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苹果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的效果研究

来源 :落叶果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xwork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青岛苹果病虫害探索以“清园控害、合理修剪、理化诱控与监测、天敌保护利用技术、病原生物防控和精准施药技术”为核心的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病虫害防控效果达70%以上,蛀果率1%以下,有效解决了苹果病虫危害严重、化学防控不理想的问题,为苹果绿色生产提供了方案。
其他文献
新疆巴州地区是库尔勒香梨(简称香梨)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库尔勒市及尉犁县、轮台县及第二师各团场。截至2019年,巴州地区香梨总面积4.32万hm2,总产量40.6万t,平均666.7 m2产量626.5 kg,其中单产水平低于400 kg的梨园面积1.3万hm2,占总面积的30.1%。笔者就香梨园低产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改造的技术措施。
苹果粗皮病是因为土壤有效锰含量过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为探索防控苹果粗皮病的有效途径,进行施肥试验。苹果园每666.7 m2以常规施复合肥40 kg为对照,以分别增施椰壳活性炭100 kg、有机无机复混肥150 kg、商品有机肥300 kg为处理,研究其对土壤pH值、有效锰含量及对生理性粗皮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复合肥相比,增施3种肥后均能提高土壤pH值,减少Mn2+积累,减轻生理粗皮病的发生,以增施椰壳活性炭、有机无机复合肥的效果较好,病情指数都为Ⅱ级,增施商品有机肥病情指数Ⅲ级,均比常规施复合肥病情
对东营市及周边地区进行冬枣品种资源调查,从中选出5个冬枣优良单株,经对嫁接扩繁的各株系进行生物学特性、产量、果实品质等性状的观察测定,筛选出产量和品质最好的钰枣1号,脆熟期9月20日左右,比普通沾化冬枣早10 d,脆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2.46%,明显优于目前栽植的沾化冬枣和其他4个冬枣优系,可作为良种进行区域试验和审定推广。
盘克汉姆梨为西洋梨品种,原产澳大利亚,国内又称“丑梨”。果皮绿黄色,果肉白色,肉质细、紧密,平均单果重360.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果实后熟后软溶多汁、香气浓郁、品质极上,果心小,可食率90%以上,可冷藏5~6个月。盛果期666.7 m2产量3000 kg以上。概述了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要点。
2007年,临沭县大兴镇引进蓝莓栽培,到2019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到773 hm2(11000多亩),产量2750多t。主要分布在大兴镇和石门镇。为了解全县蓝莓施肥情况,对蓝莓施肥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施肥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现介绍如下。
对4年生核桃树因园地占地进行异地移栽建园。总结了移栽建园技术;移栽建园后的规范化管理技术;对劣杂品种树、实生树进行改接换优技术等。移栽第7年666.7 m2产核桃干果165 kg,为核桃树异地移栽建园提供借鉴。
【目的】通过研究氟离子和碳酸氢根添加对构树幼苗生长和碳代谢的影响,探讨喀斯特生态区域内的氟离子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糖代谢过程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氟富集地区的森林植被管理和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喀斯特适生植物构树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Hoagland营养液中加入NaF和NaHCO3制成处理液。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组,即对照组、3 mmol·L-1NaF处理组、3 mmol·L-1NaHCO3处理组和3 mmol·L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着比较强的实践性。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必须考虑与实践哲学应用有关的观点和概念,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基于以上情况,在分析实践哲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整合和扩展学习内容、关注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入手,为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构建提出建议,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在果树组培生产过程中,污染是威胁实验室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包括细菌性污染和真菌性污染。细菌性污染是可控的,在生产中可以带菌培养,在处理过程中有较长的缓冲时间。真菌性污染通常是致命的,没有任何的缓冲时间来处理,发现后只能通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
[目的]探究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特征,阐明不同植被覆盖度条件下植被降温差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提供参考.[方法]以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北京五环内区域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