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并放疗后未控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s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配合区域性化疗能提高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联合以上两种手段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宫颈癌的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为治疗及判定预后提供参考.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8年1月至1999年10月间,在我院完成全部治疗、资料完整的4 3例宫颈癌患者,病例均经病理确诊,平均年龄47.67岁(24岁~70岁),近期治愈33例、未控10例,详见表1.
其他文献
1987年3月~1995年10月我们对301例胃癌患者术后进行联合腹腔化疗与单纯全身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腹腔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术后的治疗作用,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5岁.以下腹部无痛性包块1月余于1999年11月 8日入院.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腹部出现拳头大小肿块,质硬,活动,无腹痛,无停经. 有尿急、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近半月肿块
1 病案摘要患者,男,30岁.因活动后气急、胸闷、咳嗽、伴痰中带血,院外检查发现左心房有不规则回声于2001年3月1日入我院胸外科诊治.检查:入院后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左心房顶部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多见于20~40岁年轻人,女性略多于男性.临床上90%侵犯肺、双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75~85%结节病的胸部X线仅有淋巴结肿大而无肺内
bcl-2基因是Tsujimoto等(1984)从B细胞滤泡性淋巴瘤染色体断裂点发现的凋亡抑制基因,它可以使细胞寿命延长,生长失去平衡,造成细胞数目的积累.1988年实验研究发现bcl-2基因可
1一味之差悟得失2000年仲春,余年近花甲,临证中遇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者,患者胸背皮损已愈2日,仍昼夜疼痛,夜不能寐,数日来虽口服和肛门给药以止痛,仍不得效,前来我处求诊,余以复元活
小儿遗尿是指小儿在三周岁后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临床比较常见,常常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及智力发育,个别患儿具有家族性。临床上分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种。笔者自1998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涎腺、泪腺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口眼干燥为主要表现,许多患者常合并其它全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多样。但疗
目的:研究bcl-2及PCNA在大肠肿瘤肆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腺癌中bc;-2及PCNA表达。结果:Bcl-2在正常粘膜基底部上皮细胞表达,在腺瘤(77.5%)和腺癌中(56.3%)bcl-2表达差异
姚震,男,汉族,1952年10月出生。现任海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省、海口市医疗事故鉴定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