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诚英: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zishu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曹诚英都只戴着一顶“国内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的头衔,巨大的声誉都停留在学术业界。而这位才女,最终为普通大众所熟知,却是 “胡适情人”这个身份。所谓“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曹诚英与胡适这段抱憾终生的爱情,也只剩得一地凋零和唏嘘……
  终生未嫁
  1973年1月18日,上海还处于料峭的寒意中。年届71岁的曹诚英因患肺癌医治无效,在医院悄然离开人世。一代才女香消玉殒,关于她的传奇故事,却还在继续传说。这个才色双绝的女子,终生未婚,与她研究的植物细胞遗传学,马铃薯良种繁育伴了一生。
  曹诚英,别字佩声,乳名行娟,1902年出生于安徽绩溪县一个大户人家。1919年,16岁的曹诚英即由其父做主,嫁了了胡冠英。这桩旧式包婚姻毫无感情基础,虽然遭到其留学美国的二哥曹诚克极力反对,但仍未逃脱厄运。婚后,曹诚英按兄长要求继续完成学业,不久却离家到了杭州,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三年之后,以她三年未有身孕为借口,其婆婆给胡冠英纳了个小妾。上了几年新学,曹诚英显然已经不是那种逆来顺受的传统女性,立即于1923年离婚。这也为她以后的情路埋下了伏笔。
  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曹诚英进入东南大学念农科。1931年大学毕业,一度留校任教。1934年秋,在二哥资助下,曹诚英到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并于1937年顺利毕业,获遗传育种学硕士学位。1937年回国后,曹诚英在安徽大学任教,成为中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抗战爆发后,曹诚英又来到成都,在四川大学农学院农艺系任遗传学教授。
  曹诚英先后在安大、中大、复旦、沈农大等校任遗传学教授,成为著名的马铃薯专家。退休后,曹诚英于1969年回到故乡绩溪,回那生她养她,曾带给她一生美好回忆和疼痛的地方。孤独的曹诚英晚年生活十分清苦,而对物是人非的故乡,更是空留满腹惆怅,直到孤独辞世。
  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曹诚英的一生,灿烂与寂寞并存,自有其凄苦心事,路旁来来往往的人们,又何曾真正懂得?这一切,皆缘于那个名冠天下的大学者,她的“表哥”胡适。
  情窦初开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这一世舍不下的痴情和心事,始于曹诚英15岁那年。为只为,那喧嚣喜庆之间,张惶间电石火花的惊鸿一瞥……
  1917年冬天,为遵循母训,留学归来,且已成为北大教授的胡适,回到绩溪老家,与母亲包办订亲的江东秀成婚。
  新派风流才子娶乡下小脚女人,这注定是一场古怪的婚礼。新潮的新郎胡适穿着西服和皮鞋,戴着黑色呢帽,而小脚新娘则穿着棉袄和缎裙……这段婚姻,让大学者胡适有了一个目不识丁,俗之又俗,被时人称为悍妇的老婆。显然,这是一桩极不搭调的婚姻。而也是在这场婚礼上,风流倜傥的胡适,被曹诚英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她是婚礼上的伴娘,看着这个心仪的俊美男子,成了别人的新郎。谁也不知道,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彼时的心情。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胡适婚后回北平后,曹诚英曾主动与其有过一些通信,还不时作些小诗寄去,请胡适评阅。而胡适,对这个称为表妹的小姑娘,也印象颇好。
  胡曹二家,原本就有渊缘,多年均有来往,而胡适的三嫂是曹诚英的胞姐,因此曹诚英叫胡适表哥。按一些文章的描述,曹诚英可能很小的时候就认识胡适,算得上青梅竹马。但据我估计,他俩真正在一起做玩伴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胡适比曹诚英整整大了12岁,13岁就去了上海念书,15岁即考入中国公学,19岁赴美留学。年龄相差这么大,胡适又常常远在他乡,青梅竹马又从何谈起?所以,二人情缘的初绽,应该始于胡适的婚礼上,而情窦初开的曹诚英在那时喜欢上风度翩翩的胡适,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而婚礼上的胡适,就算对新娘多不满意,也不至于对一个15岁的伴娘当场动了心思。
  在以后的岁月里,因为那婚礼上的惊鸿一瞥,曹诚英的情感之路坎坷不休。在与胡冠英离婚之后,诗人邹静之曾大肆追求曹诚英,每日里情诗不断。邹静之与曹诚英,才算得上真正的青梅竹马,只是论起拐了无数弯的辈份,曹算是邹的姑姑。曹诚英以此为理由,撕掉邹静之送来的情诗,又为他张罗介绍女朋友。以曹诚英彼时刚受离婚之苦的现实境况,又以新时代女性的姿态,对爱情追求之大胆的态度,又何惧那个没来由的所谓辈份?只能说,她那颗破碎的心里,早已有了归属。
  而在曹诚英学成归国后,甚至一度到峨眉山出家,此后更是不再谈及男女之情,直到终老。究其原因,只能说是对胡适情到深处。
  飞蛾扑火 三个月的厮守定下一生痴爱
  曹诚英对胡适痴爱一生,但真正缠绵热恋,却只有短短的三个月。
  1923年,胡适来到杭州休养。刚刚离婚的曹诚英仍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念书。他们终于真正重逢了。
  那个目不识丁的老婆江东秀到北平后,收缴了胡适的全额工资,天天打麻将,甚至试图把胡适一屋子藏书拿去卖废品……胡适被搞得焦头烂额,成了北平城著名的“妻管严”。到了风景怡人的杭州,没了俗得冒烟的老婆的管束,胡适自然像飞出了笼子的小鸟,心花怒放。住在烟霞洞的僧房里,说是清修,却成日里携友出游,把酒言欢。而对于这个刚刚离婚的“小表妹”曹诚英,胡适更是怜爱有加,颇有好感,相携畅游西湖。游了西湖,他又赠诗一首,最后两句是:“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伊了……”这“伊”,到底是西湖,还是佳人?
  这诗私下写了也就罢了,一旦写来送给异性,任她冷若冰霜,只怕也读得心神荡漾。更何况,15岁便心属胡适的的曹诚英?
  在杭州的这段日子,胡适自称是“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这在胡适在日记中有明显的体现,他用大量篇幅来记录与曹诚英的美好时光:“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珮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树盛开,香气袭人……”又是“9月12日,晚上与佩声下棋。”几乎天天在一起。他们像夫妻一样同居了。夫唱妇随,一起做饭吃,一起散步、看戏,真正才子佳人。   到了12月,胡适回了北京,两人改为鸿雁传情。有时候,胡适出差到上海,曹诚英便跑去看他。或者胡适偷了闲,跑到杭州去,二人便在西湖边的新新旅馆开房幽会。
  耐不得相思之苦。又一年春天,胡适又去了杭州,仍住新新旅馆,曹诚英明知这段情没有结果,仍然飞蛾扑火,日日跑去跟他厮混在一起。甚至也不管什么忌讳了。胡适朋友多,成天在一起纵情诗酒,曹诚英也在场。
  有一天,众人请胡适到西湖边的楼外楼吃饭,曹诚英也公然前往。一帮人吃到半夜,胡适与曹诚英毫不避讳地携手在窗前赏月看湖,浓情蜜意自不待言。曹诚英甚至还借着醉意唱了一首《秋香》。这事,让徐志摩在日记中写下来了:“曹女士贪看柳梢头的月,我们把桌子移到窗口,这才是持螯看月了!夕阳里的湖心亭妙,月光下的湖心亭,更妙。曹女士唱了一个《秋香》歌,婉曼得很……”
  这大概才是胡适这样的才子梦想中的神仙眷侣。多年之后,胡适仍忘不了这一段,写了一首诗来回忆那浪漫:“翠微山上的一阵松涛/惊破了空山的寂静/ 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那人影,便那小“表妹”。
  有情人终难成眷属 他终究还是负了她
  但这世上,原本没什么神仙眷侣,不管多浓烈的爱情,终要落于尘土——曹诚英怀孕了。
  这段秘情,原本将江东秀瞒得得好。曹诚英的情书来了,目不识丁的江东秀还帮忙转交。不过,这事儿,汪静之和徐志摩都知道。汪静之嘴巴颇严,但徐志摩是个大嘴巴,八卦之功不下于如今的娱记。徐志摩回到北京,拿这事儿到处胡吹,于是一段地下情就被曝露了,江东秀也知道了。如今,这一怀孕,便直接演变成原配斗小三的狗血剧了。
  胡适自然也是免不了俗的,想要给曹诚英一个名份了。于是,便回去跟江东秀提出离婚。江东秀才不跟他讲斯文,直接从厨房提了把菜刀出来,大喝一声:“离婚?可以啊!我先将两个儿子杀了,再自杀!”胡适本来是个妻管严,又顾及自己大学者的身份,直接被吓傻了。江东秀把菜刀朝胡适砸过来,胡适跳脚落荒而逃。离婚之事,不敢再提。
  胡适告诉曹诚英:“我这婚是离不了……”曹诚英打落牙齿和血吞,去医院打掉了孩子,包袱一卷,去美国留学了。
  但男人这时候的表现,很难说是歉意,爱意,还是虚伪。胡适写信给美国的朋友,托她照顾曹诚英。曹诚英没有理会。她认命了,以为就此两人的情份就算了结了。
  1937年,曹诚英学成归国。胡适却去了美国做大使。这大概便是阴差阳错吧。
  归国后在四川任教期间,有人给曹诚英介绍了一个归国留学生,两人开始交往,也是打算图个婚姻。没想到,这事儿让江东秀知道了,就在男方的表哥那里说了一通曹诚英的坏话。那男人听了,便退了婚。曹诚英一时气急,竟前往峨眉山,打算出家。
  可呆在万年寺,她还是放不下,给美国的胡适写了一封信,其中说到:“慈悲菩萨有心留,却又被恩情牵系……”胡适急忙托人带了信和钱,去峨眉山找她。拿到那信,曹诚英泪涌而出,终于还是离开峨眉山回到了尘世,但从此再不谈情爱。
  1943年,曹诚英曾托人带给胡适三首词,其中一首《虞美人》:“鱼沉雁断经时久,未悉平安否?万千心事寄无门,此去若能相遇说他听:朱颜青鬓都消改,惟剩痴情在。廿年孤苦月华知,一似栖霞楼外数星时。”那年,正是二人正式相恋20年。
  1949年胡适离开大陆前,到复旦大学与曹诚英见过最后一面。曹诚英劝他留在大陆,胡适没有应允。从此,二人鸿雁断绝,音信杳无。
  文革期间,因为与胡适的这段情缘,曹诚英受尽了屈辱。她的身体也越来越衰弱,她找到汪静之,将自己的日记、书信等资料集成一包交给他,要求在她死后即焚毁。
  1973年,曹诚英孤寂而去。而早在1962年,胡适就已经在台湾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按照曹诚英的遗嘱,她的埋骨之地被选在家乡绩溪县旺川村的村头路旁。那条路,是去往胡适绩溪老家的必经之路。或者,她仍在期盼,胡适有一天叶落归根,会从她乱草丛中的孤坟前走过……
其他文献
编辑:郭杨  好的精华产品,使用后肌肤是应该有弹性,柔软和光滑的。精华的滋润效果除了要调控角质层的含水量以外,更要调理脂质屏障,带来最深层的滋润效果。  抗老精华谁最润?  在所有的精华产品中,抗老精华应该是成分最多,最厚重,最滋润的。因为很多抗老的成分,都含有很多的油性分子。只是当油性分子越小,肌肤的吸收就会越好。而油性分子比较大的时候,就只能带来表面的滋润,活性成分就没有办法进入到你的肌肤底层
期刊
1  要脸不要银子  日本一个汉堡品牌设计了一款包装袋,上面印着一张漂亮女孩的脸,这样就能让女孩们在啃汉堡时不用担心五官走了样。现在这款汉堡卖得异常火爆。  女孩对自己的外表真的就有这么在乎,为此多砸点银子也不在话下。  纪梵希 墨藻珍萃日夜密集修护精华 RMB5100/2*15ml  2  你要BB还是CC?  市面上的修颜霜有各种种类,从蜂拥而至的BB霜出现,到现在又开始流行的CC霜,这些不同
期刊
编辑:邵茜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鲁迅的园子里有两棵树,一个是枣树,另外一颗也是枣树。这句话不是废话,因为其中有视角的转换,和园子里但有枣树别无他物的荒凉。  阿多尼斯说,他的孤独是一座花园,花园里只有一棵树。  看起来,这棵树简直连枝叶都没有,只剩下主干,独立而决绝。  童话里说,巨人的花园里没有春天,只有冰雪。诗人的孤独,说明了时代的花园里没有春天。诗人的孤独,是人类的孤独。  摘录:  我
期刊
编辑:郭杨  星期一  场合:见编辑Y小姐  红唇选择:豆沙红  整体妆容:强调亲切感的裸妆,用眉粉刷出自然的眉形,睫毛膏营造出内眼线,眼窝处扫一层淡棕色的眼影增强眼部的立体感,与唇膏同色系的腮红轻刷在苹果肌的部分(淡淡的就好)、颧骨处打一点高光,营造出脸部整体的立体感。  心情记录:在大部分的工作场合,豆沙红都是我最爱的颜色。也许棕色系更能体现专业感和稳重,不过基于我的工作伙伴大多是女性,明媚愉
期刊
2014BASELWORLD掀起的腕表风潮仍在继续,从这时计的海洋中,GRACE为您精选那些令人过目难忘的表款,看看未来一年时间的新衣都是什么样子——  一、复杂到极致是浪漫  一件理性到极致的事情,往往会开始变得感性。复杂功能演绎到极致,往往也就变成了理想主义者的自我起舞。追求复杂功能极限的腕表世家们,显然就是这样的践行者。  物理世界中有三维,那么陀飞轮就做到三轴,直到物理三维世界的极限;金属
期刊
那时六本木新开了一家饭店,秋元康带我去品尝。我津津有味地扫视着周围,心想:要是能看到玛莉安夫妇就太好了。恰巧玛莉安夫妇真的走了进来!我别提多高兴了。那一阵子,作为大富翁与绝世美女佳配的代表人物,玛莉安夫妇简直成了东京的一道风景。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玛莉安却在早间节目中,眼泪涟涟地哭诉:12年的婚姻带给她的只有寂寞。夫君是如何的风流,如何的唯父母之命是从。尽管她说得非常可怜,但是我认为电视观众当
期刊
一男一女,一起结伴看电影,互相吐槽,时时谈心,甚至可以牵手拥抱,可是却没在一起谈恋爱。  在你为失恋失魂落魂时,你有个像《失恋33天》里的王小贱那样伶牙俐齿的男子给你一耳光,“你是没长脑袋,还是脑袋上长霉了”;在你挣扎在进退维艰的某个人生十字路口,你有个《我可能不会爱你》里的李大仁那样温情款款的男人,给你一碗心灵鸡汤,“不要为了我,改变你想去的方向”……文艺作品中最具人气的男性角色,往往囊括了女性
期刊
编辑:邓玥 文:苏隐  有一种蛇蝎美人,强势、毒辣但风情撩人,凡人若没多少定力绝对难以抗拒。好比《新龙门客栈》中的老板娘金镶玉,就算知道她卖人肉包子你还是会欣然向往,接过美人赏赐的一碗蒙汗药喝下肚,管它今夕何年。  来自爱尔兰都柏林的碧眼乔纳森不是女人,但比女人更妖娆冶艳。他是闪烁耀眼光芒但充满危险的摇滚明星,是有杀妻欲和偏执狂的国王,也是玩转古典魅力与炫酷高科技的吸血鬼贵族……《天鹅绒金矿》里的
期刊
静物形象:易易  这,是什么地方  为什么会来这里  坠入粉红的烟雾  鼻尖一丝甜香轻浮  柔软而甜腻  粉红的色泽  玫瑰的国度  1.粉色铆钉鞋 LR  2.钻石指环 DAMIANI  3.胭脂粉方形手拿包 kate spade  4.玫红金属链条包 LIU·JO  5.美丽人生香水 兰蔻  6.粉色宝石项链 POMELLATO  7.粉色蛇皮纹手拿包 F.GALLERY  1.钻石指环 Ca
期刊
若嫌爱情太过麻烦,那就放弃五颜六色绚烂多姿。来换个清淡点的口味。欢迎来到单纯的黑白世界。  2  一个自动打开伞的按键再平常不过,但一个能上下双向开合伞的按键就先进了。  Brolly自动开合伞(21.5寸) RMB235 XDDESIGN  3  灵感来自丹麦圣诞,落下的点点犹如雪花,特别的当然是颜色。  圣诞蜡烛 Normann Copenhagen  4  让简单的镜子照出简单的你。  简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