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探究

来源 :农业灾害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直被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尤其是步入新时代以来,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均获得良好的发展,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但一直以来如何把控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性是困扰林业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作简要分析,重点论述新时期背景下进一步做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这两项工作的策略。
  关键词 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72–02
  步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保护力度也在不断的提升,这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条件。但在取得良好的成效的同时,仍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造林绿化工作任重而道远,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接下来依然要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工作,创新林业生态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以确保可以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策略。
  1 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
  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矛盾与制约,主要是由林业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取向和劳动者自身利益关系不同导致的。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需要劳动者投入较多的劳动,虽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这两种效益无法让劳动者同时感受到。如林业的经济效益直观可见,劳动者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林业生态建设注重生态效益,且这一效益无法在短时间内转化为成果。
  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依存与促进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1)无论是林业生态建设还是林下经济产业,均依托于森林资源。林业生态建设的目的是增加森林数量,提升森林可持續发展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离开森林资源后便无法实现生态建设。林下经济产业要想发展,必须紧紧依托于森林资源,要将森林资源作为前提,没有森林资源时便无从发展林下经济。因此,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2)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的实质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二者结合起来就是生态经济效益。在林业事业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为追求某一项而去破坏另外一项,要始终尊重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促使二者相得益彰,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1]。
  2 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的要点与策略
  2.1 严格遵循林业生态建设原则
  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循三点原则,即因地制宜、合理组合、实效性。在因地制宜这一原则上,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林业建设条件,确保做到宜林则林,综合利用森林资源,以此来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合理组合方面,在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组合不同的物种,合理搭配,确保可以相互支撑和促进,保证林业生态可以得到和谐的发展。在实效性原则上,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要注重生态效益,还要注重经济效益,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可以尽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带动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2]。
  2.2 健全森林生态补偿体系
  在健全森林生态补偿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3点工作。一是不断完善森林生态管理机制,试行绿色GDP核算;二是对森林生态开展全过程和动态化的监督管理,以此为基础上来制定公益林营建采伐奖惩制度;三是严格执行“谁收益,谁建设”的原则,积极落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确保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
  2.3 提升营林水平,做好养护管理
  林业生态建设不能只注重建设,还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确保林木可以健康成长,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经济效益。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三点工作:(1)对营林区域要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打造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另外,营林区域要充分确保造林物种的多样性,维护林业生态系统平衡,确保造林质量。(2)将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结合起来,打造一种兼作方式,比如树灌混植、林草兼作、林药兼作,让林业生态建设可以发挥更大的效能。(3)在养护管理工作中:一是保证所种植的林木品质良好,可以提升林业生态的综合效益;二是要防止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做好林木栽培后的养护管理工作,尤其是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严禁乱砍乱伐。
  2.4 加大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力度
  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必须始终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为此,当地政府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投入规划工作,也可以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林业生态建设中来,让更多的群众直观看到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相信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激励制度,人民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
  3 新时期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要点与策略
  林下经济是一种绿色可循环经济,可以将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林业生态资源转变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优势。林下经济可以帮助人民群众增收,提升林业综合效益。为此,在充分认识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后,为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3.1 在林业生态保护基础上合理发展
  基于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必须要始终保护好林业生态环境。具体来说,要让广大的林农充分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要求当地林业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3]。另外,要做好引导和鼓励工作,通过多种措施来提升林农的造林、育林和护林的积极性,学会在保护林业生态资源的基础上来发展林下经济。
  3.2 做到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林业资源蕴含着无穷的发展潜力,但因为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资源分布不均,且产业基础强弱十分明显。为此,要想科学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必须要做到统筹规划和因地制宜,尽量让多种产业模式齐头并进。当地政府在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时,要做到分区规划和科学布局,引导林下经济产业朝着“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科学发展方向进发[4]。
  3.3 建设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
  林下经济产业虽然不是近年来兴起的产业,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发展经验,但当前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甚至一些地区的林下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普遍存在着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林下经济发展能力有很大的不足。因此,要积极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抓好典型,发挥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榜样作用,培养一大批有着丰富林下种养经验的林下经济发展队伍,带动林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4 分类引导,规范服务
  林下经济产业要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始终走规范化和标识化这一发展道路。当地林业部门要充分认清楚自己的引导作用,对当地的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开展普查,对林畜、林苗、森林旅游、林蔬、林菌、林粮、林禽、林蝉、林药等多种经营模式开展分类引导,并给予技术和经济上一定的帮扶,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和谐发展。除此之外,当地林业部门要为林下经济产业示范户、企业等给予多种服务,如加强技术培训服务力度、做好林下经济产业的技术保障工作。
  4 结语
  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在促进林业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且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林业事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进一步落实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这两项工作,扎扎实实的搞好林业建设工作,促使林业事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金勇,徐方泽.生态保护与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20, 43(7):64-66.
  [2] 張咏丽.绿色发展与林业生态化建设初探[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4):155-158.
  [3] 秦浩钧.乡村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的融合发展[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0,3 (9):50-51.
  [4] 何振荣.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协调发展途径探析[J].农业与技术,2020,40 (1):59-60,72.
  责任编辑:黄艳飞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生物学方面的一项新技术,微生物监测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综述对微生物监测水污染的主要方法和重要技术做了简要介绍,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大肠杆菌、发光细菌等指示生物在环境监测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微生物传感器、PCR等技术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研究微生物对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监测;微生物监测;水体污染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部分地区仍存在着生态环境破坏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等多种环境问题,其不仅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且非常不利于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坡耕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问题及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
摘要 水稻是我国关键的谷物物质。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具备非常大的水稻栽种总面积,水稻的生产量无论是对在我国的粮食生产或是农村经济发展趋势都具备关键的功效,因此要持续提升水稻栽种技术,提升水稻的生产量和品质。文中对水稻栽种技术开展了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与剖析,并明确提出了一些科学研究的水稻栽种技术,致力于推动在我国水稻农业的发展趋势,持续提升水稻栽种技术,提升水稻栽种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 水稻栽种
摘要 水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一,但目前人类饮水的安全依然存在很广泛的问题,值得多方面的重视。农村饮水工程作为民生基础工程之一,能够降低许多水源问题导致的传染病的发生概率,保障农村人民生活秩序的稳定进行,并有效推动新农村建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与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应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完善,不断排查并改进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設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升农村饮水安全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台风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效的灾害预防行为是减轻台风灾害影响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对台风灾害预防行为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系统梳理了公众台风灾害预防行为的内涵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公众台风灾害预防行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台风;灾害预防行为;内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18–03  0 引言  
摘要 农户展开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到很多化肥,以期促进水稻生产,且可以对病虫害的出现展开有效的预防,该种办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水稻增产,然而农药肥料的大肆使用则是会给土地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在水稻里也会存在一定量的农药,致使环境受到污染。所以,在展开水稻种植作业时,必须对技术予以足够的关注,从而促使种植效益得以提升。基于此,本文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水稻
摘要 农业推广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与建设过程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虽然在农业推广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农业推广的速度仍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加强我国农业推广技术创新力度,将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入,逐步实现农业推广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完善。首先分析了提高农业推广技术创新能力的积极意义,然后对其提高策略进行了有效探究,希望能够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摘要 利用Micaps、地面观测等资料,对贵州省铜仁市2007—2016年降雪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铜仁市降雪主要发生在市东部和南部,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根据地面冷空气路径将降雪环流类型分为东北回流型和偏北路径型,分别占90%和10%;南支槽、700 hPa低空急流和切变线、地面冷锋是产生降雪的主要天气影响系统;降雪时,中层500 hPa南支槽位于95°~105°E之间,地面上
摘要 人工智能在林业中的应用场景很多,如何精准测报是一大难题。通过建立病虫基本信息库、树木基本信息库、虫害基本信息库,再通过病虫与树木寄主的关系和虫害特征进行层层筛选比对,以达到精准识别。  关键词 人工智能;林业病虫害;精准测报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3–0154–02  林业有害生物对患区当地及周边地区林业生态造成的伤害往往是灾难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基本得到保障,但是各行业在飞速发展的阶段中对于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这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政府逐渐重视对环境的改造并推行植树造林,在这一背景下自然生态环境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林业当中受到病虫害因素导致树木出现损害的现象非常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发展,并给国家的环境与经济都到来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