方法的改进及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肺功能研究的探讨,儿童肺功能检测将逐渐广泛应用于儿科的临床研究与实践。该文就国内外儿童肺功能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目的探讨D-乳酸在手足口病(HFMD)浓度的变化规律,评价D-乳酸对不同危重程度HFMD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HFMD血清D-乳酸的水平。结果随着危重程度增加,血清D-乳酸水平显著上升,重症组及危重型组HFMD患儿血清D-乳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乳酸可作为小儿重症HFMD病情危重的指标之一,可作为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动态监测指标。
目的总结小儿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资料,探讨小儿小脑共济失调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5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收治的174例小脑共济失调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74例患儿中,住院天数最短1 d,最长31 d,平均住院10.2 d;急性小脑炎117例(约占67%),其中病毒感染57例(约占48.7%),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46例(约占39.3
目的总结支原体肺炎急性期儿童外周血中NKT细胞、T细胞亚群的表达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137例支原体肺炎和118例对照组儿童外周血中NKT细胞、T细胞亚群百分比,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组的NKT、Th、B细胞的百分比及Th/Tc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Tc、NK细胞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支原体肺炎组的NKT细胞的百分比≤5岁组与>5岁组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