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系统主要采用PB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构成C/S结构,实现复杂的经济性分析计算;采用基于MVC模式的B/S系统实现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的发布。
【关键词】C/S;B/S;结构;MVC模式
对于小型变电站,大部分供用电单位的变压器及其供电线路还在自然状态下运行,实际节电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开发研制一套实用、快捷的变压器网络经济运行计算分析程序,以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本系统结构设计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的应用,可供变电站管理人员、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和其他变压器用户进行异地或远程分析计算所需,是一种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方案。
一、系统设计原则
基于混合模式的变压器经济运行系统主要是从提高系统资源的共享性,更新的快速性和维护的方便性出发,期望最终实现一个网络化的开放式系统。
实用性原则:提交到用户手中的系统都应该是实用的,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用户权限管理:保证使用安全。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该系统的开发就是为了代替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分析的手工计算和单机版分析软件,因此系统不仅要方便适用,更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要高。用户界面简洁并易操作,升级能力良好。
二、 B/S结构与C/S结构相结合
1.C/S结构特点
(1)减少了网络的流量。使用C/S模式,客户计算机和服务器相互协调工作,它们只传输必要的信息。如果需要数据库更新的话,只传送要更新的内容即可。由于处理数据的过程和数据是放在一起的,数据库的内容不必传来传去。
(2)C/S结构通常能带来较短的响应时间。这一改进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的流量减少了,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相当多的运算、数据处理是在比客户机功能更强大的服务器上完成的,这比在客户机上完成要有效得多。
(3)C/S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客户机(如微机)和服务器(如大的机器)双方的能力,组成一个分布式应用环境。
(4)通过把应用程序同它们处理的数据隔离,可以使数据具有独立性。数据的封装性使得改变对数据本身的操作较为容易,可以更快地开发出新的应用,以及通过少量的改动把新的数据集成到已有的应用中。
(5)數据库系统支持的并发连接数有限,限制了同时运行的客户端程序的数目。
(6)业务逻辑处理和界面显示都由客户端程序负责处理,一旦业务或显示界面发生变化,则需要对整个客户端程序进行修改,不利于软件的维护和功能的扩展。
2.B/S结构的特点
(1)B/S结构将程序中的界面显示和业务逻辑处理都移动到了WEB服务器中来实现,其应用全部集中到了WEB服务器,客户端只需要具有浏览器就可以作为B/S构架的终端,而不用安装和部署任何程序。
(2)B/S结构中的用户操作界面是由WEB服务器创建的,当要修改系统提供的用户操作界面信息时,只需要在WEB服务器修改相应的网页文档,整个系统的更新部署不需要在客户机上进行任何操作设置,在用户的不知不觉中就迅速完成,可以做到快速服务响应。
(3)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而是只有WEB服务器端的程序需要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所以数据库并发连接数量有限制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4)客户端做任何操作必须已经连接到了WEB服务器,而且功能不是特别强大。
(5)数据安全性问题。B/S结构是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m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
(6)对服务器要求过高、数据传输速度慢。
3、B/S结构与C/S结构相结合的优点
对于C/S和B/S结构优越性来说,不能简单说B/S结构比C/S结构优越。从方便性和可维护性上来说B/S结构好一些,从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说C/S结构好一些。B/S结构使用在网络产品中,而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软件系统使用C/S结构好一些。因此在变电站经济运行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把两种结构结合使用,经济运行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结合后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发挥了C/S与B/S体系结构的优势,弥补了二者不足。充分考虑用户利益,保证浏览查询者方便操作的同时也使得系统更新快捷,维护简单灵活,易于操作。
(2)经济性计算采用C/S结构实现,计算功能只在某台计算工作站上完成即可。整个系统中只需要一台运行PB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在该计算机上安装PB客户端应用程序,来完成系统维护、数据更新、经济计算等功能,计算结果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界面友好灵活,易于操作。由于只需要一台客户机,不存在完全采用C/S结构带来的众多客户端导致的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
(3)众多的工作地点(主机)需要获得经济计算的结果,经济计算的结果信息发布采用B/S结构,保持了瘦客户端的优点。在服务器计算机Tomcat服务器上,创建发布计算数据的网站,客户机上只需有WWW浏览器即可。由于WWW浏览器和网络综合服务器都是基于工业标准,可以在所有的平台上工作,所以众多的工作地点(主机)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Web站点获取信息。
三、基于MVC模式的B/S部分
MVC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应用体系分成三个部分:Model(模型)、View(视图)和 Controller(控制器), 每个部分有其各自的功能作用,如图2所示。
使用MVC模式开发B/S信息系统可以将表示逻辑和业务逻辑分离,大大减小表示层的工作,使表示层的代码更加的简洁和便于修改,增加代码的重用率,减少数据表达,数据描述和应用操作的耦合度,同时它还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
MVC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系统的显示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软件系统各模块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使得程序设计的过程更清晰,提高了可复用程度;
2.当接口设计完成以后,可以开展并行开发,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
3.可以为一个模型在运行时同时建立和使用多个视图。变化-传播机制可以确保所有相关的视图及时得到模型数据变化,从而使所有关联的视图和模型做到行为同步;
4.模式中各组件的分界线就是很自然的分发接口点,使得应用程序的发布更容易,并且支持渐进式升级;
5、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因为数据模型、用户交互和数据显示等部分都可以设计为可接插组件;
6.模型的可移植性。模型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它很容易被移植到新的平台工作。需要做的只是在新平台上对视图和控制器进行新的修改。
图2 MVC各部分功能关系图
四、小结
本系统主要采用PB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构成C/S结构,实现复杂的经济性分析计算;采用基于MVC模式的B/S系统实现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的发布。采取此模式可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越性——避免了B/S结构在安全性、保密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缺点,以及C/S结构在维护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缺点,易于操作,升级能力良好。
参考文献:
[1]唐芸. 基于WebWork框架的B/S模式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管,2007
[2]吴艳基.于MVC模式B/S体系结构的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浙江大学学报,2008,36(1):86~89
【关键词】C/S;B/S;结构;MVC模式
对于小型变电站,大部分供用电单位的变压器及其供电线路还在自然状态下运行,实际节电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要开发研制一套实用、快捷的变压器网络经济运行计算分析程序,以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本系统结构设计是基于企业内部网的应用,可供变电站管理人员、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和其他变压器用户进行异地或远程分析计算所需,是一种方便、快捷、经济、高效的变压器经济运行分析方案。
一、系统设计原则
基于混合模式的变压器经济运行系统主要是从提高系统资源的共享性,更新的快速性和维护的方便性出发,期望最终实现一个网络化的开放式系统。
实用性原则:提交到用户手中的系统都应该是实用的,能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用户权限管理:保证使用安全。计算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该系统的开发就是为了代替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分析的手工计算和单机版分析软件,因此系统不仅要方便适用,更要保证计算的准确性要高。用户界面简洁并易操作,升级能力良好。
二、 B/S结构与C/S结构相结合
1.C/S结构特点
(1)减少了网络的流量。使用C/S模式,客户计算机和服务器相互协调工作,它们只传输必要的信息。如果需要数据库更新的话,只传送要更新的内容即可。由于处理数据的过程和数据是放在一起的,数据库的内容不必传来传去。
(2)C/S结构通常能带来较短的响应时间。这一改进的原因之一是网络的流量减少了,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相当多的运算、数据处理是在比客户机功能更强大的服务器上完成的,这比在客户机上完成要有效得多。
(3)C/S结构可以充分利用客户机(如微机)和服务器(如大的机器)双方的能力,组成一个分布式应用环境。
(4)通过把应用程序同它们处理的数据隔离,可以使数据具有独立性。数据的封装性使得改变对数据本身的操作较为容易,可以更快地开发出新的应用,以及通过少量的改动把新的数据集成到已有的应用中。
(5)數据库系统支持的并发连接数有限,限制了同时运行的客户端程序的数目。
(6)业务逻辑处理和界面显示都由客户端程序负责处理,一旦业务或显示界面发生变化,则需要对整个客户端程序进行修改,不利于软件的维护和功能的扩展。
2.B/S结构的特点
(1)B/S结构将程序中的界面显示和业务逻辑处理都移动到了WEB服务器中来实现,其应用全部集中到了WEB服务器,客户端只需要具有浏览器就可以作为B/S构架的终端,而不用安装和部署任何程序。
(2)B/S结构中的用户操作界面是由WEB服务器创建的,当要修改系统提供的用户操作界面信息时,只需要在WEB服务器修改相应的网页文档,整个系统的更新部署不需要在客户机上进行任何操作设置,在用户的不知不觉中就迅速完成,可以做到快速服务响应。
(3)客户端不直接与数据库建立连接,而是只有WEB服务器端的程序需要与数据库建立连接,所以数据库并发连接数量有限制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4)客户端做任何操作必须已经连接到了WEB服务器,而且功能不是特别强大。
(5)数据安全性问题。B/S结构是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m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
(6)对服务器要求过高、数据传输速度慢。
3、B/S结构与C/S结构相结合的优点
对于C/S和B/S结构优越性来说,不能简单说B/S结构比C/S结构优越。从方便性和可维护性上来说B/S结构好一些,从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说C/S结构好一些。B/S结构使用在网络产品中,而对于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的软件系统使用C/S结构好一些。因此在变电站经济运行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两种结构的优点,把两种结构结合使用,经济运行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结合后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发挥了C/S与B/S体系结构的优势,弥补了二者不足。充分考虑用户利益,保证浏览查询者方便操作的同时也使得系统更新快捷,维护简单灵活,易于操作。
(2)经济性计算采用C/S结构实现,计算功能只在某台计算工作站上完成即可。整个系统中只需要一台运行PB客户端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在该计算机上安装PB客户端应用程序,来完成系统维护、数据更新、经济计算等功能,计算结果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界面友好灵活,易于操作。由于只需要一台客户机,不存在完全采用C/S结构带来的众多客户端导致的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
(3)众多的工作地点(主机)需要获得经济计算的结果,经济计算的结果信息发布采用B/S结构,保持了瘦客户端的优点。在服务器计算机Tomcat服务器上,创建发布计算数据的网站,客户机上只需有WWW浏览器即可。由于WWW浏览器和网络综合服务器都是基于工业标准,可以在所有的平台上工作,所以众多的工作地点(主机)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Web站点获取信息。
三、基于MVC模式的B/S部分
MVC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应用体系分成三个部分:Model(模型)、View(视图)和 Controller(控制器), 每个部分有其各自的功能作用,如图2所示。
使用MVC模式开发B/S信息系统可以将表示逻辑和业务逻辑分离,大大减小表示层的工作,使表示层的代码更加的简洁和便于修改,增加代码的重用率,减少数据表达,数据描述和应用操作的耦合度,同时它还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
MVC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系统的显示逻辑和业务逻辑分开,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软件系统各模块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使得程序设计的过程更清晰,提高了可复用程度;
2.当接口设计完成以后,可以开展并行开发,从而提高了开发效率;
3.可以为一个模型在运行时同时建立和使用多个视图。变化-传播机制可以确保所有相关的视图及时得到模型数据变化,从而使所有关联的视图和模型做到行为同步;
4.模式中各组件的分界线就是很自然的分发接口点,使得应用程序的发布更容易,并且支持渐进式升级;
5、提高了系统灵活性,因为数据模型、用户交互和数据显示等部分都可以设计为可接插组件;
6.模型的可移植性。模型的相对独立性使得它很容易被移植到新的平台工作。需要做的只是在新平台上对视图和控制器进行新的修改。
图2 MVC各部分功能关系图
四、小结
本系统主要采用PB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构成C/S结构,实现复杂的经济性分析计算;采用基于MVC模式的B/S系统实现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的发布。采取此模式可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越性——避免了B/S结构在安全性、保密性和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缺点,以及C/S结构在维护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缺点,易于操作,升级能力良好。
参考文献:
[1]唐芸. 基于WebWork框架的B/S模式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图书管,2007
[2]吴艳基.于MVC模式B/S体系结构的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浙江大学学报,2008,36(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