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思路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a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学生学习的课文都是一个个有机体,构成这个有机体之间的各部分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叶老的教学思想揭示了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章思路的重要性,只有了解作者的创作原因,才便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现在我们给阅读教学强加的内容实在太多了。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时代背景到段落大意到主题思想到写作方法,从字、词、句、段、篇到语法、修辞、逻辑,我们把教材折腾得天翻地覆。现在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有: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析轻积累、重“标准答案”轻“独立见解”等。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呼吁,“支离破碎”地分析课文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广大教师要发掘语文的魅力,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对文章不可求强解、求统解、求全解。
  传统文论注重讲“气”,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说:“文以气为主”。既然做文章都讲究一气呵成,那么我们能否在阅读教学中,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去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指导学生的写作呢?那么,姑且让我们把这种尝试叫做思路阅读教学模式吧。
  什么是思路教学呢?再探究思路教学这一话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文章的思路。本文开头引述曹丕的观点“文以气为主”,好的文章确实有一股“内气”在其中周转运行的。这正像人体内有“气脉”运行一样,“上自泥丸,下到涌泉,周流旋转,融合于百骸四肢。”(唐彪《作文谱》)这个内气,其实不是别的,正是作者的“思路”——即思想前进的轨迹,在文章表述上的一个显现。朱自清先生把这种“思路”称为“文脉”或“语脉”。用“脉”的概念表现“思路”是非常恰当的。叶圣陶先生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路是决不乱走的。”(见《认真学习语文》)他还说作者思有路,文章要遵路而写;非常强调“思路”的重要。事实上,文章从头至尾的写作过程,就是作者“思路”由始至终的“显现”过程。构思,是贯通思路;行文,是展现思路。全部的文字表述都只不过是思路的一种“物化”形式而已。思路,要求有“顺序”,要“连贯”,善“区分”,应“周密”,一句话,就是要求其有逻辑性。
  我们认为思路阅读教学就是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行文立意、谋篇布局的规律,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既带动学生理解文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又培养学生写作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
  思路阅读教学模式的几个环节的分析:
  1、(一)準备阶段:
  即教师导入新课和学生介绍写作背景、写作目的的阶段。教师应在课前布置有关作者的写作目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经历等预习作业(当然教师也应作一些补充)。师生共同参与这个过程,既是分析课文的基础,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习惯,可谓事半功倍。如《马说》,学生只有在这个阶段了解韩愈过人的才华,刚直的为人和坎坷的仕途,他们才能顺利的理解本文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所表达的强烈愤慨。
  (二)2、获得阶段:
  包括阅读文章、确定文体、把握主旨、分析思路。教师在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后,就可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特别是文言文,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的就是诵读。为了减弱它的枯燥性,需要变换一些方式,如分组竞赛、你问我答等等。在这期间,学生要用运用文体知识认定文章的文体,教师可以布置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写的问题来巩固准备阶段的知识,并且启动下一轮的学习。还是以《马说》为例,学生知道:“说”这种文体是用来发表议论,表达一种观点和主张的(之前学过《爱莲说》),此时学生通过写作目的、背景及其他相关知识不难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即韩愈深感怀才不遇,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对封建统治者不能慧眼识珠表达了极大的愤慨。学生把握了文章主旨后,教师就应该启发下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韩愈用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因为当时的封建社会现实,他不可能直抒胸臆。文章中的语句段落,在中心的统领下,是有严密的逻辑关系的,教师在思路阅读教学模式中就是要带领学生搞清这个关系,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学懂了一篇范文。这样,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
  3、(三)总结阶段: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目的上总结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并确定文章重点,欣赏讨论文章在习作中可以借鉴的东西。当然对于文言文我们并不提倡去写,但也可以通过《读马说》、《我看千里马》等学生习作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我们认为以上三个阶段是思路阅读教学模式的中心体现。
  思路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几乎稍看两遍课文就能明确本文中心,并能在教师引导下画出文章的结构图。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很有成就感。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知识,他们的兴趣当然很好激发了。如此而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自然融洽得多。
  思路阅读教学模式,教师先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并暗示或揭示文章的中心,学生一上来便茅塞顿开,然后他们便沿着作者的写作思路理解文章的内容及形式的关系等等。学生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这种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这种教学是讨论式或研讨式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动的,他们自然处于主体地位。
  思路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要想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容易的,因为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更有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活动。学生既学习了本课知识,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还提高了阅读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路教学模式是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了解到作者写了什么,还分析为什么这么写,实现了“语文是工具”的作用。当前提倡“大”语文,学生学习语文延伸到课外。社会更需要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而思路教学模式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
  思路阅读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语文能力,特别是在读写的结合上,也有良好的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作者姓名:王少坤
  电话:13641039798
  工作单位: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街甲一号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邮政编码:100021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可以点燃希望之火。作为教师,应该爱学生如子。教育是技艺,更是哲学,是艺术,是诗篇,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用我们的热情与生命去拥抱。把我们的学生当宝贝,让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定会创造出许多教育的神话,实现生命的价值。  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可以点燃希望之火。作为教师,应该爱学生如子。当我们拍着学生肩膀说:“宝贝,
期刊
【摘要】语文诗歌教学的文本以古典诗词为主,教师们在诗歌阅读教学中,都在寻求一条路子——实现学生、文本、社会(生活)、诗人四者的协调。文本是语文诗歌阅读教学的载体,它是联系学生、社会(生活)、诗人的纽带。  【关键词】高中语文立足文本有效性策略  诗歌阅读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强
期刊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既有良好品德、又有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武装、又能适应新环境变化的人才;也是时代和中华民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初中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他们精力旺盛、个性张扬、胆大冲动、善于模仿,常常干出一些让家长和老师预想不到的事情;是生活、学习等习惯
期刊
[摘要]古语云: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老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大胆创新,选择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较强的方法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让课堂变得更精彩。  [关键词]分角色 表演 想象  古语云:好文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
期刊
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老师是园丁,学生是花草,那么教师的职能就只是灌输和修剪。也就是把学生当作了没有喜怒哀乐的草木,根本没有关注到学生是人。可是他们是有情感的,他们会高兴,会苦恼,会哭泣,会发怒……。。。。。。学生拥有人类所有的情感。  两年多了,我从日常教学中走来,我跟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很多很多,感谢“班主任节”这样一个节日,能让我静心回想和孩子在一起的点滴,纪念我跟孩子们的幸福时刻。  晚上回到宿
期刊
在高中语文现代文的教学过程发现,学生对不同文体的掌握水平是不同的。学生对实用类文本感觉简单,而文学类感觉吃力,特别是全国卷文学类连年考的小说,在具有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可选的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选做实用类,避开文学类。很多省市的学校语文组也根据这个考情,在教学过程中直接抛弃文学类文本,导致学生的文学修养整体下降。这种教与学的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
期刊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的爱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作为班主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爱生之情,才会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自己的心扉,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班主任”,我把这一教育理
期刊
关键词:注意良好心理气氛 营造  提 要:(一)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  (二)公正评价,合理期望  (三)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四)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  (五)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六)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七)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間的中介因
期刊
谈到传统文化传承,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大多会专注于古诗文研究,而占70%的现代文教学反而被忽略。而初中学段现代文教材都是近、现代文学大家的思想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因此,本人结合阅读教学的课型特点、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历,从文体和内容,尝试对初中学段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让学生整体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中华
期刊
摘 要  中学素质教育是国民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担负着提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培养健康心理、塑造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学素质教学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更好发挥出素质教学的教育功能、社会的和谐发展等功能。本文针对中学素质教学现状,分析了中学素质教育中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为培养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推进中学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学;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