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心肌外源性凋亡途径的影响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硫化氢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心肌外源性凋亡途径的影响。

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8周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5):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硫氢化钠组(S+NaHS组)、失血性休克组(HS组)和失血休克+硫氢化钠组(HS+NaHS组)。S组仅行动静脉穿刺;HS组采用股动脉放血的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HS+NaHS组于复苏前10 min腹腔注射NaHS 28 μmol/kg;S+NaHS组同时点腹腔注射等剂量NaHS。分别于放血即刻(T0)、放血1.5、2.0、3.0、4.0和6.0 h(T1-5)时记录MAP,采集股静脉血样,通过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脏,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和FasL的表达。

结果

与S组比较,HS组T1-5时MAP降低,T1-5时血清CK、LDH浓度和T5时细胞凋亡指数升高,Fas、FasL、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上调(P<0.05);与HS组比较,HS+NaHS组T1-3时MAP升高,T3-5时血清CK、LDH浓度和T5时细胞凋亡指数降低,Fas、FasL、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下调(P<0.05)。HS+NaHS组心肌病理学损伤较HS组减轻。

结论

硫化氢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心肌损伤的机制与抑制外源性凋亡途径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一氧化碳(CO)对氧糖剥夺/复氧复糖诱发大鼠神经元焦亡的影响及其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活性氧(mPTP/ROS)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接种于6孔板或9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24):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CO后处理组(CO组)、mPTP特异性开放剂苍术苷+CO后处理组(ACO组)、ROS特异性诱导剂抗霉素A+CO后处理
目的评价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漏斗胸患者Nuss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Nuss术的漏斗胸患者60例,年龄8~18岁,性别不限,BMI<18.5~32.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全身麻醉组(GA组)和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TPVB+GA组)。TPVB+GA组术前30 min时在超声引导下行T5水平双侧胸椎旁神经阻滞。静脉注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噬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20 g,制备成功离体肺灌注模型3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n=10):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EX组)。C组持续灌流150 min;I/R组灌流15 min后,停止通气和灌流60 min,继续通气和灌流75 min,制备大鼠离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
目的评价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监测胃癌根治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0例,年龄40~64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于麻醉诱导前,待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后记录HR、CVP、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每搏量变异度(SVV)和颈内静脉呼吸变异度,于气管插管后10 min时再次记录,并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7 ml/kg,输注时间15 min。
期刊
目的评价超声确定的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ONSD/ETD)比值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价值。方法选择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颅脑损伤患者46例,均在入院24 h内行开颅手术并于侧脑室内放置颅内压探头,性别不限,年龄18~8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15分,术后3 d内测量ONSD和ETD,每天3次,测量ONSD、ETD时记录颅内压。ONSD/ETD比值与颅内压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
目的评价趋化因子CXC配体16(CXCL16)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4只,8~10周龄,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抗CXCL16抗体组(S+A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抗CXCL16抗体组(I/R+A组)。采用阻断左侧肾动脉30 min后再灌注,第5天时切除右侧肾脏的方法制备
目的评价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炎性痛大鼠内嗅区-海马结构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180~24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炎性痛组(IP组)、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和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组(R组)。采用左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蜜蜂毒溶液50 μl方法制备炎性痛模型。C组左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二甲基亚砜组给予2%二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和背根神经节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α(CaMKⅡα)表达的变化。方法尾静脉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6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60 min;切口痛组(IP组)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0.1 ml·kg-1·min-160 min,同时建立切口痛模型
目的评价水合氯醛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心脏彩超镇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基因检测证实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儿18例,5~58月龄,拟于镇静下行心脏彩超检查,口服水合氯醛50 mg/kg,每5 min测量生命体征并以Ramsay评分表评估镇静程度。若20 min后,患儿Ramsay评分<4分,再予以右美托咪定1 μg/kg滴鼻补救镇静。记录患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