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要做足“加减法”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tiankong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小学语文教学走过“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浮华,迎来“冗繁削尽留清瘦”的简约时,“文本细读”这一20世纪西方文论语义学中的重要方法被许多专家学者不约而同地信手拈来,应运而生为当前语文课程的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然而文本细读到底应该怎么读?这个“细”字又该如何把握呢?笔者以为,只要做足“加减法”即可。
  一、做加法厚积:沉下心来深入“读出什么”
  细读文本,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浸润文本,分析整个作品的结构,然后思考作品的内涵,它的人文价值,进而读出作品的意义。因此,教师首先便应该舍弃自己的功利心、任务感,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读者,在自己细细品味,深深感悟的基础上再加入多种“细读方式”进行厚积,从而保证自己能“读出什么”。笔者拟就人教版八册19课《生命生命》谈谈如何在文本细读中捕捉文本的关键处。
  ⒈细读文本材料
  细读文本关键在潜心涵咏,“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文本的关键处总是隐身于文字的背后,细细品读,字字推敲,句句玩赏,方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生命生命》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思想含蓄深邃,是感悟人生的好文章。课文以问题开头:生命是什么?然后从飞蛾求生、瓜苗不屈、倾听心跳三件小事中展示生命的意义。也许由于曾经听过的两节精彩公开课给了我先入为主的暗示,在细读时,尽管文本主旨“意义”已在结尾点出,却并未引起我更多的思考与共鸣,我的眼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落在这三个事例上,深深地被文章中关于生命坚强的语句所震撼,读了又读,认定这三个事例是并列的,写出了生命的坚强不屈。并因隐隐约约知道作者是残疾人,便更肯定了文章的主旨是生命的顽强。
  2.拓读文献资料
  解读文本不必一味冥思苦想,作为一名教师,所知毕竟有限,有很多领域我们只是有所涉猎或根本未曾问津。只有对这些与文本息息相关的知识、理念了然于胸时,才能有十足的底气打开文本大门,扣准作者的脉搏,具备详尽的课程资源。
  怀着对“生命教育”的疑惑与未解,我上网查阅了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资料,十分惊奇地发现,不知是杏林子的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偶合,三个事例的螺旋上升递进层面竟然与生命教育三个层次的内容惊人相似: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通俗点说,就是要让学生感性地领略到“要活着的本能”,应该“坚韧地活着”,还要争取“活出点意义来”。
  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文本的主旨便是用“飞蛾求生”写出人应具备活下去的本能,用“瓜苗不屈”写出应具备坚强活下去的生存能力,用“倾听心跳”写出应该具备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因为小虫尚如此,小苗亦坚韧,何况人乎?因此文章的关键处不能落入“残疾人的坚强,生命的顽强”这一主旨展开。
  3.广读文化书籍
  当然,打铁还得自身硬,同一篇教材,同样去读,所领悟的东西却不一样,这其实是受语文老师“知识背景”制约的。“品位、道德、智能”便是知识背景的总和,即文化内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语文老师要有储备意识,不断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简单点说,便是要多读书,不但要读专业书,还要读其他书,尤其是文学书,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背景。
  二、做减法薄发:静下心来浅出“教些什么”
  经过做加法的深入厚积式细读,教师已能准确把握文本主旨,捕捉文本的关键处。然而,海量的阅读信息、厚重的人文内涵又岂能在一两节课之内,传递给那些知识背景相对浅薄,前阅读基础相对薄弱的年仅7-12岁的孩子们呢?这不理智也不现实。因此,此时教师应静下心来做减法浅出,思考确定“该教些什么”。
  那么如何作减法呢?该减去哪些东西呢?做减法前,我们心里应该有一个衡量标准。教师读文本是为教学服务的,沈大安老师说,小学语文这门学科,一是姓“语”,一是姓“小”,这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语文”与“小学生”这便是我们做减法的标准与尺度。
  ⒈以“语”为“本”做减法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堂上应以“语”为“本”,减去“非语文”,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当然,课堂中有时也允许出现“非语文”的东西,但前提必须是为语文服务。
  《生命生命》中,尽管文章主题暗合生命教育,尽管生命教育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就生命教育本身而言,它是一门沉重而庞大深奥的课程,语文课只是它的许多载体中的一个而已。因此,在课堂中,我们不能就生命教育而言生命教育,那毕竟脱离了语文的本真,而应将生命教育暗藏于语言文字的认识层面之后,让生命教育成为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成为一种“点点滴滴总关情,万语千言读自明”的厚积薄发,使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琢磨、欣赏、领悟之后,隐隐地感到或模糊地懂得一点生命的真谛,这便已足够。
  ⒉以“生”为“本”做减法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时非常深刻独到,但是我们解读文本归根结底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我们只是起一个桥梁作用,搭建的是“文本”与“生本”之间的心灵桥梁。我们重文本,但更应重“生本”。学生有自己的年龄心理特点,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把成人的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能好心办坏事,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应深入浅出,以“生”为“本”做减法,减去“非儿童”,让我们的教学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具有童真童趣。
  《生命生命》中,生命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太深刻太遥远的话题,直接进行生命教育,学生不懂,也没兴趣,更没体验,有违生本。因此我们的课堂中应减去生命教育的说教与灌输,而化为通过语言文字渗透。如紧扣“这就是我的生命,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这一句话展开,这两种人生态度,在学生的身边比比皆是,减去说教后,通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便能深刻体会作者的用意。再细读作者关于生命意义的阐述,结合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便能水到渠成。
  至此,文本细读已走了深入厚积、浅出薄发的一个来回,教师在这一来回中提炼了文本的主旨,捕捉了文本的关键处,奠定了真正意义上备课的重要前提。当然,在文本细读做足了“加减法”,确定了“教什么”后,接下来还有一个考虑“怎么教”的过程,不过那已不是文本细读的范畴,而是后续。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了前面“加”“减”两步走的稳健与坚实,这第三步的精彩将不再是浮华与奢望。
其他文献
我所在学校,是在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的农村中学,农村孩子由于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我们少数民族地区,父辈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出身,甚至文盲,没有受过教育,自然也就不懂得教育对于一个人到底有多重要,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就偏低,他们认为孩子上完小学,能认识几个字就行,反正家里也穷,倒不如趁早外出打工挣几个钱,也有的家长还有“重男轻女”现象,他们认为女儿早晚要出嫁,倒不如趁早回家,还能给家里省点开支,这给孩子带
期刊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的传染性疾病。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应用、血液制品的筛选以及抗病毒治疗,乙肝的感染率已呈下降趋势,但是,乙肝病毒感染仍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仍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传染性疾病,在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疫情。由于目前正在使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很难将病毒完全从体内清除,仅可以控制病毒载量在较低水平,因此,乙肝是一种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的疾病。
  恩替卡韦是一种耐药率低,抗病毒作用强的一线抗乙肝病毒口服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在内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必须定期服用
一直以来,癌症是世界医学领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而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不具有特异性,这就会导致在癌症治疗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对正常组织产生严重的损伤,导致传统的化疗方法生物利用率低并且具有极大的副作用。因此智能给药系统(Smart Drug Delivery System,DDS)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智能给药系统(DDS)对一系列物理化学刺激(如pH值、氧化还原条件、温度和光照射等)具有特殊的反应能力,
梁想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泪腺似乎变得格外发达;  只要看到伤感凄凉的场面,  或者听到酸楚缠绵的故事,  就像孩子一样,悲不能止,  往往哭得个稀里哗啦。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记忆力也已经变异退化;  无论是曾经倒背如的经典,  还是老朋友的关心问候,  常常被忘得一干二净,  或者是莫名其妙,所问非所答。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身体也失去了矫捷潇洒;  不仅仅是体态的臃肿
期刊
在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被各学段列为“阅读”目标中的第一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诵读优秀诗文”、“诵读古代诗词”。在课程标准将“朗读”、“诵读”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如何朗读”、“如何诵读”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也没用做具体的阐述。同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
期刊
【摘要】礼仪包括很多方面:商务礼仪、会议礼仪、餐桌礼仪、形象礼仪等等。礼仪的精髓是严于待己和尊重他人。这里谈教师的礼仪素养,主要从两个角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礼仪体现的是行为美,教师要修“行”;作为尊敬之情,礼仪体现的是心灵美,教师要修“心”。  【关键词】礼仪 道德仁义 心灵  一、修“行”。  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师者是学生的表率与示范,“师礼者人师之”。  1.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企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已成为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中坚力量,中职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管理好这些学生,是中职教育工作必须面对、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班干部 规章制度 感恩  当前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国家大力扶持和发展职业教育,使职业学校如沐春风。如何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服务
期刊
【摘要】民族交往是一种道德生活实践,是民族伦理关系产生的基础,如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交往。而一个民族与他民族之间的交往需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准则,这就是民族交往伦理,它是民族间伦理文化互动的真实反映。本文以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例,来比较分析它们与其他民族“相遇”时所发生的交往生活状态,展示了甘肃独有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所遵循的伦理观。  【关键词】甘肃独有少数民族 民族交往 生
期刊
【摘要】本文对2011年第51届世乒赛男子单打张继科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结论为:发球抢攻阶段得分率与使用率偏高,接发球抢攻阶段使用率并不高,但得分率较高,相持球阶段总体得分率偏低于对手。  【关键词】乒乓球 世锦赛 技战术  一、研究对象  参加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男子单打的中国运动员-张继科以及其对手:1/32李哲国、1/2的波尔、决赛的王皓。  二、分析与讨论  1、对张继科分段的技术分析
期刊
【摘要】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原因,贫困生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广西外国语学院对贫困生问题解决的研究,进一步明确贫困生问题解决过程中要多注意的方面,以及对此问题能有更好的启发。  【关键词】贫困生 高度关注 奖励机制 勤工助学 绿色通道 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地推行,高校实行扩招,大学生人数不断地增加,但由于历史与现实、政治与经济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