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大电流MAG焊4种不同工艺得到的焊缝金属进行了低温冲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焊接材料及不同的焊接参数,冲击吸收功区别较大。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得出:当C,Si,Ti超过这些元素在焊缝金属中的有益作用的含量时,产生较脆而粗大的贝氏体组织,-20℃时的AKV〈27J,韧性较差。当C,Si,Ti含量合适时,焊缝金属中出现细小的钟状铁素体,-20℃时的AKV〉27J,低温冲击韧性很好。焊缝金属内耗试验结果表明,有Snoek和SKK2个内耗峰。组织为贝氏体时,峰较明显;组织为针状铁素体时,峰较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