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美丽江门入画来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2020年,江门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创历史最好水平;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涉及区域内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稳定达标;新会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开平市取得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荣誉……
  绿色,成为侨乡江門发展的鲜亮底色。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多项指标成绩优异


  近年来,江门市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不减、方向不变,扎实做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 不懈追求绿色梦想。
  在水环境污染防治方面。江门聚焦潭江牛湾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攻坚。目前,该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牛湾国考断面涉及区域内主要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国考、省考断面均达到Ⅲ类水体及以上。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江门市以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为核心,紧紧扭住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减排这个“牛鼻子”,坚决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江门市PM2.5年均浓度降至21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创历史最好水平。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指标达到2014年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江门市大力提升土壤环境治理能力和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中西南北”四大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等项目的陆续建成,目前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已超56万吨/年,可满足该市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需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0%,有效保障市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同时,江门市还大力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打造“升级版”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市自然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覆盖率、村庄保洁员覆盖率均达100%。截止2020年底,全市所有村(社区)基本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8125个自然村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完成率74.5%。

配套机制快速升级,多部法律重拳出击


  “十三五”,对江门市而言不光是专注生态文明建设的五年,更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体制机制与时俱进的五年。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鹭鸟齐飞。图/杨美芳

  2017年,该市高规格成立江门市环境保护委员会,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牵头。出台《江门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修订实施《江门市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办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
  此外,江门还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双公开”“双考核”“双问责”机制为重要抓手,统筹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数据显示,五年来,该市共发布19期重点行业企业“双公开”信息、59期“环保红黑榜”,推动了347个“黑榜”问题完成整改。
  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近年来,江门出台《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江门市市区山体保护条例》《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等法规规章文件,让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可行。
  “江门坚持科学立法立规,着力构建完善可行的生态文明法治制度体系,发挥了制度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副教授白书立这样评价。

生态产业不断探索,绿色动能持续加码


  伍惠贤几年前在江门市江海区开了家茶庄,主营开平大沙茶。伍惠贤说,选择卖大沙茶是因为大沙镇生态环境好,“在那里抬头远眺,群山环抱,碧水荡漾,在诗画般的山水里,品一缕醉人的茶香,让人喝得安心”。
  近年来,江门开平市大沙以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为前提,走出了“茶香果甜景色美·山清水秀大沙美”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方面发展生态有机茶产业;另一方面整合“山、水、茶、花”的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康养等产业,带动了当地居民增收创收。从拼资源变为吃“生态饭”,把绿色发展理念深植大地,让越来越多像大沙镇这样的镇尝到了甜头。
  同时,江门市还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新材料五大新兴产业快速上马。2019年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约2000亿元,约占工业总产值的46%,为经济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注入绿色新动能。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江门市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江门市“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廖辉文表示,江门市将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的总体思路,聚焦VOCs重点企业深度治理,强化炉窑和锅炉整治,实施油品、柴油车等移动源污染管控,加大扬尘污染精准治理力度;聚焦地表水国家和省考核断面达标攻坚,强化工业、生活、农业、河流内源“四源”治理;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完成165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民生实事任务,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江门市将继续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谱写美丽江门建设新篇章。(实习记者王中一对此文亦有贡献)
  编辑/麦婉华
其他文献
广东省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陆地面积为17.98万平方公里,下辖21个地级市,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东人口为126012510人。  广东是中国的南大门,处在南海航运枢纽位置上,自秦汉时期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清代,广州成为全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广东成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和引进西方经济、文化、科技的窗口,取得骄人的成
在广州,“秀丽”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品牌。“秀丽楼”“秀丽街”“向秀丽青年突击队”“向秀丽雷锋志愿服务队”……它们共同纪念的是一位舍己为人的平民英雄——向秀丽。  来到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只见向秀丽的雕像下有一些市民所送的鲜花。向秀丽生前是广药集团何济公制药厂的女工,也是“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评选的“最美奋斗者”之一。  1958年12月13日,向秀丽所在车间因酒
“到广州,来黄埔,扎下根,办大事。”走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屏幕上这行大字。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与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牢记嘱托,以党建引领全面赋能全区883个两新组织党组织,全省首创向中小企业派驻年轻干部任第一书记,以“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先行示范馆、红
在中国资本市场迅猛发展的今天,股票、证券的基本理念已经为国人所熟知,甚至有不少人以操作股票为职业。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百姓思想还相对保守,对于“股票”完全陌生。  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资金筹措上做了大胆的尝试——发行股票。该公司在1983年创办,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干劲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深宝安的发行也标志着深圳市第一家股份制
近年来,佛山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和“证照分离”、“照后减证”等改革部署,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着力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便利度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和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关键抓手,推动企业“多用时间跑市场、少费功夫跑审批”。  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市委中心工作、市局年度重点工作融合开展,打造优质营商环境。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开办一件事
东莞滨海湾新区(以下简称“新区”)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实施高位推动,创新学习方式,突出“工地党建+广场党建”特色,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同时,围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特色合作平台以及东莞面向全球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地、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发展的“湾区样本”、代表东莞“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片区的战略任务,持续掀起开发建设新高潮,全力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以“
“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的是珠海斗门的特色产品——鸭扎包。它是由鸭脚、鸭头和鸭翼组成的鸭扎包,大家可以通过直播的链接点击购买……”近日,进驻斗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园的珠海精致礼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做直播带货,可以说这是他们公司的常态,也体现了斗门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园的特点——农业结合电商共同发展。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电商、服务农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广本地名特优农产品、扶贫产品,提高特色
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  钟南山院士,不仅是家喻户晓的白衣战士,还是一位拥有六十多年党龄的资深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他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
“启园,启园,启导成长的花园,理想的苗木在这里得到培育,明智的鲜花在这里幸福地开绽……”这首《启园之歌》,谱写的是在海南三亚这个偌大的花园里,绽放着一朵像凤凰花一样红色艳丽的文化之花——天涯启园。  在三亚市天涯区,红色阵地像花儿般朵朵绽放。“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西岛女子民兵连展览馆、启园艺术馆、海上流动博物馆、红色娘子军实景演出……这些爱国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凝聚
近日,中山市首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在西罟步村揭牌,同日,黄圃镇石军村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也揭牌运作。服务站建立后,中山市技师学院定期送教下乡、送课上门,让村民在家门口接受技能培训将成为常态。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按照计划,中山将于今年内在全市范围内建立8个乡村振兴技能人才服务站。服务站设在村委内,由人社部门、技师学院、村委和行业协会等多方联合运营,将围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