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失落的童真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yy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的《故乡》以其深邃的思想、丰满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艺术手法打动过一代又一代读者,成为中学语文课本不可或缺的名篇。它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用饱含情感的笔渲染环境、塑造人物、寄托希望,把对故乡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深深地寄寓在小说的形象描绘之中。
  一篇精深的艺术作品,要真正把握其内蕴,固然要从多方面入手,但其突破点总是存在于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之中,《故乡》中的“我”就是体现作品内蕴思想的关键形象,如何把握这一艺术形象,找出作品的内蕴思想及情感进而达到贯通全篇,品其本味呢?现不揣浅陋,简论如下:
  从“我”在作品中的地位、作用看。首先小说是以“我”为中心人物来组织故事的,并从“我”与其他众多人物的关系中来展现“我”这一形象内蕴思想的。“我”与闰土,记忆中的闰土是个头戴小毡帽、项带银圈、手捏钢叉,而且永远有讲不完的新鲜事的小英雄,而“我”回到故乡见到的阔别多年的闰土,却成了一个口称“老爷”满脸皱纹,全然不动的石像,从闰土的巨大变化中,寄寓着我对闰土的深切同情。“我”与杨二嫂,一个“豆腐西施”,却变成了只会尖声怪叫的圆规,是那样令“我”可恶。“我”与“孩子”,则在宏儿、水生的身上寄寓了希望,并坚信希望的实现。在这样的一组人物关系中,“我”是一个中心人物,在其他人物形象的映衬下,“我”的同情与悲哀,隔膜与希望得到充分体现,一个追求理想与新生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其次小说的主题体现也是离不开“我”这一人物形象的。关于《故乡》的主题,各种教参都把课文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主题作为训练的重点,再去联系背景,归结为:“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如果从闰土、杨二嫂的变化中来归结主题,只能自然地得出主题的前一半,后一半靠支离破碎的图解,主题概括难以全面、深入,如从“我”与众多人物的关系以及结尾所展示的希望来突破,小说的主题后一半就能充分地表现出来。其实,“我”对故乡寄寓着深情和美好的回忆,“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体现了“我”的丰富的情感世界,小说的主题从“我”这一形象来把握,通过“我”来看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体味作品的内蕴思想,主题的概括就全面、深刻了。茅盾对《故乡》主题的观点:“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这一观点就是从“我”这一形象入手概括出来的。
  从“我”的形象塑造看。“我”这一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又是怎样的一个具体形象昵?如果闰土这一形象主要是通过外貌变化的描写来塑造的,杨二嫂主要是通过语言的描写来塑造的,而“我”正是运用心理描写,把我在故乡的心理轨迹通过蒙太奇式的画面展现出来。当“我”渐近故乡时,天气阴沉、苍黄,冷风吹响,一片萧索,此时对美好故乡的追寻,则倍感失望而迷茫,当一提起给我美好记忆的闰土时,一幅月下瓜地的美丽图画则忽然闪出,闰土的滔滔不绝带给我的新鲜,也一一叠现,“我”的留念、向往在迷茫中展露无遗;而老屋的凄凉、“圆规”的尖叫,让我惆怅而愕然,“老爷”的称呼,“木偶”似的表情,则让我打起寒噤,倍感隔膜;记忆中的美好,现实中的失望混在一起,使“我”对故乡的影像模糊,情感也惘然起来;当再看到宏儿对水生的痴想,听到潺潺水声,则又希望顿生,尽管美好的画面已经朦胧,希望茫远,但信念坚定,追求永远。我的情感从回故乡时的迷茫、失望到留念、向往,从到故乡时的隔膜、惘然到离故乡时的希望,这样的情感轨迹是从我与故乡一人际关系中不断的叠现出来的,其中“我”对故乡美好的追寻,追寻着故乡那失去的美——永恒的美,最为突出。
  从“我”的形象本质看。追寻失落的童真,是作品本身赋予形象的真正内涵,儿时的故乡也只不过是一个一般的村庄,儿时的闰土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少年,与现实的故乡,恐怕没有多大区别,为什么“我”记忆中的故乡却是那么美好?让我们看一下作者不惜笔墨所描绘的“我”记忆中的故乡是怎样的一个美好世界吧。当“我”记起童年的故乡时,在脑海中展现出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沙地上碧绿的西瓜,画面是如此明快艳丽、美好动人,整个画面又是那么静谧安详,而更为动人的是这画面的主体——活泼动人的少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接下去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紫色圆脸、头戴毡帽的朴素外表,到捕鸟、看瓜、刺猹等滔滔不绝的故事,把画面主人无拘无束、天真活泼的性格表现了出来。这个画面的展开看似与少年的“我”关系不大,其实正是两颗童真的心灵在融合,少年的“我”与少年闰土都那么自然纯真、无邪,无忧无虑,两个人的心灵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对话中融合在一起,滋生着纯洁真挚的友谊,一个令人心醉的童真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一个充满童真美的世界就是“故乡的美丽”、“故乡的佳处”。然而这样的童真世界在辛苦展转的“我”与“辛苦麻木”的闰土之间再也不见了,永远的失落了。当然,在宏儿与水生之间依然存在,或许还是那样美丽,将来呢?是不是同样失去?于是在未来一代身上寄寓着希望,希望他们有新的生活,生活在美好的童真世界里,并为希望的实现去实践、去奋斗。“我”对失落的童真的追寻成了作品内蕴的主旨,是“我”这一形象的本质所在。
  在鲁迅的《呐喊》、《彷徨》里,处处可见作者为孩子呐喊,在孩子身上寄寓着理想和希望,作者常把孩子形象放在昏暗的现实中或闪耀或破灭或寄寓希望,孩子形象凝聚着他的生活信念与情感。在《故乡》中,作者情注于童真世界的描绘,并让童真世界在现实中失落,在未来中寄寓希望。而“我”的这一形象,有着美好的童年,留下难忘的记忆,经受着辛苦展转的生活,感受童真失去的悲哀和现实的隔膜。“我”对童真美的追寻已成为蕴藏于作品中的一根情感线,“我”在作品所描绘的两个世界(童真世界,现实世界)里,体味着人生百味,演奏着生命的乐曲,探寻着人生真谛。“我”在现实世界里为人与人之间的不解、隔膜而悲哀,在童真世界里感受着故乡的佳处、人生的美好。尽管美好的东西已经失落,但追寻失落的童真,是“我”的永远,其实对童真失落的追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永恒篇章。与其说《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不如说是在悲哀之外还有“我”对失落童真的追寻。
  
  参考资料:
  1.《略谈鲁迅小说中的“我”的形象》(《语文学习》1979年第2期)
  2.茅盾的《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3.《略谈鲁迅作品中的孩子形象》(《盐城师院学报》1989年第3期)
  4.《关于初中教材鲁迅作品主题的分析取向》
  5.《关于<祝福)里的“我”》(4、5均见于(《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7期)
  江苏省滨海中学(224500)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隐士们的影子,始终披着神秘的面纱,他们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终日过着怎样的生活。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  据史料记载,“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首先是“士”,即知识分子,否则就无所谓隐居。不仕,不出名,终身在乡村为农民,或遁迹江湖经商,或居于岩穴砍柴。历代都有无数隐居的人,皆不可称为隐士。《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没有强调“士”,实在是不精确。《南史·隐逸
期刊
所谓个性就是区别于其它的独特的东西,初中学生写作中的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或思想,展示自己匠心的构思,我觉得首先要"言之有物"。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心中无"米"何来个性。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充分的展现,首先要解决"米"的问题。     一、学会挖掘生活中的"米"     1.结合教材定向训练学会观察 
期刊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我致力追求的教学理想是:给予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让学生诗意地栖息在语文课堂上,进而诗意地徜徉在生活中。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就是:"按心灵的本性培育心灵,照料并提升心灵的天然禀赋"。   《陋室铭》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经典铭文,它含蓄地表现了刘禹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如
期刊
月在人类生命的思维主题中有不可或缺的分量。在人类生命的长河中,生与死,聚与散,圆与缺,不断演变。为了寻求一个精神的寄托,文人们找到了月,创造出美不胜收的吟月诗。在很多咏月诗歌中,诗人将月融于的内心思想情感之中,并使月与内心的思想情感互为辉映,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并将诗的文学品位、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提升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月亮在古典文学中的审美意义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以月亮渲
期刊
贺绿汀(1903—1999),湖南邵阳市人,是当代中国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活动家。他一生创作了260多首歌曲,其美好的旋律,动人的音符,流淌在人民的心里,留在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宝库中。他还先后写了200多篇论文及多种著作,都独树一帜,独具见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是我国音乐战线一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向导。1946年在延安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管弦乐团,担任第一任团长。新中国成立后,担
期刊
语文课改,如同一缕春风,撩拨得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师更能深刻体会新语文课程的文学魅力:巍巍群山,滴滴露珠,心被大自然文学熏陶,变得清澈而有了生机和活力。朱光潜先生说:"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历来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瑰宝。因此,实行新课改以来,如何有效进行诗歌教学,实现诗歌自身的艺术价值,就显得尤为重
期刊
《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而注重情感体验是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并且特别指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
期刊
长期以来,职中的作文似乎是最不重要的学科,"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状况堵塞了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更是"畏作文如虎",激不起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近年来,为了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具有更大的实力,我就学生作文如何创新指导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索,得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用 "游戏法"指导作文     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前提。"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于游戏
期刊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作为一名中华灿烂文化的传承者,一名中学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给一代青年是使命在肩,工作使然。为此,在平时教学中,在点滴的人生行进中,我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并沐浴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特整理出一节作文课教案,展示我对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理解。  【关键词】审美 创新 个性    认识你自己  ——写在太阳神际波
期刊
对联是由我国战国时期户悬"桃符"演变而来。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写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春联。直到现在,对联在诸多场合,仍有其较大的实用性、娱乐性,可以说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撰写对联不仅注重语言文字表达技巧,而且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层次。笔者不揣鄙陋,举例浅论一下对联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和修辞手法。   1、拆字 巧妙地利用汉字结构上的离合关系来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