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超声造影增强特征的关系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45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并与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乳腺癌造影后27例血流灌注缺损,25例向心性增强.乳腺癌的增强特征与ER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P<0.05),向心性增强及血流灌注缺损多发生在ER阴性肿瘤.以向心性增强判断ER表达的灵敏性为48%,特异性为85%;以血流灌注缺损判断ER表达的灵敏性为48.1%,特异性为88.9%.乳腺癌的增强特征与PR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ER的表达水平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作用于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后E钙黏蛋白与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E钙黏蛋白表达并测量各组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值,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Shh mRNA、Gli1 mRNA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数据分析.结果 荧光免疫显示环靶明干扰组平均荧光强度为213±35,小于GES-1细
目的 探讨铁调素(Hepcidin)在大鼠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F344近交系大鼠为供体、Lewis近交系大鼠为受体,原位肾移植,建立20只CAN大鼠模型;于模型建立术前、术后1、2及4个月分别收集大鼠的静脉血和尿样,检测肾功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尿Hepcidin、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表达;并于移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8和整合素αvβ3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方法 通过肿瘤细胞侵袭、黏附实验及血管内皮增殖、毛细血管管腔生成实验观察αvβ3在IL-8介导的乳腺癌细胞侵袭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应用组织芯片技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4例乳腺癌患者标本验证IL-8及αvβ3表达与ER的关系.结果 IL-8组BT-549及MDA-M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过度训练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5基因(PDCD5)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2)、过度训练组(O组,n=12)和过度训练+NAC干预组(N组,n=12).通过7周反复力竭性游泳训练建立动物模型.分组处理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心肌细胞PDCD5 mRNA表达;West
目的 探讨胃癌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CXCR4、iNOS的表达,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CXCR4 (58.7%)和iNOS(77.5%)的蛋白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标本CXCR4 (70.8%)、iNOS(89.6%)表达明
目的 探讨具有最大转染效率和沉默效应时壳聚糖-小干扰RNA (siRNA)的壳聚糖与siRNA(NP)比值.方法 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壳聚糖-siRNA纳米颗粒的直径和Zeta电位.荧光标记的siRNA转染到C6细胞并初步鉴定转染效率.分6组进行转染:分别加入不同NP比值的壳聚糖-siRNA(实验组)、LipofectamineTM 2000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l) siRNA(阳性对照组)、
目的 利用RelB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耐受性DC的产生.方法 将Lenti-RelB shRNA转染未成熟DC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C中RelB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DC凋亡以及表型分子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CD80、CD86、CD8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分泌的细胞因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62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黏膜中GOLPH3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的表达,分析GOLPH3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mTOR表达及Ki-67增殖指数的关系.结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而炎性反应的作用近年来颇受重视[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是生物信号引起核反应的重要通路,在调控机体应激和炎性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2].本实验旨在观察大鼠肾IRI后p38MAPK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探讨p38MAPK在肾IRI及其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假手术组(n=1
期刊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骨髓干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TGF-β1软骨诱导液培养骨髓干细胞(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甲苯胺蓝染色、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糖胺聚糖(GAG)表达量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目的基因Wnt1、Wnt3a、β-连环蛋白(β-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