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供需分析

来源 :河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生活、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息息相关。科学的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需求以及供需状况是进行生态保护与管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探究了1995—2018年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与趋势,分析了2018年陕西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及供需类型,可在各县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促进陕西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等方面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在LDPE及DOP不同掺量的基础上分别对AC-13C进行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及抗水损害等路用性能试验得出,AC-13C(6%LDPE)高温抗车辙能力最优;AC-13C(1.5%DOP)低温抗开裂能力最优;AC-13C(2.5%DOP+6%LDPE)抗水损害能力最优。
为了解决基于Mohr-Coulomb强度理论求解出的黄土主动土压力往往偏离实际的问题,本文基于二次抛物线型强度准则,通过对墙后填土展开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分析,推导了基于二次抛物线准则的黄土主动土压力解析解。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次抛物线型强度准则的黄土主动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在填土拉张区其主动土压力值小于朗肯主动土压力值,且基于二次抛物线型强度准则的填土拉张区开裂深度明显小于基于Mohr-Coulomb理论的拉张区开裂深度;在填土压剪区,填土深度越大则其所受围压越大,基于二次抛物线型强度准则的主动土压力明显大
桩西潜山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以发育潜山内幕的裂缝型油藏为主。通过分析桩西潜山内幕储集层类型及特征,探讨了内幕型储层的成因机制,认为该内幕储层的形成主要与岩性、断裂构造、滑脱构造及其埋藏溶蚀的相互作用以及次级不整合面风化壳溶解有关。
我国剩余污泥量非常大,有效利用存在诸多难题,挥发性脂肪酸(VFA)是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的重要产物,也是一种有极高利用价值的有机碳源。本文主要阐述了剩余污泥中微生物厌氧消化的过程及产物和参与厌氧消化反应的微生物情况,总结了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指出资源化处理剩余污泥的重要性,并对污泥高温条件下产生的VFA浓度数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城市的剩余污泥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和展望。
针对城市热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空气湿度、云量、降水和温度产生的影响,通过遥感技术,对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大气校正法反演Landsat8的地表温度;其次,根据差分序列将热岛效应分为强绿岛区域、绿岛区域、正常区域、热岛区域和强热岛区域;最后,结合东昌府区下垫面的景观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东昌府区的城市热岛效应非常显著;强绿岛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内的水体部分,
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探究关中平原城市群2000年、2010年、2018年3个时期,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3个区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用地增长了近44.2%,耕地是城市建成区扩张的主要来源;重点开发区内建设用地增长57.5%,其增长速度大于整个研究区的增长速度;农产品主产区耕地面积减少1187 km2,减幅为4.3%;生态功能区内各类用地变化幅度小。对各类用地分区域统计,有利于城市群城市用地的合理规划。
随着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很多矿区在工作面布置上都存在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回采的问题.由于上覆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内垮落不充分,矿山压力分布规律性不强,且采空区下巷道掘
生态修复是改善矿山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准确掌握矿山生态现状、地形地貌等数据是进行生态修复的基础。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辅助矿山修复工程实施,不仅可以连续获取高精度实时影像资料,而且能够对施工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工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快速、精确的评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所采用的传统数据采集方法的不足以及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优势,简要地介绍了实施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基本方法以及无
生态环境是评价城市的重要指标,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为城市的环境规划治理提供参考。本文利用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体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和人类活动指数五项指数加权求和得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以2013年与2016年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定量描述合肥市的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环境良好,平均EI值均大于60,生态优良的区域占35%;位于中心城区的包河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平均EI值相对较低,周边的巢湖市、长丰县、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平均EI值较高;合肥市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蓬勃发展,但发展过程中融资难、融资贵现象颇为突出,为解决这个难题,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和途径。经过十多年来的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良性道路,但在价值评估、风险防范、权利处置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状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完善意见,以期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