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哲学观点分析、转化“问题生”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生”是指在学习习惯、遵守纪律、文化成绩、思想品德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具体表现为:学习不用功,成绩不好,迟到,早退,旷课,上课随便讲话,看不健康书籍,行为散漫,语言不文明,抽烟,喝酒,上网,打架斗殴,顶撞老师……“问题生”给班级管理带来较大的难度。本人长期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现想从哲学角度谈谈怎样做好“问题生”的工作,分析、转化“问题生”。
  
  一、承认“问题生”的客观存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目前,理论界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差生”、“问题生”的说法尽量避讳之,对那些学习差、守纪差、甚至思想品德差的学生往往用“潜能生”或“后进生”的概念表达。但是,“潜能生”的概念往往只能表示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潜在能力,并不能反映学生在守纪、思想品德上存在的问题,“后进生”后来是不是真的一定能进步,也不得而知。因此,“潜能生”和“后进生”都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问题生”听起来可能让人感觉不太舒服,有点刺耳,但却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客观存在、无法否认的事实。即使他们“潜力巨大”,“后进(劲)十足”,但毕竟现在还是成绩差、守纪差或者思想品德差。当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对学生“坦诚相告”:你是“问题生”。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问题生”的客观存在并正视、研究这一特殊群体,这才是我们对待问题的正确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问题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防止片面性。“问题生”虽然学习差、守纪差,但是他们一定有其他方面的长处,如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有一技之长等。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地予以鼓励、赞扬。切不可对他们“全盘否定”,“一棒子打死”。当然,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生”并不是要求我们唯心地、虚伪地表扬、讨好“问题生”,而是要求我们不能对他们的优点、成绩视而不见,或者认为他们既然是“问题生”,哪有优点、成绩可言?甚至因为他们是“问题生”而对他们的优点、成绩进行调侃或者嘲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老师一句鼓励的话或者一句伤害的话都可能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生”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学生犯了错误、存在问题就认为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等到将来学生令我们刮目相看时再为自己当初的鼠目寸光而内疚不已、追悔莫及。
  
  四、把转化“问题生”当作提高能力、实现人生价值的事情
  
  医生的医疗水平是在治疗疑难杂症的过程中提高的,教师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难教的学生教好的过程中提高的。作为班主任,应该把与“问题生”打交道、转化“问题生”当成增长能力、锻炼自己、显示自己才干的机会。谁都可以把“优生”教好、管好,但要把“问题生”教好、管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全国著名的优秀班主任,如魏书生、任小艾等,无不是做了乱班的班主任,在与各种各样的“差生”、“问题生”打交道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但是,我们有些班主任,面对“问题生”,一味地埋怨學生难教、难管,抱怨班级几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称自己是“与魔鬼打交道的人”,遇到“刺头”学生犯错误,往往爱把“皮球”踢给政教处,把“包袱”甩给学校,上报处理,寄希望于学校将其“扫地出门”,而没有意识到,与“问题生”打交道,并成功转化“问题生”是一个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是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这样,怎能以一种快乐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工作?怎能成为名师?
  
  五、转化“问题生”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生”存在的问题不同;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有的学生家庭情况特殊;有的学生自尊心强;有的学生自制力差。因此,转化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找到转化“问题生”的切入口,对症下药,这样才能达到成功转化“问题生”的目的。千篇一律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处罚学生,不仅转化不了“问题生”,而且可能使问题更加复杂、严重。
其他文献
朱爱华老师是山东省特级教师,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从小酷爱读书,勤于思考。从1989年踏上三尺讲坛的那一刻起,就发誓要做一名像父亲一样出色的教师。二十余年如一日,勤奋钻研、开拓创新。每天看着快乐的学生,她的心中就洋溢着幸福;每当看到自己的教研成果被认可,她就仿佛听到自己生命拔节成长的声音,心中充满感动,教书成为她的享受。她一直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追寻着教师生命的意义,感受着教育人生的充实!  一、追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英语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放在必修的位置,而当今这个学习化的社会又体现出信息化,这种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因此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何使课堂教学模式更为优化,教育工作者们首先想到了采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家发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运用多媒体可以使课堂更为生动。由于它便于采用最新的内容,故实效性很强,同时课堂容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是1967年由美国著名评价学专家斯克里芬(scnven)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调节教育过程、保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为目的的评价活动。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之一。站在这个时代的高峰上,歌唱出整个民族的面貌与命运的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无疑是李白了。   李白的诗今存九百多篇,而写送别的诗歌合计有一百三十二篇,约占七分之一。   他的送别诗脍炙人口,为历代诗人所称颂,有极高的思想艺术价值。纵观李白的送别诗,是积极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良好范例,在李白许多杰出的送别诗中,作者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表示对于现实的强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联系越来越紧密。文章以都江堰水利风景区研学活动为例,通过对学生进行常用地理信息软件在定位、小组合作、设计及绘制研学线路、生成研学轨迹等多方面的应用训练,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学校根据学段特点和地
“量少质低”、“一浅二俗”,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对目前中学生阅读状况的普遍担忧。“量少”,即阅读数量少,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阅读量较少完成,就更不必说大量课外阅读了;“质低”,即一浅二俗——内容浅、档次低,少有如饥似渴的阅读那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  我认为,造成这种状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是封闭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具体表现在语文课上,就是“讲读”和“串讲”,从课本到教参。这种做法,也许暂时能
由于在学校工作的缘故,经常接触家长,发现一些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竟无可奈何,甚至潸然泪下,真是让人痛心。  每当遇到这种场面,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孩子,此刻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因为我有一个懂事的孩子。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母亲,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失败,还可以引以自豪。所以我愿意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经历写出来,跟大家交流。    一、培养孩子勤劳俭朴的习惯    现在许多孩子都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题目,立足现实,着力考查区域自然、经济发展规律及存在问题,有教师评价是“鲜”、“活”、“新”,其实就是“不落俗套”。这样的题目,哪里会有答题模板?可以这么说,作答这样的题目,用直接的眼光去看,用生活中的逻辑去思考的“常识思路”才有优势。  一、“常识思路”似拙实巧,事半功倍  (2014年全国Ⅱ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開始垦荒。
2月底,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携其畅销书《从0到1》登陆中国,获得中国创业者、科技圈的极大关注。彼得·蒂尔是PayPal创始人,也是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特斯拉、Linkedin、Spacex、Yelp等公司的投资人,2015年2月26日,他在“2015创投极客论坛”上做了主题演讲。  彼得·蒂尔认为,创业公司实现垄断的第一步要从垂直市场开始,要关注的并不是未来市场的规模能有多大,而是
上学期,我的一节思品课《正确面对理想和现实》获得了区优课评比一等奖,这一课是人教版九年级思品教材最后一单元的第一课,着重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含义、理想的重要作用以及实现理想的途径,上得不好容易变成一节乏味的说教课。我的这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有位老师情不自禁地说:“真美。”  一、导入新课美。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