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三人行 一曲《堰山情》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v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无国界,那些神奇的哆、来、咪、发、嗦、拉、西汇聚,成了多少美妙的音乐。形形色色,不同风格,融汇成了伟大的艺术。世界那么大,我想只有音乐是相通的吧。用声音汇成一条民族历史的悠悠长河。
  ——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
  说实在话,出身农民,没多少文化的我,对音乐是一窍不通,甚至可以说是个乐盲。
  直到有一天,在老山前线打仗的我,听到一曲曲歌颂保家卫国的高亢战歌——《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凯旋在子夜》……唱到泪流满面时,不禁感受到音乐是那样令人激奋。
  后来回到地方,在一家小新闻单位工作,本来天生没有音乐细胞的我,慢慢地被生计压得再也无“歌”可唱。然而,在今年我们单位推出的春晚上,一曲《堰山情》,悠悠地直往心里去,又撩动了我动笔采写的念头。
  著名词人闵凡路说过,词贵在流畅。词的流畅,是一种律动之美。大河奔流,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气象万千。高天流云,云卷云舒,多姿多彩,令人神往。于是形诸于文字,赞人文笔,便有了“行云流水”之谓,缓急有致,舒卷自如,赏心悦目是也。
  《堰山情》歌词流畅,朗朗上口,韵味深厚。歌曲由南港和木西两位词人作词,黄天信作曲,江靖演唱,中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都江堰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策划监制,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管理局、都江堰市文广新局、都江堰市旅游局联合出品。
  據了解,《堰山情》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词曲作者三人倾注都江堰多年,所积蓄的内心情感的迸发。
  他们说,创作这首《堰山情》,意在弘扬中华文明,歌唱大美四川,传播天府文化,加快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唱响四川旋律,展示成都魅力,努力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核心内涵打造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
  作词南港和木西在词中通过四季变化呈现出美轮美奂的天府美景画卷,其中融入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对都江堰的经典定位“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编曲黄天信系四川音乐学院教师,二○○四年参加工作后,在都江堰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音乐兼职教学工作,对天府文化及天府源头音乐元素有深入的研究。在这首歌曲的创作中,采用四川特色的调式、美声及通俗演唱的方式,将其融入到当下流行音乐配器中,让人们在音乐和歌声去感受和向往山、水、道、熊猫及天府大美的独特魅力。
  “一首歌一个故事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所以故事就不一样,听的音乐风格也有所不同。音乐总是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会和你的心情完美地对接。生命中的不同阶段,会听不同的音乐。这是人生的一种升华,也是对音乐的一种尊敬。”词作者南港先生如是说。
  《堰山情》作曲者黄天信,在天府之国作曲界小有名气,歌唱家蒋大为曾亲自演唱他作曲的歌曲《等你在草原上》,在国内外音乐界引起不小轰动。
  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因为音乐、因为都江堰连在一起,引发共鸣,创作出了《堰山情》。
  作曲者黄天信,更有一番感悟在心。他说,歌如其名,从歌词到曲调,《堰山情》无处不散出着都江堰独特的气息。
  黄天信还认为,我们每个人的文化、个性和经历各不相同,由此对音乐的感悟是会不一样的。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听了,会有不同的感悟,即使同一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听同一首曲子,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不要过多地在意他人对音乐的感觉,凭心的指引,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就足矣。
  铿锵三人行,一曲《堰山情》,让我们再次细细聆听吧!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一堰一山醉人间
  ……
  每当春天春色满园,
  我就想起了美丽的都江堰
  捧一波绿水拜一拜都江堰
  李冰治水功德高千秋万代传
  每当夏天夏日炎炎
  我就想起了幽幽的青城山
  点一柱道香,问一问青城山
  人间风雨情末了,道法源自然
  ……
  让心和耳朵去感受,去聆听。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武奔腾,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人,系中国闪小说学会会员;在苦辣的生活中,喜欢用文字壮行人生。作品散见于《望月文学》《河南工人日报》《参花》《杭州》等,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  真孝道  父亲七十多岁了,身体越来越差。母亲去世得早,父亲拉扯我们姐弟成人不容易,他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为了不让自己留遗憾,我想趁父亲还在,带他去外面看看世界。  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旺季,我对父亲说:“爸,你以
期刊
儿子黄健三十岁了,还没有对象,这成了黄局长的一块心病。  给黄健介绍对象的人不少,可他对异性好像不感兴趣似的,表现得很冷淡。有时他避之不见,即使与女孩约会,也从没超过两次。  前不久,一位远房亲戚给黄健介绍了本村的一个女孩,叫小琴,在乡卫生院上班。女孩长相出众,热情开朗。初次见面,黄健好像很喜欢,黄局长老两口也挺满意。  这天,黄健对黄局长说:“爸,把小琴调进城吧!”  黄局长说:“你傻呀,你俩还
期刊
一  接电话时,已是深夜。  “谁呀?”我伸伸懒腰,揉揉酸胀的眼睛。  “潘大诗人啊,我王贵呀!”  “王贵?哦,是王总吧。这么晚了有什么吩咐吗?”  “我哪敢吩咐您呀,是想请您明晚聚聚!不知有空没?”  “什么情况啊?这么客气。”  原来是市里有个旧城改造项目,王贵想请分管该项目的李副市长疏通一下关系。  “这样啊?那我又帮不了什么忙。”  “幫得了!李副市长是个儒官,也是个诗歌发烧友。听说还是
期刊
时光飞逝,五年的乡村教师生涯仿佛昨日的岁月那般静好。  五年前,年轻而稚嫩的我经过尘土飞扬的颠簸道路,满怀激情地踏入了这所令人向往的中国茶乡校园——遂川阳光希望小学。屈指数来,五载春秋,我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许多。  天道酬勤。二〇一四年的夏天,通过考试和选拔,我来到了这所美丽又透着优雅气息的茶乡校园,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来到这里,学校的领导、和蔼可亲的教师前辈、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同事们在生活中给予
期刊
这句话是老班长在老山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临牺牲前对我说的。  这句话本来要刻在一支“英雄”钢笔上的,由于我们在执行任务返回途中,班长不幸踩上地雷,于是那支英雄牌钢笔和挎包不知炸飞到哪里去了。  班长牺牲前很艰难地说出了这句话的来历和意义。因为当时就剩下我们两个人,眼看班长要离我而去,当时的我如同万根钢针穿胸一般难受。  记得他说:“艳柏,千万要记住,难得的——时间!”  这句话是我们连第一任指导员留
期刊
作者简介:罗星航,男,系湖北省荆州沙市区文联主席、区作协名誉主席、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曾任沙市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后在《散文选刊》《青春》《萌芽》《中华文学》《经济日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拉萨晚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多万字,散文作品曾获《散文选刊》年度二等奖。  街,熙来攘往,灯影浮华。  仲春,雨点散落在小城的建筑上,悄无声息。傍晚时分,我行走在沙市的小
期刊
婚姻无疑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幸福的婚姻靠真爱支撑,不论发生什么不幸,夫妻俩都要同舟共济,共同承担,相濡以沫,携手前行。那么,就算再苦再累,心里也会感到甜。  我和老伴儿相亲相爱了四十多年,对此,有深刻的感受。一九七四年,经人介绍我与一位大连姑娘相识,她就是我的妻子,不过,现在应该叫老伴儿了。 当时她心高气傲,追求时尚,非军队干部不嫁。虽然很多人为她介绍各方面条件都相当不错的对象,但她都一概置若罔闻,
期刊
三姑把那件红色的雨衣送了回来,又带来了一车菜。雨衣是上次她走的时候穿走的。那天,天色阴沉,还刮着雨星,我叫她住几天再走,可她以照顾家里的菜园子为由婉拒了。所以,我只得拿了雨衣给她。可她又不接,匆忙骑着三轮车走了。这天也变得快,狂风顷刻间将天空撕开了一个大口,倾盆大雨立时而下。  我担心三姑,于是驱车追赶,在一条小路上看到了弓着身子、浑身湿透、努力蹬车的三姑。我上前赶紧递过雨衣,她穿上后赶忙催促我折
期刊
骤起西风卷雨,暗香残留。  ——题记  这是一场巨大的风雨,席卷着林萌萌、周莉的世界,更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形成巨大的撞击。龙头墙是法律无法越过的红线?法律维护的公正公平是否能带来最想要的合理的结果?雨后初晴,光芒四散,人性的光辉,法治的完美开始温暖人心。  林萌萌的错误引起了一连串的事件,也引出了一个个光辉的亮点——父爱的伟大、相知恩情的无私、法律的完善。如果一天没有法律,那么是否还会有这样的人
期刊
婴儿牙牙学语的第一句话都是:妈!妈妈!这是天性使然。妈妈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途径和依靠。我们从天性来看,所有人从小到大,在情感上都是自然而然要依赖妈妈的。  当我们饿了、渴了,都叫妈妈;当我们恐惧的时候会自然地喊叫:唉呀妈呀;当我们激动惊喜的时候也会叫:唉呀妈呀;当我们面临身体疼痛的时候,都是连连叫唤:唉呀妈呀、唉呀妈呀……总之,我们痛苦和快乐的时候,都会本能地叫出:唉呀妈呀。妈妈这两个字被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