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概念结构设计 培育数学抽象素养

来源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ergh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梳理概念结构系统的形成、发展、更新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结构,培育数学抽象素养.
  关键词:余弦定理;正弦定理;概念结构;数学抽象
  一、背景
  数学抽象是数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通常要经历感知与识别、分类与概括、想象与建构、定义与表征、系统化与结构化五个阶段. 其中,数学抽象的前两步分别是感知与识别、分类与概括. 第一阶段是感性抽象或经验性抽象;第二阶段是理性抽象或反思性抽象. 相应地,数学教学应该在明确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观察、直观感知(包括动手操作和思维实验),强化学生对抽象对象相似性的识别,让学生更深入、更充分地感知抽象对象,熟悉它们的形象,感受它们的内涵与本质,夯实抽象的基础. 也就是说,从具体事例的相似性识别开始应当是数学抽象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由真实事物出发,给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帮助他们清楚新、旧抽象概念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是数学抽象的基本做法.
  如前所述,数学抽象是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同时,各阶段、层次之间具备一定的相似性. 这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类似的特征. 语言学中形成概念的方式主要是“共时性”抽象概括和“历时性”抽象概括. 其中,“共时性”抽象概括是指在一定阶段里,在事物的特征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以抽取该事物不同时空表现形式的感性形象中的共有属性来加以概括以形成概念的方式.“历时性”抽象概括是把握事物演变历史以形成概念的方式. 一个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时空里的连续变化,而且表现出阶段性,反映到人脑里则是变化着的并具有阶段性的感性形象的序列.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事物一些旧的特征逐渐消失,并被一些新的特征所代替,那么消失了的特征也在概念形象里隐退,它只保留在先行阶段的概括里;而新的特征逐渐成为新一阶段的共有特征,并上升到概念形象中来,逐渐形成新一階段的概念形象,建构出新一阶段的概念. 这样,就在渐变的沿革中,实现了概念形象的更替和概念金字塔体系的与时推移,其结果是一个阶梯式的概念结构系统.
  我们尝试在日常的概念教学中主动关注并梳理如上所述的概念结构系统,并据此进行更具有针对性的微观教学设计. 一方面,梳理的过程能促使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体系的脉络,并依据不同阶段的概念(及其相似性)进行针对性的概念教学设计;另一方面,结合具体问题,可以提供较为有力的抓手,以展现或识别不同阶段的数学抽象素养水平.
  针对解三角形问题,在不同阶段可以运用不同的概念来解决. 新阶段概念的形成、发展与更新意味着概念结构系统的发展与更新. 同时,相应的数学抽象素养也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概念结构系统.
  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中的“历时性”和“共时性”
  图1较清晰地展现了“解三角形”概念结构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其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作为重要的节点,对该概念结构系统的发展与更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试图通过研究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这一关键节点中蕴含的“共时性”和“历时性”来阐释概念结构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更新,即从较为微观的层面来说明概念结构系统的基本特征.
  1. 余弦定理中的“共时性”
  余弦定理的论证可运用如图2所示的概念结构系统表达. 事实上,“共时性”类似我们所熟悉的一题多解形式.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多解”之间的联系.
  其中,解析法的关键在于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放在原点,如图3所示,可得[CbcosA,bsinA],[Bc,0].借助距离公式可得[a2=bcosA-c2+bsinA2],化简后得到余弦定理.
  2. 余弦定理中的“历时性”
  余弦定理的达成过程(即图1中的概念结构系统阶段1)是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进而完成斜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即[a,b,c]与[cosA],[cosB],[cosC]之间的等量关系,如图4所示,下文简称为“阶段1”.
  通过运用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规律,上述概念结构系统还可以继续发展,即图1中的概念结构系统阶段2,如图5所示,以下简称为“阶段2”.
  3. 余弦定理与正弦定理中的“共时性”
  事实上,正弦定理的论证可以依据余弦定理概念结构系统中的阶段1和阶段2来解决,反之亦然,如图6所示.
  三、概念结构系统的重要作用
  下面举例说明概念结构系统对微观教学设计及培育和识别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的重要作用.
  例  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为[A2,1],[B4,1],[C3,2],解这个三角形.
  1. 有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微观教学设计
  事实上,教师在进行微观教学设计之前,都会对知识体系脉络进行梳理,如文献[4]. 而关注概念结构系统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尝试理清微观设计中的核心问题(或核心工具),并且依据概念的相似性帮助教师在应对“新概念”教学的切入点时找到相对有效的路径,并据此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 例如,在学生阅读完教材上关于向量数量积的内容后,上述例题可以作为引例提出. 在学生提出运用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回答向量数量积这一核心概念中的基本问题,如为什么要引入“投影”?为什么要特别关注向量数量积中的分配律这一运算规律?这样,就有一个有利的抓手帮助教师形成更有针对性并且更有张力的课堂. 当然,教学过程中,面对数学抽象素养水平较高的学生,不妨推荐他们阅读文献[5].
  2. 有利于识别数学抽象素养
  事实上,在学习向量的数量积之前,学生会采用余弦定理、点到直线的距离来解答上述例题. 学生解题的过程,就是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方面展现自己的概念结构系统. 在引导学生运用向量更新概念结构系统的过程中,应该专注于向量法与余弦定理,以及解析法的联系与区别(概念的相似性). 这样,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向量法是一种更为高级(抽象)的解法. 而作为教师,亦能通过该问题了解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发展阶段,并适时地引导学生完善他们的概念结构系统.   3. 有利于形成教学(学习)网络
  一方面,通过对概念结构的把握,帮助学生自省自身的概念结构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新的工具去更新概念结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依据学生特定的概念结构,教师可以把握好引导(或探究)的度,课堂也会更加具有弹性.
  4. 有利于进行针对性命题
  从命题的角度来说,依据概念结构系统的“历时性”“共时性”,我们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命题工作. 同时,通过针对性的命题,区分学生的概念结构系统或数学抽象素养水平.
  四、小结
  1. 关注工具对概念结构(系统)发展、更新的重要影响
  通过上文的论述,概念结构的发展和更新在于不同阶段运用恰当的概念(工具),如“分类”以及直角三角形的基本结论、单位圆、向量等. 在更新概念结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如何在概念相似性的基础上运用新工具、(思维)方法有效帮助学生更新原有的概念结构系统.
  2. 关注概念结构形成、发展和更新的过程
  事实上,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概念结构并无优劣之分. 选择任何阶段的概念结构系统来解决问题都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我们应该关注同一问题下的概念结构系统是否存在优化(或迁移)的可能. 例如,在处理余弦定理时,相对于阶段1来说,阶段2在论述上更为简洁;处理余弦定理的两个阶段同时也能适用于正弦定理等. 事实上,在关注概念结构系统更新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关注数学抽象素养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昌官. 数学抽象及其教学[J]. 数学教育学报,2017,26(4):61-64.
  [2]郑正亚. 数学抽象概念教学随笔[J]. 数学教育学报,1999,8(1):75-78.
  [3]王春华. 概念的结构[J]. 学术论坛,2006(1):35-38.
  [4]曾荣. 迁移经验,提高“四能”:“正弦定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思考[J].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4):49-52.
  [5]张曜光. 对平面向量数量积发生发展之思考[J]. 数学通报,2017,56(5):15-17.
  [6]袁震东等. 上海市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参考资料[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收稿日期:2020-07-07
  作者簡介:袁液(1985— ),男,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统计是中学数学普遍存在的教学疑难内容.“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一节课为我们提供了统计教学的有益启示:结合案例学习统计的概念和方法,经历统计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通过生活实例体现概念和方法的应用性,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百分位数;数字特征;统计  “总体百分位数的估计”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新增的内容,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20
期刊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教学内容,首先确立“四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核心素养的孕育点与生长点,确立与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相关联的核心素养目标;然后以培养学生“四能”为抓手,积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关键词:课程目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四基”“四能”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四基”“四能”“核心素养”“三会”等课程目标,那
期刊
摘 要:几何是研究空间形式的科学,图形是其最主要的表征形式.“图形的变化”作为初中数学几何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发展空间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文章从“作图”的角度,对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数学试卷中部分涉及“图形的变化”的试题进行评析,并基于几何作图视角通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体系,对“图形的变化”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梳理,落实
期刊
摘 要: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卷中有关“数与式”的内容注重考查核心概念、性质、法则和运算. 在命题上,突出了从知识、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导向,关注了学科的课程目标,加强了对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  关键词:中考试题;命题分析;数与式;数学素养  通过对2020年中考试题的研究,发现中考数学命题特点已悄然发生变化,命题从关注对知识面
期刊
摘 要: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本质上是利用坐标的代数与几何属性研究图形的性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通过对2020年全国各地区118套中考试卷中关于“图形与坐标”内容的命题研究,凸显了这一本质内容的体现. 从整体来看,试题注重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考查,导向以数学思想方法为“内核”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素养;思想方法;导向教学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图形与几
期刊
摘 要: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 本节课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串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教学中体现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思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概括,并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精确刻画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特殊对称的代数表达,掌握了函数的奇偶性的研究,学生就可以类比函数奇偶性的研究方法研究函数的一般对称的性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定位为: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思想
期刊
摘 要:方程与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是解决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是中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方程与不等式”试题进行解题分析,并对各典型例题解法进行赏析,给出思考启示,以期对中考复习提供参考.  关键词:方程与不等式;数学建模;解题分析;数学素养  方程与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是解决数学和生活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是中考考查的
期刊
摘 要:幂函数是高中生学习的第一个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其他函数具有示范作用.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研究函数的“基本套路”,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从函数图象和代数运算两方面研究函数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幂函数;函数的研究方法;核心素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精
期刊
摘 要:结合2020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试卷中“数与式”部分的试题,基于试题与教材的联系,从教材例、习题与中考试题关系的角度,研究试题背景,挖掘试题源头,分析试题结构,定位试题走向,剖析学生的解题情况,为复习备考提出针对性的解题策略和教学建议.  关键词:解题分析;思想方法;复习启示  “数与式”内容涉及实数、整式、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以概念、性质、运算法则和运算能力检验学生对“数与式”内容的基
期刊
摘 要:从八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介质与距离对WiFi信号强弱的影响”的数学建模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 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是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设计,基于常规教学设计对其进行拓展,通过改进使之适用于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撰写;第七方面是学生获得的成果,包括成绩和不足两个方面;第八方面是对本次活动的反思. 这样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并真正理解数学. 该教学设计还基于数学建模活动的需求在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