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高效的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hberthirs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后,如何看出当前低效的课堂,进行高效的教学.本文略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意求新——求新意、求新解、探求新的知识领域,永远保持一种内心的求新诱惑力,这可以说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直接兴趣转化为意向兴趣的重要教学方法和原则,要善于在学生的面前揭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在各种事物奥秘面前的惊奇.
   如,在学习实验室制氯气时,要求学生不能仅停留在会做这个实验,还要明确每步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行不行?这个实验与初中已学过的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有何不同?这样的设问,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提出不少问题:(1)为什么要求用浓盐酸呢?为什么要缓缓加热呢?(2)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收集?(3)为什么要连接一个盛NaOH溶液的烧杯等一系列问题.这样,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化学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化学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
   二、加强自主探究性学习,着重于体现学生平等主体的参与性
   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平等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例如,在讲解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我演示新制的FeSO4和NaOH溶液的反应,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学生未能看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是灰绿色的沉淀.该现象立即就会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此时我便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原因:① 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② 为何要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地挤出NaOH溶液?③ 久置的NaOH溶液中会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分析得出FeSO4和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然后立即换一瓶经煮沸以除去氧气的NaOH溶液重新进行实验,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结果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得到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为灰绿色,随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学生的疑问:怎样才能使生成的Fe(OH)2被氧化的速率减慢呢?结果经过学生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以后,最后选用在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再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就得到了Fe(OH)2白色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不变色.通过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过程评价,蕴涵积极情感体验,实现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的外显行为特征,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期待着我们的教学都能从有效走向优质,所有的课堂都能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期待着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加关注“媒体造星”现象对于中学生的深刻影响,有效利用,适应时代,符合学生需要,才能真正使高中教育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其他文献
化学平衡常数是表征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程度的物理量,是反应限度最根本的表现.自新课改以来,这一知识内容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需要关注.下面就化学平衡常数概念的理解及典型应用情况归类分析如下,供参考.    一、概念理解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幂次方乘积之比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用K表
本实验通过对大鼠重型脑挫裂伤后不同温度(31℃~32℃,39.5℃~40.5℃)与不同降温方式(全身亚低温组,局灶亚低温)的干预,从伤后早期开始观察其对脑外伤后伤灶区脑水肿、血脑屏障
一、化学反应速率易错点归纳    1.有关反应速率的问题    v=Δc/Δt,表示在Δt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以相同,也可以是不同的.这些数值所表示的都是同一反应速率.因此,表示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哪种物质作为标准.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例1 已知:4NH3
摘要: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将教学中的主角让位于学生,并自觉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服务者.即,把数学知识变成有趣味、好理解的语言,使之能够看的见摸的着,变成能操作的学具制作、教具展示的、合作探究的经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数学活动.   关键词:巧引;巧设;演活   为了实现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使学生不再对数学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导致厌学.我在教学中自觉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