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 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海洋牧场示范之城

来源 :走向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2020年底,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917亿元,位居全省第2位,占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4.5%,居全国沿海地级市前列。海洋工程装备与制造、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等产业产值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烟台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试点城市、全国首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高点定位,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2500亿元


  到2025年,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大市。
  在海洋发展定位上——
  建设国家海洋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推进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优化提升传统海洋产业,突破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国际一流的海洋产品,坚持创新发展,强化海洋生态和绿色发展意识。
  建设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城市。协同推进莱州湾、庙岛群岛、四十里湾、海阳千里岩四大海洋牧场示范带建设,推进海洋文旅、海工装备、海洋牧场等深度融合发展。
  建设国际海工装备制造名城。统筹布局全市海工装备、船舶及其他涉海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市场活跃度高、配套带动性广、规模效益显著的海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集群。
  建设国际仙境海岸文化旅游城市。深度挖掘仙岛、渔盐、海防等海洋文化资源,提升滨海旅游发展能级,整合海洋旅游开发载体,发展海洋旅游新业态,凝练烟台仙境海岸文化特色,塑造“仙境海岸”城市文化品牌。
  建设黄渤海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全面对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与东北亚经济圈建设,提升港口资源配置和物流协同能力。加强港口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海港。
  建设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名城。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为重点,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试点,扎实推进烟台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在海洋空间布局上——
  “一核”引领,以烟台市城区为空间载体,包括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蓬莱区5个行政区以及高新区、开发区和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3个功能区。该区集中布局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兼顾海洋科教服务、滨海文化旅游、港口航运服务等海洋服务业,统筹建设烟台海洋高质量发展核心区。
  “两翼”突破,以黄海丁字湾沿岸和渤海莱州湾沿岸为两翼,通过陆海联动、双向拓展构建全市沿海海洋经济带,对接胶东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建设,形成“核心带动、双向突破、两翼齐飞”的烟台海岸带发展格局,促进全市陆海经济协同发展。
  “七灣”联动,以芝罘湾、套子湾、龙口湾、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丁字湾七大海湾为主要空间载体,以临港产业基地和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核心,突出湾岛集聚、海陆一体,大力发展湾区经济,围绕现代渔业、海洋旅游、港口物流、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化工等重点海洋产业发展,争创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区,打造以芝罘湾为中心,套子湾、龙口湾为重点,四十里湾、蓬莱湾、太平湾和丁字湾为支撑,以庙岛群岛、崆峒列岛、养马岛、屺?岛、桑岛、千里岩等海岛为节点的海上经济带,构建南北海岸互通、东西湾区互动、海陆产业互补的陆海“点—轴”发展新格局。

实施“六个突破”,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


  突破发展现代渔业。到2025年,全市水产苗种年育苗量达到3600亿单位,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在160万吨,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数量达到60处,海洋牧场建设面积达到200万亩。
  突破发展海工装备和制造业。到2025年,全市海洋工程装备和船舶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处。
  突破发展海洋生物医药和制品产业。到2025年,全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28家。
  突破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业。到2025年,全市海水淡化能力达到日产50万吨以上,建成山东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全产业链的综合利用基地。
  突破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到2025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万标箱。
  突破发展滨海旅游业。到2025年,预计全市国内外游客接待量达到1.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1800亿元,争创各类国家级度假区、产业融合示范区2处以上,旅游品质、旅游业态、入境旅游实现新突破。

强化工作措施,着力打造海洋发展新优势


  “十四五”期间,烟台将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强化工作措施,破解海洋经济发展难题,厚植发展新优势——
  坚持面向未来、创新引领。到2025年,力争省级及以上海洋科技创新平台达到35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
  坚持港城一体、区域协调。以完善港口物流服务设施建设为基础,临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到2025年,全市海洋保护区管理机制基本建立,海洋保护区占管辖海域面积比重超过20%,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40%,海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100%。
  坚持立足优势、开放合作。到2025年,推进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涉海外商投资比例超过25%,尽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海洋经济合作新蓝图。
  坚持持陆海统筹、岛陆共享。在坚持共享的原则基础上,以6大产业为重点,以新兴产业为突破口,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启动实施近百项海洋领域重点工程项目,构建起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其他文献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只得“戛然而止”。  本来,为着过一个团圆、温馨、祥和的春节,我们几个兄弟之间,曾多次电话沟通、商量,为回老家过年作了必要的筹划安排,如:购置准备哪些菜蔬、佐料、年货,以及备好煤气,交好电费,续上电视费等等。商量这些琐事,是因为父亲不在已有多年,而母亲也上了岁数,加上腿脚不便,自然没人打理过年的琐事。  然而,未到春节,由各路媒体得知,武汉的新冠疫情严峻。经
期刊
1月18日,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来自全省各个方面、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省人民重托,汇聚一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省长龚正代表山东省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9年山东的新变化、新发展,并对2020年的重点工作作出部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齐鲁声音 | Voice of Shandong  “十三五”时期山东货物进出口突破2万亿大关  Shandong’s Import and Export of Goods Exceeds RMB 2 Trillion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货物进出口规模持续提升,2019年实现进出口2.04万亿元,2016至2019年年均增长8
期刊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让整个中国与疫情开启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一夜之间,武汉成了所有人最密切关注的地方。为了抗击疫情,这座拥有900万户籍人口、500多万流动人口的城市在除夕前夜宣布封城,机场、火车站、市内公共交通停闭。  疫情的阴霾,挡不住四面八方的“阳光”,这座城迎来了山东的“逆行者”:在抗疫一线,1个月时间里,近2000位山东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为救治患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
期刊
1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山东会堂闭幕。在为期4天半的会议中,来自全省各地的政协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紧紧围绕推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深入协商建言,写好了2020年第一篇高质量的“履职作业”。  共赴一场“协商”盛会  这是一场“协商”的盛会、凝聚共识的盛会。全省各界人士、各方声音在省政协全会这个大舞台上得到了汇聚,让这次全会
期刊
春一点头,瓦檐绿了,摆动的枝条弹拨春色。春光里,我爱出外踏青,还喜欢到古诗词的画廊里赏春。  杜甫的两首《春日》绝句,一下子让我走进了美轮美奂的春色中,仿佛只看上一眼,便知春天的轻快和旖旎,甚是愉悦。“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两首赏春诗,色调鲜明,春意恰浓,美感极佳。瞧那春色图,春日渐长,草香燕舞,一派秀丽。又风和沙暖
期刊
提到阴军,爱听曲艺的人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山东快书表演艺术家、省级非遗山东快书项目的优秀传承人,他表演的经典曲目《武松打虎》惟妙惟肖;他担纲主持的《快书故事》栏目,用山东快书形式播报民生新闻;他传唱山东快书39载,获奖无数,既有山东快书、快板电视表演大赛一等奖,还有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首届“高元钧杯”全国山东快书大赛金奖等,在曲艺界有着较大的影响......  不止如此,阴军还是中国曲艺家协会
期刊
國家级示范县,牟平上榜!  Muping Ranks Among National-level Demonstration Counties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烟台市牟平区榜上有名。  为认真贯彻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委(局)联合印发的《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0年)》和《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根据
期刊
“十四五”时期,是烟台厚积薄发、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开启建设新时代現代化强市新征程上,各种积极因素正加速集聚——  到2025年,力争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建成国内一流的海洋经济大市;  确保实际使用外资突破12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突破4000亿元,努力将烟台打造成为面向日韩和东北亚、连接“一带一路”、连通欧美的重要“桥头堡”;  基本建成“
期刊
今年,烟台计划投资14亿元,改造老旧小区137个,建筑面积842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5万户。截至目前,全市13个区市、137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可研立项、民意调研和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将陆续开展施工招投标并进场施工。其中,芝罘区作为市区老旧小区改造“主战场”,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提前进入招投标阶段,改造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今年哪些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计划?  2021年,芝罘区共计划对19个老旧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