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曾国藩家训到吴波的遗嘱

来源 :党员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唐浩明曾生动讲述过曾国藩的家教轶事。曾国藩不仅是清代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还是一个优秀的家长。他不留财产给儿子,是曾家培养子女成材的重要家训。我在《曾国藩全集》的家书中,看到道光29年3月31日写给澄弟、沅弟、季弟的书信:“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耻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他还说,“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蘖,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帮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若禄入较丰,除堂甘旨之外,尽以周济亲戚族党之穷者,此我之素志也。”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员,能有如此思想境界并身体力行,实在难能可贵。
  不留钱财给子孙,其实是大智慧。好逸恶劳,是人的劣根性。在曾国藩看来,荣华富贵会让人养尊处优而不思进取,而才干和伟业则需在逆境中打造,自己的本领就是困境中“被逼出来”的。如果没有艰苦磨砺,人的潜能则难以发挥到淋漓尽致。对纨绔子弟而言,钱一多,跟他的狐朋狗友就多,歪门邪道也就多,这样很难做一个好人。其实,曾国藩不给子孙留钱财,是对后人和自己的最大保护。从古到今,许多官宦、商人为子孙积累财产往往不遗余力,甚至过劳而死。殊不知儿孙自有儿孙福,何须为其做马牛?更何况还有前车可鉴——为官须保廉,为商则保身。因此,尽管曾国藩不留钱财给子孙,但曾氏家族从曾国藩的父亲以下到科举制度废除70余年间,共出秀才、举人、进士、翰林20多位。新式教育制度之后,其子孙大多大学毕业,留学外国。
  前不久,央视等各大媒体对新中国第五任财政部部长——吴波不给后代留私产的两份遗嘱进行了报道,展示出这位老党员廉洁奉公和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2000年10月,吴波大病出院以后立下了一份遗嘱。遗嘱这样写道:“我参加革命成为一个无产者,从没有想过购置私产留给后代。因此,我决定不购买财政部分配给我的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4号楼1101、1103两单元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过世后,这两单元住房立即归还财政部。我的子女他们均已由自己所属的工作单位购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继续占用或承租这两单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义向财政部谋取任何利益。我去世后后事从简,不发讣告、不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火化后骨灰就地处理不予保留。”
  吴波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进京。担任财政部副部长、部长期间,40多年来一直住在北京西城区大酱坊胡同的旧平房里。直到他离休后,财政部按政策分给他两套单元房,他才从年久失修的平房搬进了楼房。后来房改,职工可用较低价格购买单位分配的住房,他却没有买。
  第二份遗嘱,再向组织表心迹。2003年春节的前几天,吴波直接给时任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写信嘱咐——怀诚同志:我的后事请按我的遗嘱办理,一切从简。我在遗嘱中要求我的子女不要向财政部伸手,也请部里不要因为我再给他们任何照顾。在我和老伴邸力过世后,我的住房必须立即交还财政部。财政部也不要另外给他们安排、借用或租赁财政部的其它房屋。他们有什么困难,由他们找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解决。这并不是一份严格意义上的遗嘱,但老人表达的却是同一个心愿。
  与第一份遗嘱有所不同之处,是吴波特意强调房屋交公后,不要给他的子女另外安排其他房屋,显然是怕单位在收回房屋时有所“变通”。2005年2月20日,吴波平静地走完了99年人生,他的老伴已先于他而离世。办完丧事当天,吴波的4个孩子就召开家庭会议,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也在场参加,商量如何落实和办好父亲遗嘱之事。如何实现老人的心愿,就成了子女们召开家庭会议的主要议题。很快,一份《交房申请》由吴波的秘书送到了财政部。在《交房申请》的最后,吴波的子女们还特地写了一段话:“父亲交房是个人的意愿,不是国家所提倡的事,因此也不要宣扬。我们兄弟都已买下了本单位分配的住房。代父亲上交这两套住房,是出于子女们对父亲的尊重,完成他的遗愿。”吴波去世3个月后,子女们整理搬走了两套房内的物品,把房门钥匙交到财政部,并让经办部门出具了收条。此时,位于万寿路黄金地段的这两套房,房价已涨到了每平方米四五万元,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总价达上千万元。
  吴波去世后,孩子们清点了父母留下的遗产:父亲的存款是5.1万元,母亲的存款是5.9万元。除此之外,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对于父母留下的这11万元如何分配,吴波的4个儿子在仔细商量后作出了安排:给吴波身边的工作人员小杨3万元,因为他为父亲服务多年付出很多;给二儿子企阳3万元作为补贴,因为他与父母一起居住,房子交公后需要临时租房;还三儿子威立装修房款4万元。余下的1万元,用于处理父亲丧葬事项,以及交房时搬家费用等。
  11万元本来就不多,却被分成了4份用在不同的地方,可见吴波子女们的经济条件相当一般,这与吴波对他们的严格要求不无关系。他鼓励孩子到艰苦地方工作,不要贪图京城优越的生活,4个儿子中有3人都在外地安家落户。直到吴波去世,他的儿孙们都是一般干部和工人农民,没有一个在求职、上学、升职等事情上,因他是“大官”而沾光。
  吴波,这位老共产党员就这样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地走了。他身后虽然没有留下多少物质遗产,却为当代共产党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廉洁勤政树立了榜样。如果说曾国藩不留钱财给子孙是出于对个人和家庭以及皇室利益之考量的话,那么,吴波不留房产给儿子,则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严以修身、廉洁自律的党员本色,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因而,他的胸襟比古仁人志士更加开阔,精神更纯洁,品质更高尚,事迹更感人。
  (作者系湖北省财政厅副巡视员)
其他文献
不久前,丹江口市润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元君,这位身家过亿的“70后”企业家,在村“两委”换届中,高票当选蒿坪镇余家湾村党支部书记。  话语不多的范元君,“有钱却不任性”。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的他,坚守着“大家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信念,用建百套别墅免费送村民的行动,践行着让贫困乡亲都过上好日子的梦想。他的行动让他入围了2014年度“中国好人榜”。  白手起家怀感恩之心  刻骨铭心的穷:
编者按:党员是一杆旗,优秀共产党员创办“工作室”是风向标。在省直机关,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高广金等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立足本职创办形式多样的“工作室”,发挥阵地与载体的优势,以一点带一线,以一线传一片,带动身边的人,影响一个单位、一个行业甚至一方,起到了“一花引来万花开”的品牌效应,不断拓展延伸为民服务内涵和触角,提升了服务水平,引起了共鸣。本期特别策划采编了一组集中反映省直机关“党员工作室”
一  2015年10月12日14时46分,武昌区积玉桥街道网格中心指挥中枢接到居民反映,沙湖社区一住宅小区内有人进行熟食加工,存在扰民现象,并在天然气用气方面有安全隐患。  指挥中枢迅速反应。15时07分,工作人员将建立好的任务明细派发给相应网格员。网格员通过手持终端接收到任务信息后,上门查看。“经确认情况属实,当事人未能提供有效证件,特向街道上报该情况,希望街道能协调处理,还居民一个安全宁静的生
时下,一些上级主管部门以参加检查、参与督察、培训交流、项目研发等“响亮名头”,频繁抽调下级人员,让基层顶岗“代工”,出劳而不取酬,虽怨而不敢言。笔者认为,基层“代工”危害甚大。  基层人少事多,往往一个萝卜一个坑,人走乃坑陷,岗要别人顶,活由别人干。新人来了走,旧人原地转,有苦无处说,有怨不敢言。出于无奈,泵头朝下,抽水补源。如此下延,基层人才“空心”、上头工作“空转”。  减少基层“代工”,必须
2016年12月20日,从恩施传来消息,纳入因灾倒损房恢复重建项目的重建房1768户5288间、修缮房6088户10677间已全部竣工。这标志着,恩施州每一户因洪灾倒房的群众,可以在新家里过上一个温暖的春节了,同时也意味着,省民政厅驻恩施市抗灾救灾工作组兑现了对乡亲们的诺言。  去年6、7月,受超强厄尔尼诺极端天气影响,恩施暴雨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全州167万人次受灾,省民政厅派出工作组驻恩施市开展
襄阳市襄州区环卫所清扫七队队长王宏玲,不论是当初的环卫工人,还是现在的清扫队长,在24年的坚守中,她都把马路当成她的第二个“家”。  2015年全市创卫检查,环卫工作进行全天候巡查保洁,环卫工人每天在路上的作业时间长达20个小时,作为队长的王宏玲每天起得比平时更早,睡得比平时更晚。环卫工人们凌晨普扫,她就陪着普扫;环卫工人们巡回保洁,她就帮着保洁;环卫工人们突击任务,她带头在前,扫马路、铲石块、运
卢川还记得两年前,自己作为中国人寿集团公司选派的挂职干部前往天门市工作时,他满心的期待与忐忑,那一幕仿佛还在昨日。  2015年的9月,12位来自各大中央金融机构的高端金融人才,挥别家人,奔赴湖北,在孝感、咸宁、恩施等12个市州开始挂职金融副市(州)长的人生之旅。这次挂职正是省委组织部和省政府金融办为加快我省金融人才建设、以金融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次创新之举。  两年时间转眼即逝。8月26日,
2月8日上午,新年节后一上班,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省直机关新一轮“抓学习、抓作风、抓环境、促改革发展”活动动员大会。这是我省连续第三年将此作为新春开局之举。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亲自安排部署。  三年来,“三抓一促”已成为湖北省直机关党建工作的一个品牌。去年8月份,“三抓一促”工作被评为全国“群众工作典型案例”。11月份,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组长黄小晶在省直机关工委调研时,对“三
山沟沟里的小阿妹哟,  真是一个苦命娃,  就因为家里穷,  辍学那年还不满十八。  借了路费从大山出发,  望着上了年纪的娘亲,  你哭着哭着又笑了:  ——外面的世界大!  ——谁说穷人不能闯天下!  山沟沟里的小阿妹哟,  真是一个有志娃,  就因为家乡穷,  打工两年改变了想法。  学了技术从城市出发,  望着朴实热情的乡亲,  你笑着笑着又哭了:  ——家乡的潜力大!  ——谁说穷沟沟不
8月8日,湖北省纪委发出通知,中秋节期间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月饼等节礼,对顶风违纪者将严肃处理。  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年节”已成为考验党员干部是否廉洁的“试金石”。作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期间狠刹公款送礼吃喝等歪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去年中秋、国庆前夕,中央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公款送月饼节礼。令行禁止,“四风”整治效果明显。一年过去,公款吃喝送礼是否会反弹、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