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化银-聚丙烯酰胺复合微球的制备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酰胺(PAM)高分子微凝胶,以其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以硝酸银(AgNO3)作为银源,硒代硫酸钠(Na2SeSO3)作为硒源,通过反胶束法制备得到了具有表面图案化结构的Ag2Se—PAM无机-有机复合微球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复合微球的形貌、无机物硒化银的含量和晶形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球的表面结构与硝酸银的初始浓度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有关,随着硝酸银初始浓度的增加,复合微球表面由简单的硒化银颗粒堆积
其他文献
作者报告了一项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可变剂量托瑞米芬治疗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后前列腺癌发生率的结果。514例接受前列腺筛查活检诊断HGPIN的患者随机接受20、40、60mg/d托瑞米芬或安慰剂治疗12个月。治疗6个月及12个月时再次行前列腺活检。服药后至少完成1次前列腺活检者有447例。与安慰剂相比,20mg托瑞米芬组的前列腺癌累积风险降低(安慰剂组VS托瑞米芬组为31.2
目的:探讨98例隐裂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隐裂牙患者98例,按其病程分为两组,a组24例,B组74例。根据病情给予患者适当的治疗手段,并观查临床疗
作者前瞻性研究肾癌合并腔静脉瘤栓患者的长期生存率。1993年至今,86例男性和48例女性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得到长期随访,患者中位年龄64(28-86)岁。分析肿瘤特异生存期和临床治疗方式、肿瘤大小、瘤栓水平和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6.4(0-178.9)个月,97例患者因肿瘤导致死亡。
目的:探讨电烧伤病人的临床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电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中麻醉方法的选择,为以后的临床用药做好准备。结论对于电烧伤患者进行麻醉处理,不仅保障了
采用缀饰态理论和能级交叉技术,分析了二能级和A型三能级系统的Stark快速绝热过程(Stark-Chirped Rapid Adiabatic Passage,简称SCRAP).SCRAP过程使用了两束激光脉冲,一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