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职业化的心态——评《教育杂志》关于学术独立的通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析《教育杂志》上李石岑等人关于学术独立的通信入手,解读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早期知识分子对职业化的心态:知识分子对资本家代表的社会世俗势力的兴起持矛盾态度;他们认识到知识分子需要通过世俗化的职业自立来换取学术和精神的独立,同时又担心“学问家”的职业化会损害学术的纯洁性,只能寄希望于知识分子保持独立的精神品质,以抵御职业化带来的知识分子日益庸俗化的危机。这些看起来充满矛盾又难以两全的心态,体现了在社会转型期的现代知识分子构建自身的独立品质以及与社会其他阶层重建有序联系的探索历程。
其他文献
一、2002年黑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工作回顾2002年,全省机电进出口工作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年进出口完成9.75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2.42%,同比增长55.22%,比年初预定增
洛克的“中道”观点的基础是他的上帝观。他认为,“上帝”观念不是天赋的,只能来自经验,并且,洛克从“自我”的认识中推论出了上帝存在。洛克把对上帝的认识外扩到认识论及社
张问陶出身显宦之家,少有壮志,个性清狂而率真。他虽受释道观念影响较大,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如具有强烈经世倾向,宣传忠孝节义,主张施行仁政,提倡报国从军等。其论诗以抒情为本,重气,贵独创,追求百花齐放,偏爱阳刚之美,即"也能严重也轻清"。其创作最有成就的是时事诗、怀古咏怀诗、亲情爱亲诗及纪游写景诗。比较而言,张问陶与彭端淑、李调元在道德文章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
1947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颁布《工业会法》。从此,工业界得以独立于商会之外,拥有自己的法定职业团体工业会。工业会与商会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形成“工”与“商”的分野,结束了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