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现身台海,两个关键表述透露重要信号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GUO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周边海域”和“常态化组织类似演训活动”这两个关键表述背后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此次演训与维护国家主权有关;二是这种演训以后会常态化。联系到近期美国一系列涉台的举动,这次演训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4月11日,西方媒体流传的一张照片显示,美国驱逐舰“马斯廷”号跟踪正在台湾周边海域正常训练的辽宁舰。这背后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美国海军此时发布这张照片,意欲何为
  国际军事行动法研究中心主任田士臣表示,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军用舰机在领海领空之外的海空域都享有航行和飞越自由,“存在敌对或竞争关系的国家之间的军用舰机,甚至是友好国家之间的军用舰机,在沿海国领海领空以外进行相互跟踪监视是很正常的,只要遵守国际避碰规则、保持安全距离即可”。
  在美军发布的照片中,中美舰艇看起来很近,双方是安全距离还是危险接近?
  专业人士表示,按照避碰规则,海上航行所谓的安全距离,是指在公海上两船相遇,在当时海况条件下两艘船可以各自采取措施,能避免紧迫局面的发生就是安全距离。按照惯例,各国海军舰艇会相距2海里通过,但在实际操作中尤其带有军事意图时,双方距离会非常近,往往相距0.5海里甚至更近,而小于0.5海里时就容易发生误判。“一般来说,危险接近是指大概相距两三百米的距离。”
  专业人士认为,从美军发布的照片来看,单对舰艇操作而言,这种距离在正常范围,不属于危险接近。但假若当时辽宁舰航母编队正在进行训练、演习,有实际使用武器的科目,就会很危险。
  多名专家认为,美军此时发布这张照片意图明显,显示出美国对抗中国的决心,意在拉拢盟友、为盟友壮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表示,这张照片拍摄地点在菲律宾海。最近,美菲即将举行军演。美军发布这张照片,某种程度上是在提醒相关区域的国家与美国在军事上协调合作的重要性。
  辽宁舰航母编队又有多个首次
  据悉,此次辽宁舰航母编队中,最受关注的是“南昌”号万吨驱逐舰。“南昌”号于2020年1月12日正式入列,这是中国海军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航母的“带刀侍卫”,此次是“南昌”号首次与航母一同进行远海训练。
  此前的3月18日,“南昌”号驱逐舰与“成都”号驱逐舰以及“大庆”号护卫舰首次进入日本海,这是其入列以来首次远海训练。结束训练后,“南昌”号便马不停蹄地与辽宁舰进行远海训练,侧面反映该舰早已具备完全战斗力,正通过远海训练强化远海作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拉萨”号驱逐舰在今年3月2日加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的整体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成都”号和“太原”号同属于052D型驱逐舰,该系列驱逐舰是海军新一代导弹驱逐舰,配备了相控阵雷达与垂直发射系统,具有很强的防空反导能力。
  “黄冈”号和“常州”号两艘护卫舰是一种多用途护卫舰,配备了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和反潜导弹,可执行反潜、防空、反舰等任务。
  “呼伦湖”号补给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综合补给舰,于2017年9月1日入列。该舰可以伴随航母远洋作战训练,补全了中国航母战斗群最后一块短板。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当天还出现了一架运-8反潜巡逻机,这是該机首次与航母编队进行联合演训。据悉,运-8反潜巡逻机配备了对海搜索雷达、光电转塔、声呐浮标以及磁探仪,搜潜手段比较丰富,发现敌方潜艇后还可以使用自身携带的制导深弹或者鱼雷进行攻击。其与辽宁舰航母编队一同行动,可加强编队应对水下目标的能力。
  两个关键表述透露重要信息
  此次辽宁舰航母编队远海训练是今年首次跨海区训练,也是今年首次进入大洋远海训练。
  如今,对于服役多年的辽宁舰来说,进行远海训练并不新鲜了。
  这次远海训练最受关注的,是官方罕见点出训练区域在台湾周边海域。官方称,这是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的例行性训练,旨在检验部队训练成效,有利于提高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能力。今后,中国海军仍将按计划常态组织类似的演训活动。
  “台湾周边海域”和“常态化组织类似的演训活动”这两个关键表述背后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一是此次演训与维护国家主权有关;二是这种演训以后会常态化。此前中国航母编队远海训练或者经过台湾海峡,通常的表述是年度例行训练,与地区局势无关,而这次罕见点出台湾周边海域。联系到近期美国驻帕劳大使随帕劳代表团一同“访问”中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政府、美国军队一系列涉台的举动,这次演训的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辽宁舰航母编队只是近期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行动的一部分。
  3月26日,有20架解放军军机(2架运-8反潜机、1架空警-500、4架轰-6K、10架-歼16、2架歼-10、1架运-8技侦机)进入台湾西南部空域飞行。其中,轰-6K、运-8反潜机还一度进入台湾地区东南部空域。
  4月5日,解放军1架运-8反潜机、1架空警-500预警机、4架歼-16战斗机、4架歼-10战斗机进入台湾西南部空域飞行。其中,运-8反潜机还一度飞抵台湾东南部空域。
  这些军事动作都是在警告台独势力以及一些外国势力,解放军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环球时报》等)
其他文献
9月8日,家住四川成都双流区胜利镇云华社区的朱郑氏迎来了自己121岁生日。对于这个见证了世界百余年间风云变幻的老太太,网友们有一个更响亮的称呼——“成都最牛00后”。  朱郑氏特别爱漂亮,生日宴上,她穿着一件红色外套,显得格外精神。“她每晚睡觉前都会用毛巾擦拭身体。最喜欢收到新衣服,但她节约了一辈子,新衣服舍不得穿,旧衣服舍不得扔。”长期在朱郑氏身旁照顾她饮食起居的儿媳妇陈玉华说。她介绍,朱郑氏每
期刊
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措施,拓宽个人账户资金使用范围,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具体来看,职工医保主要有4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逐步將部分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   二是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在职职工个人缴费仍计入本人个人账户,单位缴费全部计入统筹基金;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由统筹基金按定额划入
期刊
打哈欠亮眼 打哈欠有助于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长时间盯着电脑工作的人,疲惫时不妨刻意打几个哈欠,并配合“眨眼运动”——即稍加用力闭眼,10秒后再睜开,每次2分钟,每天至少3次,以缓解眼部疲劳。   提肛缓解难言之隐 提肛除可预防便秘、痔疮外,对内脏下垂、胃肠功能紊乱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具体做法是:吸气时提肛,收腹像忍大便的感觉;呼气时缓慢放松肛门,连做20至30次,每天3至4遍。 
期刊
秋天的夜晚,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与天空那轮明月媲美。即使有些时候,月亮拒绝了我们,躲到厚厚的云层中去。但那轮皎洁,连同着藏于心中的往事,却仍然浮现,在心底悠悠升起最美的月亮。  幼时看到的月亮总是静静照着院落。我伏在母亲膝上,她用手梳理着我的头发。我问着数不清的问题,感受着母亲指尖传递的温暖,竟然慢慢睡着了。  少时,最喜欢有月光的晚上。在院里的石桌上写字、看书、画画,只为省一点儿蜡烛和煤油。姐姐们在
期刊
4月17日,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方涉港声明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4月16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发表声明称,10名‘民主运动’人士当日在香港因参与和平抗议活动获罪,这表明香港民主空间不断缩小、基本自由受到侵蚀。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表示,中国香港是法治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法外特权。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法治的基本要求。相关案件被告人因组织、参与未经批准的
期刊
自诩“人权楷模”的美国孜孜不倦炮制针对别国的人权谎言,对本国的人权劣迹却选择性无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美国的人权遮羞布早已遮不住其做过的恶,历史和现实都已记录下它侵犯人权的条条罪状。  自诩“人权楷模”的美国孜孜不倦炮制针对别国的人权谎言,对本国的人权劣迹却选择性无视。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共发生了248次武装冲突,美国发起的就有201场,占到81%;二战后几乎所有美
期刊
近来,中日关系又起波澜。其实,自1972年中日复交以来,两国关系就一直在忽冷忽热中左右摇摆。“冷”与“热”的原因都具有持续性,二者的角力决定了中日关系的走向。那么,中日关系该如何走出忽冷忽热的怪圈?  王毅奉劝日方:“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   近来,中日关系又起波澜。在对华议题上,日本政府故态复萌,不仅对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的正常巡航指指点点,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还在香港、台湾、新疆等中国内
期刊
4月14日下午,在外交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所引发的国际反应向发言人赵立坚提问。   趙立坚回应,日本媒体称,日方排海工作预计两年后开始,将持续30年,拟排放核废水超过100万吨,排放数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地域之广、风险等级之高,前所未有。 据媒体报道,加拿大已经在其西海岸的三文鱼身上检测到放射性元素。在美国夏威夷海域,放射物含量已
期刊
曾因匪患横行而闻名的湘西,成为了脱贫“湘西样本”。它是如何克服蜿蜒群山的阻碍、多民族混居的难关、根深蒂固的贫困印记的?有些贫困户不认命,有些老师不认输,有些干部头脑灵光……  2021年4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全面回顾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与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其中,湘西作为“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影响。   曾因匪患横行而闻名的湘西,
期刊
“当年为什么要入党?”“共产党好啊,都是为了劳动人民。”“为何不怕死?”“怕死还能打仗?”这些百岁老党员们的回答,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他们虽已年过百岁,却仍要乘风破浪。  当年为什么要入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百年来,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让我们跟随央视镜头走近那些百岁老党员,听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