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结膜下分离注射干扰素α-2b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针刺分离联合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3例(27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发生的功能不良性滤过泡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结膜下注射,随访时间6个月以上,采用Van Buskirk裂隙灯显微镜分型法和Leung前节-OCT检查法相结合评估滤过泡治疗前后的形态和功能.结果 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发生时间为术后(51.04±23.09)d(19~89d).治疗前患眼眼压为(22.77±8.65)mmHg(10~45mmHg)),随访终点眼压为(16.68±3.37)mmHg(7.70~21mmHg),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治疗的完全成功率为66.67%(18只眼),条件成功率为25.93%为(7只眼),总有效率为92.6%.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滤过泡区结膜下出血(37%)和结膜破裂(22.22%),治疗后无明显远期并发症.结论 针刺分离联合滤过区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是治疗功能不良性滤过泡安全有效的方法,采用AS-OCT能客观、及时评估功能不良性滤过泡的形态和功能变化.
其他文献
肿瘤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疫苗的发展经历了肿瘤细胞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三个阶段。肿瘤基因疫苗也称DNA疫苗,是目前研究
目的 总结双内听道(duplication of internal auditory canal,DIAC)的多层螺旋CT和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4例(5耳)DIAC患者的影像学资料,4
目的 探讨地尔硫(艹卓)、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过氧化氢酶(CAT)联合应用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建立兔脊髓I/R损伤模型,治疗
目的 比较CT尿路成像(CTU)和IVU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准确率,探讨临床上CTU取代IVU的可能性.方法 CTU检查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65例.男111例,女54例.平均年龄42(18~71)岁.肾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治疗已进入强大的抗病毒时代,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大大降低了发达国家HIV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997年首次报道艾滋病(AIDS)患者HAA
本文对1952-2009年溧阳市疟疾发生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描述。自1988年以来,全市疟疾发病率持续控制在1/万以下。近年来,偶有输入性间日疟和恶性疟病例发生。加强输入性疟疾的防
目的比较经血宁胶囊5种提取部位之间凝血作用的差异,明确其凝血作用部位。方法对经血宁胶囊5种提取部位即石油醚部位(A)、乙酸乙酯部位(B)、正丁醇部位(C)、水溶部位(D)、残
利用体外试验测定耐氧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Qq08)的耐酸、耐胆汁特性;同时测定其对胆固醇的降解能力和对结肠癌腺细胞Caco-2的黏附性能。结果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意义.方法 19例入组患者共计21个手术切除病理学确诊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采用脉冲反向谐波造影技术,14例采用对比
目的 探讨磁共振FLAIR序列和DTI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诊断价值及DAI病灶平均ADC值及FA值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确诊的D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